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825


半小时后。
政务楼会议室召开了一场临时会议,由副校长曲树生主持。
杨海燕说起了网上针对西海大学的舆情,总结道,“现在的舆情,主要就是两点,一个是王浩。”
“王浩一个多月发表了七篇SCI,他的这些论文是否有问题,还是说,全都是正常的。”
“这个很重要。”
会议室里的人都看向了栾海平和朱建荣,栾海平是理学院的院长,朱建荣是科技处的主任,就是他们两人力主签下王浩,特聘他为理学院教研室研究员的。
朱建荣很认真的开口道,“曲副校长,杨主任,我很确定,王浩的论文没有任何问题,都是实打实的成果。”
“数学、算法的SCI论文,作假、灌水的可能性非常小,更何况,是核心期刊的SCI,根本不可能。”
“更何况,王浩有两篇算法论文,还得到了国内外互联网大公司的重视,据说,阿巴云开出高薪,有意挖王浩过去工作。”
“这些都是摆在明面上的。”
其他人也纷纷发表看法,“我也看过王浩的论文,完全没有问题。”
“数学计算机论文,都是是实打实的成果,网上说什么刷论文,根本不可能,都是胡编乱造。”
“对,别的不敢说,王浩的论文,肯定没问题,这个可以保证。”
杨海燕轻呼一口气,只要论文没有问题,其他就都不是大问题了。
她看向了副校长曲树生。
曲树生点头示意可以继续,她就继续说道,“王浩,只是其中之一,再有就是学校聘任王浩的过程,是否合规?这个也很重要。哪怕论文都是实打实的成果,学校也会被质疑聘任过程。”
这次栾海平没等发问,就直接说道,“当然不合规。一个刚进学校的讲师,担任教研员享受正高待遇,一听就知道不合规,是特殊聘任。”
“学校的公告都说了,特殊聘任、特殊聘任。虽然不合规,但是学校本来就有特殊聘任的权利,我们理学院也有这个权利,碰到人才,特殊聘任,有什么可说的?”
其他人讨论了一下都觉得有道理。
王浩的聘任肯定是不合规的,但学校也有针对人才‘特殊聘任’的权利,就像是高校招生一样,通过正规高考进来的当然没问题,但高校也有自主招生的权利,可以把竞赛生、特长生招进来,甚至针对极为特殊的人才,还有限定的直接特招名额。
如果都是正常走熬资历、学术评级的路线,青年学者永远也无法出头。
其他人讨论一下,也觉得栾海平说的有道理,研究员的职位是学校聘任的,就像是公司招聘一样,想聘任谁就聘任谁,教育厅也没权利插手。
学校认为王浩是人才,特殊聘任给正高待遇也很合理。
讨论后,会议做出两个决定。
一个是学校正面回应网络舆情,说明王浩的论文价值,强调聘任教研员是学校拥有的权利。
第二就是针对《破除唯论文主义大环境下,有高校顶峰作案》的文章,决定通过正规法律手段,来维护学校的声誉,并责令文章作者立刻删除文章并道歉。
会后。
栾海平和几个教授聊了几句,都开始有些担心王浩了。
西海大学承受了舆论压力,但大学并不是一个人,他们也只是其中的个体而已,并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王浩,则是个人承受。
他能承受住吗?
几个人商量了一下,干脆就过去找王浩了。
王浩正在办公室里研究微薄,他登录了自己的账号,才想起他的账号也是有认证的,也是个‘大V’,但只有可怜的几百个粉丝,一些是曾经的同事、同学,还有是上次东港实验事件关注的黑粉。
微薄认证还停留在东港大学:东港大学讲师、数学博士、合金实验室助理研究员。
看着网络上的一大堆无脑喷子,王浩也感觉心里很憋屈,他想发点什么,又没有想好具体说什么。
为自己澄清?
有用吗?
而且,澄清不就等于是认怂吗?其他人胡乱的说了几句,低头澄清说自己的论文有价值……
凭什么啊!
这时候,王浩接到了周清源的电话,让他到楼下去一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82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