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3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0/825


丁宗权满脸都写着疑惑,还是卢大响拉了一把曹东明,问道,“结果怎么样?”
“1、7、9、0。”
曹东明说了四个数字,也摇着头走开了。
卢大响半张着嘴愣在原地,他终于知道为什么,几个人的反应都是这样了。
抗拉强度1790!
这是一个远超国际最高水平的数值。
哪个团队能做出这个级别的成果,肯定会被圈子里许多人讨论,包括研发过程、经历、成果、获奖等等,甚至研发中的细节、发生的事情,都很大可能会传出去。
丁宗权是公开质疑王浩的,而且还被直接怼了回去。
当时在场的有金属实验室的几个研究员、副研究员,还有他们几个专家评审,事情几乎肯定会传出去,不一定是圈子外,但圈内的人士很大可能会知道。
到时候,丁宗权大概率会成为圈子里的笑柄吧?
他不止是被小年轻怼了回去,事实还证明,小年轻是很不一般,做个分析报告,就能让项目成果有国际级的巨大突破。
其他人会怎么说?
“我会不会被牵连?”卢大响有些后悔白天跟着丁宗权去旅游了,他仔细想想和自己似乎没什么关系。
然后就看着丁宗权摇了摇头,叹气的把数字说了出来,“曹东明刚才说,1790。”
“什么?”
“1790。”卢大响重复了一遍,再次叹了口气,赶紧去找了励继平了解情况。
这个消息还是让丁宗权自己慢慢消化吧。
……
三天后。
金属实验室向自然基金材料科学部提交了成果报告,顿时引起了新一轮的震惊。
哪怕是提前知道消息的人,真正刚看到‘抗拉强度1790钛合金’的介绍,都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接下来就是项目审核、结算以及其他后续问题了。
绝大部分事务都和王浩无关,在完成实验的第二天,也就是星期一的上午,他就乘坐飞机返回了西海。
临行前,彭辉拉着他说了一大堆感谢,还特别说明成果会把他列为‘贡献第一’。
曹东明则拉着王浩,想邀请他加入自己的项目。
王浩拒绝了。
之所以帮助金属实验室做数据分析,一则是看在夏国斌的面子上,另外考虑的也有其他两点。
一点是他有数据挖掘、概率以及泛函分析的课程,做相关的研发速度很快。
但学期都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
《数学挖掘导论》已经结束,其他两门课程也只有一周的课。
另外就是,超抗压合金材料是前身‘跌倒’的项目,他也想参与进去做研究。
现在研究已经完成,他确实对材料学研究兴趣不大。
所以对于彭辉所说的什么‘成果贡献第一’,他更关心的是,成果上报、获奖之类,能不能得到额外的奖金……
即便是不缺钱,多拿一点也总是好的。
在回到了西海大学以后,王浩顿时感觉浑身轻松许多,放下了一个项目研究的压力,任务结算再次获得一千点教学币,他就可以自由的做研究,而不是紧张兮兮的做分析。
他首先和水木大学那边,确定了年后去做报告的时间。
然后就是上上课,到办公室里闲聊上几句,偶尔也会进行自己的研发,他和曹东敏说的是真的,已经有了下一步的研发想法。
【任务三】
【研发项目:质数分布概率研究(难度:S)。】
【灵感值:55。】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0/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