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召唤师第1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6/1034


不远处,村里那些着着火的茅屋还在燃烧,火头小一些的刚刚被扑灭,还在冒着烟,村子里,到处传来隐隐的悲嚎哭泣之声,一片愁云惨雾。
自己胸口袒露,一个穿着麻衣脸型消瘦的老头正站在床前,正用一个工具把他左肩靠胸口的那支箭矢给一下子拔了出来……
“你们按住他,别让他乱动,不然流血更多……”那个老头似乎没有发现夏平安醒来,一边低着头把夏平安身上的箭头给拔下来,一边吩咐床边的两个人说道。
两个穿着赵国骑兵装束的男人站在床边,分别按住了夏平安的两只手和腰,生怕夏平安乱动。
除了左肩位置之外,夏平安发现自己的裤子也被剪开,自己大腿上的那一支箭也被取了下来,而且还包扎好了。
“不用按,我能忍得住……不会乱动的……”夏平安开了口,这一开口,他才发现自己的嗓子沙哑,有些虚弱。
这一下,床边的三个人才发现夏平安已经醒了过来。
那个老头看了夏平安一眼,微微一笑,脸上的皱纹一下子挤做一团,“果然是年轻人,身体壮实,中了两支箭流这么多血,这么快就醒过来了,你别担心,那两支箭都没射中你的要害,你身体这么壮,只要吃点药,不发热,扛过这一关,用不了多少天就能恢复过来!”
那个老头应该是医生,夏平安看了旁边一眼,发现自己的穿旁边放着一个箱子,那箱子里还放着地榆、槐花、仙鹳草、紫珠,灶心土等物。
“小子,你不错啊,听说你受了伤还干掉了四个匈奴,好样的,你一定能挺过来的……”站在床边的那两个赵国士兵中一个长着满脸胡须的男人用敬佩的目光看着夏平安,对夏平安说道。
那个赵国的士兵说着话的功夫,旁边穿着麻衣的那个老头已经准备给夏平安用止血药包扎了。
看着老头用的那些药材,还有那没有消过毒的麻布条,夏平安心惊肉跳,连忙开口,“大夫,地榆、槐花这两位药用错了,这两位药虽然能止血,但更适用于血热妄行之出血症,我现在的是刀剑创伤,对了,有么有马齿笕,能找来马齿笕的话伤口愈合得更快……”
那个老头应该只是有着普通行医水平的乡间大夫,对那些中药的药性一知半解,听到夏平安这么说,那个麻衣老头的动作一下子停住了,不仅是他,连旁边的那两个士兵都一脸惊愕的看着夏平安。
“你……你还会用药?”那个老头小心翼翼的问道,语气都变了。
自己可是当过扁鹊的人啊,自己不会用药么?夏平安苦笑,别人融合界珠之后,界珠中学到的那些东西因为隔界之谜的存在会从记忆之中消失,而自己却不会啊,所以,扁鹊会的那些手段,他都会,战国第一名医就躺在这里,那个老头居然还问自己会不会用药。
这个时代,大夫可是普通人难以掌握的高级技能,《本草纲目》之类的医书还没出世,大多数大夫的本事,都是跟着师傅学来的,师傅教什么就会什么,能说出那些草药的名字,还能说出药性的人,到哪里都是稀有动物。
“嗯,我以前在山里遇到一个老丈,那个老丈教了我一些东西,对了,那些麻布先别用来裹伤,把那些麻布放到锅里用热水煮一下,晒干之后再拿来裹伤,伤口流脓溃烂的可能性就很小……”夏平安连忙说道。
听到夏平安这么说,那个老头更惊讶,对夏平安的态度,已经变得恭敬了一些,他小心的问道,“你说的那马齿笕,到底是何物?”
