走进不科学第1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5/1622


一个公认的、不需要与其他人共享华夏名字。
很明显。
比起先前牛顿画像里的那双运动鞋,杨辉三角,才是真正的奖励彩蛋!
原本徐云的想法,只是希望华夏先贤的智慧之光在能1665副本的时间线里不再蒙尘,但孰能想到,他的这个举动竟然影响到了现世?
哪怕徐云的‘功绩’无人知晓,但他却一点也不感到可惜。
这本该就是先贤当得的荣耀,他只是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而已。
徐云就这样静坐良久,思索之中,眼中的目光逐渐坚定。
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机会去改变过去,也不知道是否还能这般凑巧的获得彩蛋的奖励,但有一点他很清楚:
那就是如今他有机会去推动未来的齿轮。
虽然那个任务系统看起来有些盖里盖气,但它的能力还是不用怀疑的。
穿梭时空,改变历史,这已经不是所谓前沿尖端科技所能做到的事儿了。
一个所谓新手任务的奖励便如此诱人,更别说正式任务、或者可能出现的困难任务了。
当然。
任务完成的奖励想要具现,还需要徐云自身的努力,没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再多再好的奖励都和二次元纸片人似的,看得见摸不着。
随后徐云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番心态,重新站起了身。
虽然神秘光环的前景非常可观,但眼下他的当务之急并不是去YY那些不实际的未来,而是应该做好自己的事情,也就是......
推导出钠离子通道的受体结合式。
.......
===第六十章
三十分钟的世界最强(第三更)===
“十五光子纠缠?”
小道边上。
听到潘院士嘴中冒出的这个词,徐云的瞳孔顿时一缩,极其少见的失身道:
“潘导,十五光子?量信实验室的技术储备已经达到这种地步了吗?”
光子纠缠,是量子信息处理基本能力的一项核心指标,操纵的纠缠光子数目越多,量子信息处理能力就会指数级增长。
这玩意儿有个学术名称,叫做多光子纠缠态,涉及到了量子隐形传态的概念。
如果听不懂这句话没关系,还有个更直白的解释:
量子隐形传态,可以当成无限微观的科幻传送阵。
对,就是那种画个圆你人站在里头,然后一阵绿光后你就传到了另一个地方的传送阵。
它的原理就是通过光子的纠缠关系,在经典信道——也就是符合相对论的前提下,将比特信息给凭空传送到另一个位置。
一个人或者某件可以视作无数微观粒子组成的宏观物,因此只要技术足够完善,理论上是可以把一个人分解→传送→再组合的。
当然了。
量子隐形传态只能说是传送阵的雏形,离真正具备宏观物体传送能力的传送阵,还有十万八千里的路要走呢。
12克碳原子是1摩尔,即6.023*10^23个。
人的体重如果是60公斤,假设全部都是由碳原子组成,那么就大约有5000摩尔的原子,也就是3*10^27个。
描述一个原子的状态按十个自由度来算吧。
那么要描述一个人,就需要10^28量级的自由度——不理解自由度概念的鲜为人同学们可以把这个词换成钱,而现在前沿具备的不过是传送十五个自由度的光子而已。
假设不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并且研究方向没问题,人类可能要800年后才会具备符合标准认知的传送阵。
不过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技术奇点论,认为2075年就会达到技术奇点,目前这种观点的讨论非常激烈并且尖锐,莉莉的脑子都快打出来了。
目前全球范围内,五光子、六光子、八光子以及十光子的纠缠都是潘院士团队首次完成的。
同时值得一提的是,光子纠缠这玩意可不是某手游那种所谓‘世界冠军杯’、实则只有本土在参与的自娱自乐的研究。这项目在全球各个国家和实验室中,都占据了不小的研究资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5/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