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6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08/825


王浩才听明白了。
上一次来武钢研究院的时候,他参观了双锟铸轧的检测实验,谈起了钢裂纹导致的次品率问题。
当时王浩就认为,钢裂纹的出现和技术、工艺无关,直接关联的是温度和磁场稳定性控制。
后来,王基铭带队做了一个星期实验,才确定王浩说的是正确的。
武钢研究院一直针对双锟铸轧生产线在进行研究,主要就是希望能改善双锟铸轧生产线的次品率。
但后续又碰到了一系列问题。
哪怕是有了稳定的温度、磁场控制装置,次品率依旧不能控制,他们做了很多次实验,希望能找到温度和磁场控制的平衡点,但因为数据太过于复杂,还是无法找出最好的平衡点。
这次邀请王浩来参观指导,目的也是希望王浩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
王浩听了以后,满是不可理解的问道,“你们找我来,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对啊?”王基铭疑惑的回答。
“我先问问你们。”王浩道,“一年时间,你们在这个研究上,投入了多少经费,后续还准备投入多少经费?”
“这个”
王基铭看了一眼丁宗权。
丁宗权默默计算了一下,说道,“三千万以上,应该有的吧?”
“后续,可能还要三千万?”
“所以说,这是个大研究啊!”
王浩道,“这么重大的研究,这么重大的问题,你们请我来,我一下子就能解决?你们当我是神仙吗?”
“说白了,我就是个数学博士、教授,再厉害只是个学者而已。”
他说着自己都笑了。
虽然他对自己的能力很有自信,但一个研究院重要攻关的项目,一年都没有直接成果,让自己来一趟就能解决?
这听起来都很怪异。
王浩可不相信自己能有这种能力,做到这种事比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难太多了,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
王基铭和丁宗权仔细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
王基铭还是道,“王教授,我们仔细讨论过,你擅长数据分析,我们过去一年进行了好多次实验,但是数据分析是个大问题。”
他说到了重点上,“其实这个问题,总归还是数据分析,要利用分析来得出结论。我们自己做过研究,也找过两家团队,他们都没有分析出问题。”
“后来想想,还是要找王教授你啊!”
“对、对!”丁宗权也跟着点头。
王浩苦笑道,“那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数据分析是个庞大的工作,不是看看就能有结论的,每一个实验分析工作,数据越庞大就越复杂。”
他还是摇了摇头。
但是,听到说是实验数据分析,心里倒是有了信心。
王基铭仔细想了想,忽然道,“这样吧,王教授,就按照项目流程来,你帮我们做数据分析,走正常的横向项目合作,怎么样?”
“横向项目?我一个人?”王浩有些不理解。
王基铭想了下,忽然觉得自己的想法很好,顺着继续说道,“不管是你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只要能完成分析,给出有效结论,这才是最重要的。”
“现在我们很需要专业的数据分析,找其他人、其他团队,我都感觉不太行,你才是这方面的专家。”
“是啊!”
丁宗权也跟着点头。
他最开始对王浩很有意见,但渐渐的发现王浩确实很了不起,到现在也就没什么感觉了,也很支持王基铭的决定。
“这个我考虑一下。”
王浩觉得做数据分析,还要走项目流程,似乎是感觉怪怪的,涉及到过去一年的实验内容,短时间很难分析出结果,走项目似乎才是好办法?
一个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08/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