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召唤师第1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7/1034


这次出来烧杀掳掠的匈奴骑兵只有几百人,这几百匈奴骑兵看到刘炽率领的两千多人,知道打不过,就直接逃了,刘炽也没有捞到什么功劳,只是把那股匈奴骑兵赶走而已。
那些匈奴骑兵领走之前,还杀了不少人,抢了一些妇女。
因为夏平安受了伤,游击将军刘炽在回营的时候,特许让西平安乘坐战车回营。
赵国的战车就是由马匹拉着的马车,一辆战车上有一个赶车的,还有一个弓手或者是枪兵。
在这个时代,战车是非常流行的军中“重器”,一个国家有多强,就看那个国家在打战的时候可以凑得出多少辆战车。
如果是在平原地带交战,这几百辆上千辆的战车并排着冲来,对任何血肉之躯来说都有着莫大的威慑力。
在返回雁门关的时候,夕阳已经西下,看着附近的那几个村子里一个个的火烟四起,到处女人和老人在啼哭哀嚎,夏平安心中也不是滋味,这样的边祸,对华夏民族来说,几乎历朝历代就没有怎么断绝过,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太大了。
而除了夏平安之外,沿途各村,都有不少年轻人跟着刘炽一起返回雁门大营,参军杀敌。
到天黑之时,夏平安就已经随着刘炽来到了雁门关。
夜色之中的雁门关犹如潜伏在山间的巨兽,杀气腾腾。
此刻的雁门关,赵国营建驻守多年,已经颇有规模,和后世看到的相差已经不是很大。
雁门关周围的地形极为险要,就在两山的山谷关隘之中,雁门关的围城随山势而建,周长差不多有五公里。城墙的南端分别与关城的东西两翼相连,向北则沿着山脊延伸到谷底合围,合围处建有城门,围城以外还筑有数道大大小小的石墙,起到屏障的作用。
来到雁门关下,夏平安才明白为何当地的百姓把雁门关称为“铁里门”,因为那雁门关的大门,包着厚厚的一层铁,厚重无比,刀斧砍上去,也就只能留一个淡淡的痕迹而已。
在雁门关周围的山脉之山,还有一连串的敌楼和烽火台,几乎每隔一百多米,就有一座敌楼,在险要的地段,雁门关还设置了堡寨、壕沟和暗门等,它的东西两端向北延伸后,与赵武灵王修建的长城连接在一起。
这样雄伟的关隘,在这个时代,号称中华第一关,一点也不算夸张。
那些北方的匈奴看着这样的雄关,被这样的雄关阻挡住了南下的去路,心中的绝望可想而知。
赵国的雁门大营就设立在雁门关内的正北方向,而在关内的东南方,则是大营的校场,此刻,差不多还有将近八九万的赵国战士驻守在这里。
一来到大营之中,那个刘炽就直接带着夏平安来到了位于大营西南的一个相对独立的营区内。
那个营区死气沉沉,黑灯瞎火,到处透露着一股衰绝的气息,才刚刚走入到营区之中,夏平安就嗅到了营区内浓浓的血腥气息和人体伤口发脓腐烂的那种特有气息,当然,其中还夹杂着一些乱七八糟的药草的味道,不时有低沉的呻吟与哀嚎声从两侧的营房之中传来。
“这是伤兵营,那些受伤的兄弟,都在这里养伤”刘炽看起来五大三粗,但来到这里之后,脸色也伤感起来。
“这伤病营有多少人在打理照顾那些伤兵?”夏平安问道。
“整个大营的三个巫士都在这里了”
