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4/2996


领导小组名字很低调,其实里面单位挺多的,下设风力发电研究调试小组、风力发电海水淡化试验场等等。
研究项目现在的主要对象便是叶长安先前提到的18千瓦风力发电机组,这个发电机组曾经在一次台风天里损毁了螺旋桨叶,所以钱塘将之退役。
叶长安要到了这台机器后,通过关系从金陵购进了一架直-5武装直升机的螺旋桨叶来充当发电机桨叶,当然,这架直升机是退役的机器。
机组安装起来后便开始调试运行了电渗析器进行海水淡化,日产淡水24立方米。
这次叶长安要见省能源集团的领导,是因为福海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研究领导小组规模扩大了,在原有单位基础上接入省能源集团的人员,目的是对风力发电工程进行一次改进完善。
县里准备将原来的同步发电机单机运行改为异步发电机并网运行,功率由18千瓦增加到22千瓦。
这样的工作自然需要能源集团提供专业技术指导了,叶长安不放心,还想让王忆也跟着去看看。
多一份力量,多一点可靠。
王忆看过资料后很心虚。
他本来以为是叶长安要搞风力发电的工作,齐敏那一派不想搞,到时候他就是去跟领导们撕逼——不对,是去舌战群儒、权衡利弊,说服他们支持县里发展风力发电事业。
然而他猜错了。
县里已经就风力发电工作的开展达成一致意见了,他要去接触真正的技术!
叶长安等他浏览之后领他出门,秋渭水亲昵的给他披上外套。
王忆关上门他立马将烟塞进嘴里,嘀咕说:“再狡猾的狐狸也不是老猎人的对手。”
“哎等等——我火呢?”
他摸了摸口袋,满脸懵逼,然后期待的看向王忆。
王忆哈哈笑:“我又不抽火,哪来的烟呀?”
仰天大笑,直奔接待室。
接待室的布置简单新潮。
里面一圈的沙发,单人沙发和长条沙发相搭配。
地上铺了新地板,墙壁上挂着一些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油画,此时里面已经坐上了一部分人。
主位还空着。
叶长安坐主位。
在主位后面还有一张板凳,这是给秘书、助理们准备的,王忆就坐在了这位子上。
他抬头在办公室里看了看,没什么熟人,并没有齐敏等人的身影。
还好他不熟悉这些人也无所谓,因为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研究领导小组的人和能源集团的专家同样互不认识,他们开会之前先由人给双方做了介绍。
介绍之后是寒暄,寒暄之后就是正式洽谈风力发电的工作了。
现在的风力发电机资料和运行情况都提前汇总交给省能源集团的专家们了,专家们便直接开始谈起了要更换的发电机。
这台18千瓦风机型号是FD-16型,在当前的科技界颇有名气,曾经在去年同时通过了国家科委委托省科委、电力局、机械厅组织的技术鉴定,获得了国家科技成果奖的三等奖。
专家组的带头人叫余劲松,他在介绍的时候发了照片给众人看。
王忆看照片发现现在的风机跟他熟悉的大风车还不一样,桨叶差不多,但支撑部分不同。
23年时代的大风车是靠一根超级钢铁巨柱来支撑,现在还是钢条组装起来的骨架。
叶长安对FD-16型风机已经很了解了。
他听后感兴趣的问道:“余专家,我听说你们单位现在正在进行40千瓦风力发电机的实验课题?你能不能讲一讲这个课题?”
余劲松说道:“当然可以,叶领导您是关心风力发电技术呀,竟然知道我们单位最近才取得突破的FD-119型风机。”
“FD-119型风机的相关课题是在78年3月由我们单位与省机械科学研究所、省电力局共同承担,该课题位列全国重点科技项目的第361条,所以又叫361专题。”
“该专题是由我们单位归口负责,省电力局组织协调分工,期间又有省机科所、省电力试验研究所、省农大等单位共同参与,他们承担了机组设计、防雷设计、电控设计和调试等工作。”
叶长安点点头,问道:“那是哪里的单位有幸负责塔架制造、安装、土建和现场调试的工作?”
余劲松快速的看了他一眼露出笑容,说道:“361专题刚取得突破和实验性运行成功,还没有进行实地调试运行。”
叶长安也露出笑容:“明白了,余专家您继续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4/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