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825


周三早上。
张志强发现王浩没有再继续研究图同构问题,而是坐在那里研究着期末的试卷,他轻叹了口气笑说道,“我还以为你又要继续想罗大勇的那个问题。”
“没有。”
王浩解释道,“前两天太累了,我想通了,做这种研究就是要随遇而安,闷头的去想也很难有结果。”
“这样就对了。”
张志强坐下来认可的点头道,“复杂性理论,NP的研究问题,即便只是一个小的分支问题,都可以说是世界级的难题。”
“这种问题闷头研究也很难有结果,要我说,罗大勇就是想不开,死拧死拧的……”
话说一半顿时停住了。
罗大勇正从门口走进来,淡淡的看了张志强一眼,不在意的继续坐在窗前思考。
“哈哈。”
张志强尴尬的笑了笑。
王浩似乎是践行了他所说的,并没有再去想图同构问题,也没有和罗大勇讨论,就只是整理着教案,也顺带整理下学生的平时成绩表,看起来真的就是准备‘随遇而安’。
九点五十,王浩去上了《非线性泛函分析》课,也是学期的最后一节课。
他离开办公室以后,张志强再次劝说起罗大勇,“罗大勇,你就别犟了,你那个研究肯定不行。”
“图同构有多难,你也知道,如果对这个感兴趣,可以以后再研究啊?”
“来实验室和我一起研究几何信号传输,应用类的研究想有成果很容易……哇啦哇啦~~”
张志强连续说了一大堆,他确实是好心想拉罗大勇一起做研究,有成果发表几篇SCI,罗大勇留校肯定就没问题了。
可惜,就像是朱萍的评价,罗大勇不是那种听劝的人,他做研究就是一根筋到底。
“谢谢,不用。”
“王浩都说了,随遇而安,不要刻意去追求,你早上听见我和他说了吧?做研究,尤其是高难度的研究,就要有这种心态,你总是闷头去想,很难……”
张志强又是一通劝,最后也没有能说通罗大勇,他就感觉好心不被接受,心里也有点生气,干脆坐下来也不说话了。
十二点,王浩回来了。
张志强马上凑过去小声说道,“王浩,你也帮着劝几句,朱萍也让我劝一下。你看看,罗大勇,他就是死拧的研究那个复杂性理论问题。”
“劝什么?”王浩有些不理解。
张志强理所当然的说道,“让他暂时放弃,和我一起做研究啊?他那个研究肯定完不成。”
那边朱萍也侧耳听过来。
“啊……”
王浩摸了摸下巴,犹豫了一下,还是说道,“这个不用吧?我和罗大勇一起研究了三天,已经知道关键了。”
“那个关键,刚才我想通了。”
“研究的问题,应该是已经完成了。”
张志强顿时有些迷茫,他呆呆的问道,“你早上不是还说随遇而安,不着急,慢慢的想吗?”
“是啊,随遇而安,慢慢想,这种放松的心态是对的,所以我在给学生讲课的时候,忽然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
===第一百一十五章
名人的特权以及航空材料院的邀请===
在听了王浩说的话以后,张志强瞪着他看了很久,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却完全不知道该表达什么。
他默默的回到了座位上。
在点亮了电脑屏幕以后,再搜索页面打上了四个字--随遇而安。
搜索页面的解释是,‘不论处于什么环境,都能够安然自得,感到满足。’
张志强仔细思考起了文学问题,“这个词用在解决研究难题上,意思是不主动的去想,遇到特别的时机想到问题的时候,就顺势的去想一想,解决不解决问题不重要。”
“那么,这个过程怎么也要一两年吧,往少处说也要几个月?再少,也要十天半个月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