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7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23/2996


叶长安也摇了摇头。
他又掏出一支烟翻转过来用烟蒂撞击桌面,说:“工业生活都需要,工业上水产品的保鲜、水产品的加工、船机维修和养护,这是用电大头,居民生活用电也不可小觑。”
“改革开放了,经济要活跃起来了,王老师你说,发展经济的基础是什么?”
王忆说道:“是工业!实体经济的工业!”
“只要工业足够发达,那就能生产足够多的商品、产生足够多的利润,而工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
“说得好!”叶长安一拍桌子哈哈大笑,“你小子懂的就是多,咱们县里很多人鼠目寸光啊,我问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都直接说商业。”
“是啊,经济要发展,商业要发达,可他们只看到了商业的利益却没有看到工业的价值,农业是根、工业是本,没有工农业支撑的商业,那就是无根无本的浮萍草!”
他继续说道:“工业可以提供大量的工作岗位,我估摸着往后农村的劳动力就要往工厂区域转移了。”
“工厂主要在城里,这样以后城区规模要扩大,所以居民生活用电范围会扩大,会加重电力负荷,这点得提前考虑到。”
“另外还有一点你可能不清楚,那就是水,咱们县里的淡水也需要用电。”
一听这话,王忆便反应过来:“海水淡化工程?”
这点他确实忽略了。
23年代的多数外岛人已经习惯了充沛的电力和水力两种资源,电和淡水随处可见,并不缺乏,所以他们没去注意水是怎么来的。
海水淡化,这是翁洲地区又走在全国前列的一项技术。
叶长安说道:“对,看来你知道这项工程,74年、75年大旱,咱们县里都要考虑改装运输船为运水船,去沪都装淡水送回来。”
这事王忆没经历但有印象,前些日子他给黄土乡去打井,童不鸣他们就回忆过这段经历。
让本岛人至今回忆起来还心有余悸的一段经历。
叶长安继续说道:“75年开始,为了解决全县老百姓生活用水问题,我就牵头成立了个居民用水问题解决小组,与沪都市政工程设计院、塑料配件厂协作,尝试着用电渗析的方法来淡化海水。”
“这个技术不是很难,小试成功后便扩大为日产淡水24立方的中试,中试也成功了,可电渗析海水淡化的耗电很厉害,淡化成本很高。”
“要生产能满足全县人民用的淡水,那所消耗的电力可不比工业所需的电力少多少。”
将一些信息介绍出来,他重新问王忆:“那你认为风力发电比太阳能发电更适合咱们海岛地区?”
王忆急忙点头。
23年的县城主岛和外海各岛屿的山上都竖起了钢铁大风车,为数众多,发电量很可观,甚至可以支援翁洲用电。
叶长安抿了口茶水,说道:“行,那你跟我去见见省里能源集团的同志,到时候有些意见需要你来提一提。”
王忆问道:“提什么意见?”
叶长安说道:“你到时候觉得哪里有问题,就提什么意见。”
王忆明白了。
叶长安这是把他当工科技术小能手了。
然而他不是……
这样他提前给叶长安打预防针,赶紧说:“爷爷,在风力发电方面,我了解的知识不多,懂的也不多,所以未必能给咱们县里提供什么有效帮助。”
叶长安笑着摆摆手:“你懂太阳能发电就行了,反正你跟我去,安心的跟我去。”
“还有这里有些资料,你可以先研究一下。”
说着叶长安从秋渭水整理的资料中拿出一个文件夹递给了王忆看,看完了他们就走。
时间紧急,王忆一目三行的看上面的文字内容,了解了风力发电的工作进展。
看着这份资料,他明白了叶长安刚才笑着摇头的意思。
叶长安刚才对他意见的附和主要还是为了照顾他的颜面,其实现在岛上的风力发电主要是为居民用电所准备。
就像叶长安先前说的,他们首先要解决居民的照明和饮水问题,其中饮水问题是重中之重。
当地的风力发电工程全称是‘福海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研究项目’,县里成立了个工作组,也是叫做‘福海风力发电海水淡化研究领导小组’。
早在75年的时候,经叶长安申请、上级领导部门协调,由海福基建办公室、综合水厂、华东电力设计院、江南省机科所、江南农大、江南工大、省水电勘测设计院出人成立了领导小组。
叶长安亲任组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23/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