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8/2996


王忆看到后说道:“行了行了,别搞的这么抠抠嗖嗖,等从海上回来我给你们再发一副更好看的皮手套用来过年戴。”
队员们便嘿嘿笑:“王老师你这弄的,对我们也太好了!”
王忆说道:“咱们是一家人,我不对你们好对谁好?跟你们说,这次出海去参加大会战你们待遇跟以前不一样,我让你们体会一下出海度假的感觉!”
他拿出录音机调整了最大音量。
顿时有悠长清亮的前奏响起来,接着是一阵略带忧伤的男声:
“三月里的小雨淅沥沥沥沥沥,淅沥沥沥下个不停,山谷里的小溪哗啦啦啦啦,哗啦啦啦流不停……”
听到这陌生却动听的歌曲,驾驶舱里正在说笑的队员们纷纷闭上嘴巴看向录音机。
他们没有听过这首歌,甚至可以说没有听过这种歌曲!
竟然不是在歌颂什么的歌曲?
这首歌竟然从头到尾唱小雨?
并且竟然会这么动听?
小雨下完了,好几个人纷纷说:“王老师这是什么歌?再来一遍呀!”
但紧接着是一道悠扬而短促的前奏,一个感情丰沛的嗓音唱起了一首新歌:
“像一阵细雨洒落我心底,那感觉如此神秘,我不禁抬起头看着你,而你并不露痕迹……”
队员们立马不说话了。
这首歌更好听!
天涯二号行驶速度不快,因为要照顾后面摇橹的木头船,这样队员们的精神在船舱里就得到了享受。
他们听到了好几首好歌……
船到县城码头,码头上临时搭建起好几盏大功率路灯,将周边照耀的金黄明亮。
码头上也有大喇叭,大喇叭上的声音压住了船舱里的歌声传进他们耳朵里:“……翁洲是我国最大的海鲜商品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基地,素有中国渔都之美称……”
“春、夏、秋、冬各季,鱼群按照一定规律在广阔的海域洄游。这种自然禀赋,造就了东海渔场的各种鱼虾蟹蜇味道特别鲜美,肉质尤其细嫩,远远超过其它海域的水产品……”
天涯岛的船队到来,顿时有一艘隶属于治安局的快艇迎了上来,有引导员在上面喊:“来的是哪个公社哪个生产队的小队?”
王忆打开门探头喊道:“是长龙公社王家生产队……”
“哦,是天涯岛的同志?跟我走,你们的停泊位在这里。”快艇调头领着他们进入停泊位。
王忆现在开船已经很娴熟了。
他操作着船舵从一艘艘渔船的身边掠过,开船的时候他往外看了看,停靠的渔船中有机动船有木头船,以木头船为主。
海福县地区的渔船机动化率一直不高。
他看过一份统计,从1971年到1980年的十年间,江南省沿海地区的渔船总数为4.22万艘,其中木船为3.22万艘,机动渔船数为1万艘,差不多是4条船里面才有一条机动船。
fh县渔船总数是2800艘左右,其中木船是2400艘,机动船是400艘,也就是说七艘船里才有一艘机动船。
放到天涯岛那情况就更糟糕了,他们岛上大小渔船一共56艘,而机动船才2艘!
不对,现在又俘虏了一艘运输船,这样的话机动船有三艘了……
就这样的机械化水平要提高生产效率自然很大,海上作业本就艰辛异常,再加上渔船不给力,又给捕捞作业增添了不少的阻碍。
还好前些年头讲究‘人定胜天’、‘气多钢少能赢钢多气少’,渔业方面机械设备上的不足可以靠人力来弥补,翁洲渔民的吃苦耐劳精神一直值得称道。
引导员将天涯岛的船队归入港口,临近有人冲他们吹口哨。
王忆探头一看:“哈,李队长?”
很巧,他们隔壁是多宝岛上李家庄的船队!
李双水冲他热情的挥挥手:“王老师,你们吃了没?没吃过来,我们这里正吃着呢!”
“今年刚晒的墨鱼干,撒上葱花蒸熟了配面条,太香了!”有人补充道。
王忆摆手说:“你们吃吧,我们已经吃完了!李队长,你们庄里是你来带队呀?”
提起这话,李双水面色不愉:“唉,我不带队谁带队?我带队社员们都不愿意来干呢,大家心都野了,看不上一天五块钱的工钱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8/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