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2有个家第1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57/2996


王忆顿时来劲了,站起来就说:“支书那我下去了,我准备去参加出海作业了。”
看着他展现出的劳动积极性,王向红欣慰的点点头。
老支书又吐了口烟,心里暗暗感叹:王老师这个娃真是好,一心为公不为私,为人还特别能吃苦耐劳,很有劳动积极性,这种后生现在多珍贵呀!
这么琢磨着,他对王忆未来执掌王家和天涯岛的工作便越发有了信心。
张网作业需要的网具多,大胆领着强劳力们把网和木桩全给领了出来,分到各艘船上后分了好些东西。
下午所有强劳力都要忙活打桩张网,于是他们合并成一个船队,浩浩荡荡奔赴向一处鱼获相对丰富的浅海水域。
用作张网船的渔船个头都差不多,一艘船上12个人,他们有不同的职位:船老大、上头人、打斗索、克西风。
其中这12人的职务人员分布情况是:一个船老大,一个上头人,6个打斗索,4个克西风。
大胆知道王忆跟着来的目的,是要学习打桩张网,于是船出海后他没有去摇橹,而是给王忆介绍这项工作的具体情况。
他拿起一条桩给王忆看:“它是四个部分组成的,桩头、斗、二凸和竹竿,咱们外岛用的桩头是削尖的毛竹,我听说现在东北工业发达,他们用水泥桩沉入水下当桩头。”
一条桩组合起来很长,毕竟是要埋在海底的东西。
拿桩头来说,它长度三米起步,而斗更长,四米左右一直到五米不等。
大胆给王忆演示了一下:“桩头和斗之间可以链接,用梢子来接,固定是个麻烦事,必须得它们固定好,否则肯定会白忙活一场。”
桩头是毛竹,斗和二凸都是硬木。
二凸长度不定,要根据海的深度来进行选择。
摇橹在海上飘荡了半个多小时,他们在一片暗礁复杂的海域开始抛锚。
这片海域叫黑礁海,因为水下有好些黑礁石。
王忆问道:“这边水下暗流挺厉害?”
大胆点点头:“对,挺厉害的,再就是这是咱们队里的一处野渔场,咱们在这里张网应该收获最好。”
野渔场……
听名字就知道这渔场很野。
它的野是野生野长,区域并不在某个居民岛屿附近,不属于某人或者某单位、某集体。
这种情况下就是各生产队、各单位靠本事来争抢来守卫。
内地人家械斗是争水源争土地,而渔家打械斗往往就是为了争野渔场。
大胆给王忆介绍说,天涯岛为守卫这片黑礁海野渔场费了好些力气,是流过汗、流过血的。
王忆听笑了,问道:“流过血?怎么了,跟外队人打过械斗?”
大胆认真的说道:“王老师你可别笑,我不是故意夸张的说话来吸引你听我说话,我说的是真的——大义,是不是?”
同船的王东义沉默的点头。
大胆给王忆说道:“这样吧,王老师你不知道这段往事,我给你好好说说。”
“那是哪一年呢?56年,那年我跟草鞋差不多的年纪,嘴上裤裆里都还没有毛。”
“那一年是咱支书转业回来第二年,当时他在咱外岛还没有啥名气。”
“当时咱王家因为自己在一个岛上,不像别的岛屿通常有两到三个生产队,他们人比咱们多。加上咱们上一辈和上上一辈好些强劳力参军入伍牺牲了,他们就经常仗着人多欺负咱们人少……”
1956年外岛的夏天,天气炎热。
那时候海里鱼获还好,天涯岛四周虽然是穷海,可他们不用出远门,却时不时能有好鱼获、好收获。
这一幕被隔壁的水花岛刘家人给看在了眼里,他们猜到天涯岛应该发现了一个野渔场,于是就想跟踪天涯岛的渔船去获取这渔场的消息。
问题是王向红早就在防备着这一点了,他刚从主力部队转业回来,论跟踪和反跟踪他是专业的,水花岛刘家人盯了天涯岛好些日子,结果屁都没有盯出来。
这样刘家人没辙了,便联系了外岛一个船帮——带有暴力性质的渔民组织,然后来强硬的跟踪天涯岛的渔船,并且准备殴打逼问他们。
船帮汉子多,他们当时一口气纠集了两百多号壮汉,摇橹摇了十艘绿眉毛船,然后浩浩荡荡的奔赴天涯岛而来。
“当时那架势很吓人,船头插着红旗,光着膀子、赤着脚,穿牛鼻子短裤,头上还绑着红毛巾,鲜红鲜红的好不吓人,而且他们还带着武器!”
大胆凝重的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他们每个人手里都有一把红缨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57/29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