整个赵国的雁门大营,就配置了三个巫士?注意,这巫士还不是专业的军医,而是会跳大神的巫师和草药医生的集合
像夏平安今天在村子里遇到的那个大夫,还是他运气好,那个大夫到附近村里给人治病,遇到匈奴奇兵,不得不躲了起来,等匈奴奇兵离开之后才敢露头,参与了村中后续伤员的救治。
夏平安让刘炽把这里的三个巫士叫来,一问,才知道这军中巫士治疗伤兵的手段是什么,很简单,就四个字,刮,锯,凿,拔,与其说他们是大夫,不如说他们是木匠。
所有送到这里的伤兵,在经过这四种治疗和欣赏过巫士们跳大神祈祷鬼神表演之后,能不能活下来,就只能听天由命。
===第二百二十九章
推动巨轮(两章合一)===
一个月之后的中午,赵国雁门大营门口,整个大营中所有师帅以上的军官,都聚集在了大营门口,恭迎李牧的到来。
中午时分,雁门大营南边的山谷,一道烟尘出现,不一会儿,一队打着李字大旗的数百骑兵就护送着李牧来到了大营门口。
李牧骑在一匹枣红色的高头大马之上,留着长须,身上穿着甲胄,用左手单手控缰,一双眼睛静如渊海,整个人有一种别样的气质,再狂躁的军将,看到他,都会冷静下来。
“见过将军……”雁门大营门口的一干将校看到李牧,都齐刷刷的拜下。
李牧利索的跳下马,目光从那些迎接他的将校的脸上扫过,似是在确认,又像在寻找。
这些面孔,对李牧来说并不陌生,都是他的老部下。
“只剩下这些人了么?”李牧轻轻叹息了一声。
只是这一句话,在场的军将之中,就有不少猛将的眼睛红了,掉了眼泪,还有一些人羞愧的低下了头。
谁说男儿不流泪,只缘未到伤心时。
当年李牧在雁门大营,雁门大营的步卒骑兵的数量加起来差不多有十八万,可谓兵强马壮,这数年过去,这十八万人已经不足十万,已经折损大半。
当年李牧在时,因为李牧避战,就算是他麾下的将领军官之中,不少人对此也颇有微词,并不认同李牧的做法,在雁门代郡,甚至有人给李牧取了外号,叫“怂将军”,等李牧一走,赵王换了一个“猛将军”来,这些将领军官才真正明白李牧的好。
“猛将军”在雁门大营数年,从不避战,而雁门大营的所有人,都成了“猛将军”的棋子,成了“猛将军”博取功名前程和赵王赏识的炮灰。、
“猛将军”知道李牧是怎么离开的,所以那个“猛将军”只关注邯郸城中的那位对他的看法,既然邯郸城的那位想要打,那就打,要大打特打,至于下面士卒的死活,呵呵,打仗哪有不死人的……
数年下来,“猛将军”自己毫发无伤的离开了雁门,返回邯郸,而当初雁门大营中的军卒,大半都成了黄土下的白骨。
如今再见昔日主帅,这满营军将,心情复杂伤感羞愧,难以言喻。
李牧步行穿过营门,直接带着一众将领来到大营的主帐,坐在了主帅的位置上,按照流程,向众人展示了赵王赐给他的虎符印信,随后在众人的恭拜之中,正式坐上了主坐,开始执掌雁门大营。
主坐上的李牧目光精光闪动,目光从大帐两侧所有军将的脸上扫过。
“传我令,从此刻起,没有我的命令,敢擅自出关与匈奴接战者,斩!”李牧的第一个命令,还是和之前一样,不准和匈奴交战,一听李牧的这个命令,大帐中的军将人人反而精神一震,齐声遵命。
“此次前来,赵王已将代郡雁门两地税赋财权全部交由我掌控,这两地税赋财权,就用来犒军养卒,还是老规矩,我要军中所有步卒将士每日伙食之中,皆有牛羊之肉,可见荤腥,诸将若敢克扣,犹如刮我之肉,剔我之骨,我必斩之!”
