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2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0/825


国际顶尖的TB钛合金,抗拉强度都能超过1200兆帕,有的甚至超过1400兆帕。
这个数据并没有脱离‘常规’范围,即便是研究出来,也不能确切的说明问题。
影响钛合金强度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元素配比、制造工艺、技术手段,去除杂质,让钛的纯度足够高,也是重要手段之一。
‘常规’范围的研发成果,制造过程不一定趋向于标准,也有可能只是‘运气好’。
这就好像是一群人进行无头绪的跑步比赛,他们不知道哪个方向是正确的,但只有一个是正确的方向。
等跑步到时间以后,就只能知道朝着正确方向移动的距离。
有的人用了一分钟跑了一百米,同样是用一分钟时间,有的人则跑到一百五十米。
这都是常规数值范围,也没办法依靠跑动距离去判定正确方向。
但是,有人在一分钟内跑出了两百米、三百米,某种程度上来说,就可以确定他跑动的方向,和正确方向已经非常贴近了。
金属实验室以常规手段制造出抗拉强度1400兆帕的钛合金,也可能只是运气好,而不能确定研究就是正确的方向。
自然,实验数据对比,就不能完全说明问题。
但是,如果制造出抗拉强度1500兆帕、1600兆帕,甚至更高的钛合金,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彭辉,还真有点本事,是我小看他了。”
陈建林感慨了一句,继续道,“马教授,现在最少不用再担心金属实验室了,他们提交了成果,项目也就快结束了,我们就可以放心了。”
马文钧提起的心也放了回去,顿时感觉浑身都轻松下来,也开口问道,“周教授那边怎么样?”
“晓龙啊。”
陈建林叹了口气,摇头道,“这个不用担心,我已经和他说了,让他回家休息一段时间,等过上半年、一年,重新给他安排个工作。”
“东港大学肯定回不来了,但可以去其他高校当个教职。王浩那小子,都能去西海大学,这点面子我还是有的。”
===第一百零七章
第二次实验震撼的结果===
王浩开始了超抗压合金材料数据分析的研究。
他从罗大勇和朱萍的打趣中得到了最后的灵感,然后发现其实很简单,核心、命中心脏,也就是从关键的地方来想解决办法。
最关键的地方就是实验工序。
金属实验室做的几次整体制造的实验,以及前期的一些小实验,就是在研究元素配比、提升硬度的方式以及工序。
他可以依照实验数据去分析工序,当工序一致的时候,就可以对比去分析数据。
一次次的实验积累的数据是非常繁杂的,想要理清头绪并不容易,但他已经对数据有清晰的了解,简单和繁杂就没有什么区别了。
最初的分析方法很简单,就是把实验工序和结果单独拿出来做对比,然后去分析同工序下的数据。
其实就是对比分析法,把数据拿过来一起对比、计算,大小数字进行综合的解析,并进行作图统计。
根据统计结果,来分别分析并做计算。.
整体思路就是排除误差、扩大差异,也都属于分析数据的常规方法,主要难点在于最后的计算设定,他的计算设定是非常精妙的,可以根据数据的差异,来最大化的减少误差,并扩大对比结果的差异。
王浩仔细思考后开始撰写相关代码,他觉得分析计算的方式都可以写一篇专业的论文。
这不是一种新的分析方法,却是好多种方法的结合,绝对可以称得上是数据挖掘领域的顶尖论文。
当然,论文并不是主要的,数据挖掘领域来说,每一个复杂分析工作都可以说是一个新的研究,即便发表论文也很难适用于其他研究,其他的研究也只能做参照而已。
整整花费了两天时间,王浩才把分析计算代码打完。
然后就是正式分析了。
在进行一系列的简单电脑分析以后,他发现要统计每一个数字,牵扯的计算量实在太大了,他的电脑已经无法支持这种庞大的计算。
“还是去计算机实验室吧!”王浩再次体会到电脑计算能力的重要性,同时,对梅森数科学实验室有些期待了。
如果新的实验室建立起来,他就是实验室的主任研究员,里面设备自然可以随意使用。
不过去计算机实验室之前,王浩还是先给彭辉打了个电话,说了一下借用计算机实验室服务器做计算的问题。
这牵扯到经费支出。
因为是金属实验室的项目,也不是他自己的研究,和西海大学以及计算机实验室完全无关,使用计算机实验室的服务器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0/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