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30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1/825


这就是方向的来源,随着灵感值不断的提升,他的想法也渐渐完善起来。
虽然只是刚刚找到方向,但还是知道该怎么做。
看书!
看论文!
王浩是准备研究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来解决一些和数字规律有关的问题。
新的数学方法,可是很不容易的。
他倒是也不着急。
‘任务一’灵感值才只刚过半,还有新学期的课程还没有定下来,年后还要去水木大学做报告,身上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年前的一段时间比较空闲,适当的放松休息一下,有精神再去思考去研究也挺好。
周五的时候,科学基金发布了一则重大消息。
自然科学基金发布公告,决定资助优秀青年科学项目340项,每一项资助经费为130万元。
这是一则公告,也是一则新闻,很多媒体顿时进行了报告,并列出了所有获得资助青年学者名单以及所申请的项目。
王浩的名字以及申请的‘质数分布概率研究’项目赫然在列。
===第一百一十三章
重大机密怎么可能===
‘优青资助公示’的新闻并不受关注。
每一年都会有各种基金资助的公示,好多项目名字也看不懂,看一眼只是觉得很厉害,其他就没什么可关注的了。
那些关注优青资助的都是学术圈的人,他们都可以说是专业人士,只要仔细看一眼新闻,就能注意到王浩的名字和项目。
王浩的名字倒是很平庸,即便是看到这个名字,也很难想到西海大学的王浩。
但是,项目内容实在太特殊了。
‘质数分布概率研究’,一看就是最高难度的数学研究,而且是归属‘解析数论’领域。
在国家科学基金资助名单中,类似的研究几年都见不到一个,一般能申请到的也是顶级数学教授,而他们申请的都是面上项目。
优秀青年基金资助的大多都是数学应用研究,数学的基础研究领域,多数面向的都是偏微分方程以及泛函、拓扑研究等领域。
年轻学者研究数论,能获得资助是极为少见的。
原因也很简单,评审专家不会相信有年轻学者能在数论领域获得成果。
这和年龄也没有关系,主要还是涉及的领域难度太高,国际上数论领域的成果都非常稀少,甚至可以用罕见来形容。
解析数论的每一个有影响力的成果都会是最顶级的研究。
有好多学者看到优秀青年资助公示名单中,有王浩申请的质数分布概率研究,也顿时感到非常的惊讶。
在知道王浩完成过阿廷常数的存在性和有界性论证,倒是觉得能通过优青评审也是很正常的。
优青评审很大程度上看的是申请学者以往的成果。
如果能有相关领域的顶级成果,申请项目自然就变得很容易,否则申请报告写的再好也很难通过,没名气的学者申请基金项目资助,只能从省级的青年基金慢慢的往上爬。
即便如此,王浩申请的项目能通过优青评审,也是很值得赞叹的事情了。
优青基金公布的资助名单中有340个项目,其中有285个申请人来自国内的各大高校,总计涉及到了93所大学,绝大部分申请,都被国内排名前列的高校所垄断。
比如,水木大学有二十人、首都大学16人、东港大学13人、科学技术大学17人等等,还有其他四所高校入选人数超过10人。
北疆省入选人数就相对就比较凄惨了,总计入选的人数只有8人,其中有5人来自高校。
西海大学有2人入选。
除了王浩以外,另一个是西海大学的王牌院系,地质学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青年教授杨伯良。
整个高校只有两人入选,学校还是发布了公告,祝贺王浩和杨伯良获得优秀青年基金资助。
这不仅仅是申请到了经费,也是一项个人荣誉。
优秀青年基金资助获得者,自然也可以顶着一个‘优秀青年’的名头。
好多人都过来恭喜王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1/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