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4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4/825


103所正忙碌着接待沈城飞机设计研究所过来的团队,带队的是著名战斗机设计师——李建华。
李建华率领团队完成过几款先进战机的设计,其中有一款还被大规模的制造生产。
这次率队来103所,也是对103所研究项目的考察,可以对于未来高端战机设计,提供一定的数据参照。
战机设计,可不像是服装设计那么简单,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庞大工程。
103所做的是低空飞行动力研究,是战机设计环节中的一个基础研究,能够给战机设计提供低空飞行性能的数据参考。
战机设计都是有前沿性的。
李建华的团队正考虑论证第三代舰载机的设计方案,就需要各部分数据方方面面的参考,他连续去了好几个相关的研究所。
103所,就只是其中一个而已。
不过103所的研究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战机外形的动力论证,低空飞行比高空飞行要重要的多。
高空飞行,就只是常规飞行,要求高的是作战半径,而不是最高速度。
现在常规的战机,最高速度都可以超过音速。
这就足够了。
而低空飞行的动力、风阻论证,直接关系到战机的安全性、灵活性,才是最为重要的。
所以李建华来103所,还带上了研究所的动力组。
飞机设计研究所的动力组还是非常有实力的,研究涉及到飞机动力的方方面面,低空飞行自然也是有研究的。
他们知道103所的研究遇到了问题,也是过来一起做交流讨论。
等一群人来到了会议室,李建华就对杨渊说道,“我们这次来,一是看看你们的研究进度,另一个,就是听说你们的研究陷入了瓶颈,我们的动力组在低空飞行的风压问题上也有研究,和你们交流一下。”
“希望通过这次交流,能让技术再进一步,我是希望能有风压实验评估低于20的方案,才能支持更高端的战机设计需求。”
杨渊听罢顿时笑道,“交流是可以,但是,低空飞行的数据方案上,你们就不必担心了。”
“哦?”李建华听着有些不解。
杨渊有些自得的笑道,“我们已经有了两套评估数值低于20的数据方案。”
“接下来还会继续研究,希望能有更多的方案。”
李建华顿时惊住了。
旁边两个动力足的专家,也都听的惊住了,其中一个有些不可思议的说道,“杨总工,你不是开玩笑吧?两套评估数据低于20的方案?”
“你们是怎么计算出来的?要是靠实验,运气也太好了吧?”
杨渊得意道,“当然不是靠运气,我们是有高人相助啊!”
,
===第一百五十七章
新的研究方向
哥德巴赫猜想===
杨渊说起做出了两套数据方案,风压测试评估数值都低于20,实在太让李建华一行人惊讶了。
李建华长期从事战机设计,是国内最有名的战机设计专家之一。
他所带的团队里有专门的动力组,动力组的人也都是顶级空气动力学专家,长期从事飞机飞行的空气动力学研究。
战机的低空飞行动力研究,就是战机飞行动力研究的重中之重。
他们只是一个动力组,研究的内容还比较杂,目的也是为了给飞机设计提供支持,而不是研究理论的内容。
但是他们也是非常专业的,很明白风压测试评估数值低于20代表了甚么。
那就是国际最先进水平,国际最先进的战斗机,进行低空飞行风压测试评估也不可能低于20。
国内军事科技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某些方面已经赶上了国际水平,但要说研究上超越了国际水平,确实是在说大话了。
杨渊团队的研究目标,定的也是非常高的,说出来就是风压评估数值低于20,但做项目研究,目标就只是目标,而一般都是达不到目标的。
风压评估数值低于20,就只是最理想的结果。
现在听到了杨渊肯定的话,在场两个空气动力专家都直接质问、反驳,因为他们实在太惊讶了。
杨渊并不在意被质疑,他当然知道对方为什么失态,只是得意的说道,“我们是有高人相助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4/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