大帐中的军将再次躬身遵命。
在下了两个命令,和众将说了几句话,了解了一下雁门大营内外的情况之后,李牧让众将散去,各归其营,他则带着几个将军,开始亲自巡视雁门大营之中的情况。
雁门大营之中的情况,并没有出乎李牧的预料。
此刻大营内,兵源不足,士气低迷,一切都要重新开始,慢慢积累。
李牧在大营之中巡视,不知不觉,就来到了伤兵营。
这大营之中的伤兵营是什么情况,李牧非常清楚,但这次李牧来到伤兵营的时候,李牧看到的,却让他大吃一惊。
还没有到伤兵营,李牧就听到伤兵营中传来一阵阵欢快激昂的歌声。
有人在带着伤兵营中的那些伤兵在唱歌,在伤兵营外,李牧就听到一个声音……
“来,大家跟我一起唱,就这个旋律,一二三,起……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肃肃兔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老黑,第二句,你又跑调了,你跑调时声音能不能别那么大,再这么唱今天就罚你面壁……”
“嘿嘿嘿,我就觉得这么唱才得劲儿,下次我小声点……”一个声音弱弱的说道。
“哈哈哈……”更多人笑了起来。
“行,再来一遍,这次注意旋律啊,别在走调了……”
伤兵营中不少人都在跟着唱,听起来颇有意思。
跟在李牧身边的将官正要让人去通传,李牧轻轻摆了摆手,径自走到了伤兵营中。
一入营房,李牧就发现伤兵营的地面上已经被平整过了,不再像以前那样到处都是坑坑洼洼的样子,不仅如此,伤兵营的周围,还挖了整齐的水沟,那营中的废水,就从水沟之中流到外面,不再是那种污水遍地的肮脏模样。
这只是地面,进入到里面,他看到的又是另外一副景象,伤兵营中房间的墙壁,到处用石灰刷过,一片雪白,看起来非常亮眼,伤兵们的房间一个个干净整洁,通风透光,居然比那些正常士卒的营房还要干净。
在伤兵营南边的空地上,拴了一些绳子,那些绳子上,到处挂着晾晒的一条条麻布。
在晾晒着那些麻布的空地上,则放着一个个的簸箕草席,上面都是分门别类晾晒的各种药材。
伤兵营中的伙房,架着几口大锅,有煮药的药香味传来。
在伤病营中间的那一大片空地上,一千多的伤兵们在晒着太阳唱着歌,一个个伤兵的脸上,都露出那种轻松又愉快的笑容,而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正在那些伤兵的中间,教那些伤兵打着拍子在唱歌。
除了这些人,伤兵营中还有一百多个戴着白麻布袖套的人在忙碌着。
那些人有些在加工药材,还有一些人则在盥洗麻布准备晾晒,还有的人则在伙房里熬着药,连这些在伤兵营中干活的人都兴致勃勃,一边干着活一边听着远处的那些伤兵在唱歌,自己也跟着哼着。
这样的伤兵营,生机勃勃,充满了欢乐,李牧从军这么多年,从未见过。
李牧在圈外看着,眨了眨自己的眼睛,几乎以为是自己眼花了。
“那个年轻人是谁?”李牧指着人群中的夏平安,问身边的人,以李牧的眼光,他一眼就看出,在这个伤兵营中,那个教伤兵唱歌的年轻人才是这里的灵魂人物,那些伤兵们看着那个年轻人,眼中带着光芒,周围那些在忙活的人看着他,神情都带着尊敬。
“启禀将军,那个人叫夏平安,夏平安之前是雁门的游侠,曾在山中遇到奇人,得奇人传授高绝医术,其人又勇猛强悍,曾经身中两箭,还击杀了四名匈奴骑兵,末将上月外出发现此人,曾亲眼见此人用银针为自己止血疗伤,还辨识药性,末将就把此人带到营中,让他负责伤兵营,给伤兵营的伤兵治病,在他来到伤兵营后,伤兵营就再也没死过人,嘿嘿,那个夏平安一来,就把这伤兵营搞得有声有色……”刘炽在旁边解释道。
何止是有声有色?李牧心道……
“伤兵营不是有三个巫士么,那些手上戴着麻布袖套的人是什么人,为何会在这里干活?”
“将军,那个夏平安说这里只有三个巫士不够,他想再要一些平时有空的士兵来这里一起照顾伤兵,开始的时候没有人来,但夏平安说来这里的人他会传授他们照顾伤兵的医术药方,能让他们成为军中大夫,所以营中不少老卒都抢着来这里干活学本事,我们觉得让几个老卒来伤兵营也不影响大营中的军务,也就默许了,让夏平安当了一个卒长……”旁边又有一个将领解释道。
在这营中,一个卒长,可以管100人。
李牧知道,一些老卒不可能在军营之中呆一辈子,那些老卒年级再大点,体力衰退之后,就只能离开军营回家了,而回到家中的老卒也只能种地过活,能够在军营中有学医的机会,这对许多人来说,完全是不敢想象的事情,那些老卒要有这本事,只要会治病救人,就算离开大营,也能在外面衣食无忧,受人尊重。
怪不得那些人在这里干活还这么高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7/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