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24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77/2996


这也是渔汛集体行动要叫会战的原因,一直到现在的改革开放,国内渔业硬件条件不足,为了支援全国人民海洋食材,沿海渔民只能依靠人力的投入来弥补不足。
五十年代别说定位系统,就是连成熟的天气预报系统都没有诞生,海上捕捞作业可以说是当时社会上风险最高的行业之一了,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每逢渔汛行动都有渔民葬身汪洋。
这行动是要死人的,所以才有‘会战’的说法。
王忆深吸了一口气,说道:“队长你放心好了,我一定把咱们社员安全的带回来!”
蹲在地上的队员们纷纷抬头看他,他也注视队员们:“一个都不能少!”
这事他挺有信心的。
因为他在22年全方位的调查过82年冬季带鱼汛会战的过程,这次参加人数不多,是五千人左右,然后得益于沪都气象局支援的专家组,会战期间天气掌控的一直挺好,只有人受伤没有人丢掉性命。
受伤这点是难免的。
有时候追着带鱼群要连续航行一天一夜,等着终于围住了带鱼群开始捕捞,这时候一些人一天一夜不睡觉困的不行了,注意力无法集中,难免会受伤。
王向红继续叮嘱王忆,队员们加快吃饭速度。
等他们吃完饭下山上码头。
海滩上站着其他社员,家家户户都有人来。
老的领着小的,有些小娃娃困不住,这时候还在母亲怀里、爷爷奶奶的背上睡觉。
队员们穿着统一的军绿大衣、踩着水靴、戴着棉帽上码头登船。
秩序井然。
有种行军的感觉。
王向红把自己的望远镜给王忆挂在脖子上,继续叮嘱他说道:“王老师,一定要稳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王忆说道:“队长你放心,每个队员身后都是一个家庭,这道理,我懂!”
王向红郑重的点点头,推着他说:“去吧。”
秋渭水也来送王忆。
悄悄的把一条围巾递给他,说:“我编的,海上风大,你捂住了嘴,别把凉风灌肚子里去,要不然在海上凉了肚子导致腹泻会很难办的!”
她又把老黄推给王忆:“你带着老黄。”
老黄冲王忆欢快的摇摆尾巴。
王忆调侃道:“带着它干嘛?当储备粮吗?到时候没有肉了就宰了它吃肉吗?”
老黄看到主人冲自己笑,便眯着眼睛咧着嘴、收拢了耳朵使劲摇屁股摇尾巴。
秋渭水笑着推了王忆一把,又板起脸来说:“你一定要小心,每天一封信,给我每天一封信!”
市里组织了渔场指挥部,到时候有后勤单位进行生活保障工作,其中就有邮船负责信件的收发。
看着忧心忡忡的秋渭水,王忆很想给她来一个吻别,再唱上两句‘你笑得越无邪、我就会爱你爱得更狂野’。
可惜这年头民风保守,他是校长、秋渭水是育红班的负责人,他们得注意影响。
最终王忆就是摸了摸她的脑袋,笑道:“回去吧,过不了几天我们就回来了,回来的时候给你带最漂亮的带鱼吃!”
队员们此时都上船了。
王忆见此便加快脚步领着老黄上了船,老黄一个箭步跳上天涯二号,王忆进驾驶舱开船,回头往外看。
码头上、沙滩上都是老少妇女们在摆手。
队员们倒是情绪不错。
船上没有多少离别的感伤,他们这会正在热切的讨论着:
“二晨你行啊,这棉大衣穿的像模像样,要不你别叫二晨了,叫二鬼子吧。”
“哎娘呀,终于可以出去几天了,在家里我娘们天天叨逼叨,烦死了。”
“虎子你怎么戴着一双劳保手套?王老师给发的皮手套呢?”
王东虎甩甩手说:“没戴,留着过年走亲戚再戴。往年空着手一样撒网,今年有劳保手套已经够好了,用不着皮手套。”
听到这话,好几个人开始往下摘皮手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7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