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2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9/825


王浩确实很认真的做教学工作,但教学是给很多人讲课,也是有固定时间的,带研究生就不一样了,要关心研究生的学习进度,要关心研究生的论文,等等,肯定会消耗不少的精力。
王浩很坚定的说道,“我早就想好了,肯定要带学生,既然一般是两到四个,那么我就带四个好了,这个要上报吧?”
周建春满是不理解的点头,然后说道,“我帮你和研究生院那边说一下就可以了,他们会处理的。”
“好。”
周建春问了王浩以后就走了,他还是感到非常的疑惑,仔细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带研究生有什么好处。
对其他的教授来说,带学生就和教学工作是一样的,有学生也能帮忙一起做实验之类,对自身的研究是有帮助的,而且多带学生也对于职称评级有帮助。
这些都和王浩无关。
因为已经有了很大的成果,他根本不需要担心职称评级问题,做的是数学理论研究,学生也肯定帮不上忙。
“没有好处啊?”周建春仔细想了半天也想不出个道理,只能归在王浩对于教学很重视,自身从事教学工作觉悟很高。
这也是学校里很多人对王浩的评价。
……
在和周建春说了几句,知道研究生院会处理问题后,然后就把事情抛在脑后,继续专注于工作中。
他已经理清了头绪,找到一种对数据分析的方法,记一下了内容以后,马上开始编写相关的程序,利用程序来相关数据进行分析。
于此同时。
西京交通大学的金属实验室已经提交了项目成果报告。
因为是非常重大的基金项目,提交以后就有专家来查看,发现他们是以常规的手段,制造出了1400抗压强度的钛合金,顿时感到非常的惊讶。
“这个彭辉,真可以呀,这么点经费就能完成研究。”
“估计经费还没用完吧?我一直跟这个项目的进度,还能剩下三分之一以上。”
“不错,不错,成果突出啊,看来距离结算也不远了。”
几个专家在简单看了成果报告以后,都感觉稍微有些惊讶,因为项目审批的最初没有几个人看好,做科学基金针对项目的拨款经费是有限的,即便是有一定的研发水平,有限经费的支持下,想完成研究也很难。
现在能够完成已经很出乎意料,他们就开始认真看起提交上来的报告。
有个专家正认真看着,忽然惊讶道,“你们人员名单里,有一个特聘数据分析员,西海大学王浩?”
“这个王浩,是不是东港解聘的那个?总上新闻的那个数学天才?”
“还真是啊!”
“西海大学应该没有第二个王浩了,特聘数据分析员,而且名字很靠前啊,排第四,比一个他们实验室的研究员还靠前。”
“看来王浩的贡献很大啊,彭辉也很看重他,否则不可能这么排……”
重大项目的成果报告,会提交成果贡献的人员名单,1500万经费的重大项目,因为有很多人参与,名单能列出十几个,二十几个。
类似的项目一般只看前几个名字,后面都只是普通参与者并不重要。
王浩的名字排在第四位,足以说明对于成果的重要性了。
在几个专家对于成果报告进行研究的时候,西京交通大学也特别发布了公告,区别是,只是说明金属实验室的项目达成预期目标。.
这种公告发出去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可言,就连本校的人都没有兴趣看上一眼。
但是,有人却注意到了。
东港大学,合金材料实验室。
马文钧一直都在关注新金属材料技术研究所以及航空材料院的动态。
虽说他的判断也和陈建林一样,认为航空材料院把研究拖后,而金属实验室经费有限,根本没办法做出成果,但关系到自身的问题,只要有那么一丝的可能,都需要特别注意一下。
当看到西京交通大学发布的公告以后,马文钧顿时感到不可思议,心里惊慌到了极点,他马上就找到了陈建林。
陈建林听到了马文钧的话以后,也稍稍有些慌乱,他赶紧查看了一下消息,随后就拿起电话询问了一下,也知道了成果的具体情况。
“彭辉的团队,研究出常规手段制造抗拉强度1400兆帕的钛合金。”
“这个参数……还好!”
陈建林知道结果轻呼了一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9/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