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6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5/2996


“怕,怎么不怕?”赵老鞭一甩驴鞭叹了口气,“可队里需要个车掌柜,我家从我爷爷开始干,那时候还是大清狗皇帝坐京城呢,队里要有车掌柜,那社员先想到的就是我。”
“我不好推辞,王支书你没看见社员们看我的眼光,当年我家困难你也知道,你还给我支援了五十斤的海带,社员们也支援我家来着。所以如今社员们需要我来使劲了,政策上也允许了,那我不好推辞!”
王向红不再言语,只是无声的笑了起来。
赵老鞭作为司机,拥有司机的通病,那就是能唠嗑。
他主动攀谈起来:“王支书,大家伙都知道你和县供销总站徐站长的关系,你们队里的东西不都卖他那里吗?怎么还去收购站?”
王忆说道:“我们要去抓猪崽子。”
赵老鞭说道:“那不着急了,今天收购站送来的猪崽子多,一直用大喇叭嚷嚷着养猪致富,说国家放开政策了,允许个体户养猪。”
“可咱这里没有地缺少粮让猪吃什么?猪草不够吃,让它们吃鱼啊?所以他那里猪崽子不好卖,都知道养猪能卖钱,可你得能把猪养肥养大呀,对不对?”
王向红敲了敲烟袋锅:“对呀。”
赵老鞭笑道:“特别是国家政策现在松开了,改革开放嘛,农村可以大包干,都分了船拼命的往海里讨钱,谁还去养猪?”
“以前那是上头有任务,集体必须执行,现在都不把任务当回事啦,都忙活自己啦!”
王向红脸色阴沉下来,不知道在那里思索着什么。
===95.在收购站进行采购(5K中杯)===
相比县城,乡里头给王忆的感觉要破败的多。
道路全是泥土路。
那坑坑洼洼可太多了,弄的王忆怀疑这条路成精了并且得了麻风病。
不过这年头农村人多,乡里头还挺热闹。
大路两边店铺也挺多,王忆便好奇的打量。
王向红知道他第一次来乡里,就给他介绍:“咱公社的单位分布的不好,二社七站八所分散的很开,你今天没法全看齐了,要把它们全找齐了得在公社里转一圈。”
王忆点点头。
二社七站八所他知道,二社是供销社和信用社。
七站是农技站、农机站、畜牧兽医站、计划生育服务站、文化广播站、种子站、收购站。
八所是派出所、土管所、司法所、邮电所、变电所、地税所、国税所、工商所。
他们目标是收购站,这个站因为鸡零狗碎的东西多所以设置在了福海乡的外围角落上,具体在东北角。
赵老鞭给他粗鲁而形象的介绍了位置:“有人在收购站门口撒尿,劲大点的能呲出咱公社边界!”
王忆哈哈笑。
王向红指向旁边说:“看,那是咱信用社。”
信用社的建筑相对这个时代来说挺时髦,是一栋崭新的二层楼,铮明瓦亮的。
它外面贴了白瓷砖,门口是对开的四扇红漆大门,两边则各有一扇六块玻璃的红漆大窗户。
四扇门上四块竖长玻璃,上面都贴有红色的标语,依次是:
热情服务,欢迎光临,国家储蓄,为人民服务。
门口站着两个卫兵,穿军装挎着枪。
大青驴慢慢悠悠的行走,最终转到东北角看到了收购站。
王忆本想问问收购站和供销社的区别,本来他以为供销社只是供应和销售,可是姚当兵和潘金海都是采购员,他们可以下乡采购,这样的话岂不是跟收购站的职能重叠了?
问题到了嘴边他又咽下去了。
这种问题在82年应该很突兀,老百姓都知道他们之间的区别,他一个大学生再去问不合适。
不过等到了收购站后他发现自己就不该问,因为答案就在里面呢!
相比贴了满层白砖的信用社,收购站就土气、杂乱许多。
它是一座老式大院,青砖外墙、灰瓦屋顶,一扇大门开的很宽敞,没有门板而是一个铁栅栏门,拉开后露出院子。
主建筑就是青砖灰瓦屋子,门上有一个硕大的红五星,左边是‘变旧为新、变废为宝’、右边是‘发展经济、支援建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5/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