马齿笕可以消炎,防止伤口感染,但这些东西解释起来很复杂,夏平安只能说道,“我也不知是何物,只知道他对伤有用,那马齿笕全株无毛,茎平卧,伏地铺散,枝淡绿色或带暗红色,各处应该都能找到……”
“这东西……我似乎见过……”那个老头露出回忆的神色,然后又看了夏平安身上的伤口一眼,略微有些不好意思,“这个,你身上的箭头已经拔出来了,那现在……你说该如何……”
“你身上有没有带着银针?”夏平安问道。
那个老头一下子有些尴尬了,银针,那是大夫的行医工具,那个老头自然是带着的,不过,他带着银针就是为了装门面,用银针是高级技能,他师傅都不会,他会的也不多,更别说用银针治疗这种箭伤了。
“带是带了,只是……”老头想说自己不会用,但却有些不好意思。
“拿来给我试试……”夏平安说道。
那个老头连忙从自己的药箱里小心的拿出一个用布包着的针囊,打开,递给夏平安,那针囊里,都是四寸多长的细细银针。
夏平安的右手还可以动,他坐了起来,看了看银针,拿出一根银针,在自己的身上的梁丘隐白等穴上扎了几下,他肩上的伤口的血,瞬间就停了。
所为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用银针扎穴止血这种手段,那个老头只是听说过,见是从来没见过的,因为这是顶级大夫的手段,老头的师傅都不会,看到夏平安如此熟练,那个老头和旁边的两个赵国士兵都瞪大了眼睛,就像看奇迹一样。
那两个赵国的士兵在战场多年,受伤流血的事情见得多了,也从来没见过谁有这样的手段。
要说刚才那个老头对夏平安说的还有一点怀疑,那么现在,他心中对夏平安的能力,再无半点怀疑,而是敬如天人。
有银针就好办了!
夏平安自己给自己扎了几针,效果立竿见影,伤口的疼痛,出血等症状,一下子大为缓解。
随后,夏平安重新配了药,让那个老头给自己的伤口敷药,那个老头也重新找来新的麻布,给夏平安的伤口包扎了起来。
其余的那些麻布,则让村里的妇女立刻去烧水煮一遍晒干再拿来用。
其他那些受伤的村民的伤口,老头也按夏平安的吩咐用新配的药敷了上去。
整个草棚内的治疗,不知不觉就变成由夏平安在主导,那个老头则变成了夏平安的助手,言听计从。
一边听着夏平安的话干着活,那个老头没有半点不高兴,反而有些高兴,因为对大夫来说,夏平安能告诉他怎么做,怎么配药,怎么处理那些创伤,这是在授技啊,这样的机会,对大夫来说,简直可遇不可求。
而之前还在夏平安床边的那两个士兵,看到夏平安有这样的本事,两个士兵互相看了一眼,交换了一个眼色,一个士兵立刻就朝着远处跑去,只有一个士兵留下来守在夏平安的身边,警惕的看着四周,一幅护卫的架势。
只是过了不到十分钟,一个穿着盔甲的赵国将领,在一群骑兵和校尉的的簇拥下,大步来到了草棚这边。
这个时候,村里的几个妇人已经把麻布用热水煮了一遍,把晒干的麻布拿了过来。
头顶的太阳很毒,煮过的麻布甩干水再晒干,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在这里受伤等着治疗的都是村里的男人,所以村里的女人们干起活来,也异常的麻利。
那个赵国将领来的时候,夏平安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他正在教那个老头怎么按压血管,再用绷带给一个受伤的村民迅速包扎止血,旁边不少人在好奇的看着,那个村民的伤口一下子就被那个老头处理好了。
那个将领在旁边看了几眼,就直接走到了夏平安的面前,脸上挤出一丝笑容,“听说你叫夏平安,是这村里的游侠!”
听到这话,夏平安一下子愣住了,融合这么多界珠,他还是第一次在界珠里听到别人叫自己的名字。
难道这颗燕赵男儿的界珠,是让融合者在这界珠的世界里“本色出演”?
之前他还感觉这颗界珠为什么那么奇怪,居然只有一个地域范围,人物也是群体角色,完全没有具体的角色。
夏平安看向周围那些村民的脸色,那些人一幅见怪不怪理该如此的样子。
游侠的确是战国时期就出现的,像夏平安上次成为的的“田光”,就是游侠中的佼佼者,从游侠变成了“豪侠”,特别是燕赵之地,一直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交锋的前沿,自古就民风彪悍,到处都有游侠存在。
用后世的角度来理解,一般的游侠的角色就是乡里的保安和混社会的青年,高阶的就是豪门贵族和士大夫阶层的门客,保镖,座上宾,游侠是许多年轻人寻找人生机遇和生存的一种方式和社会职业。
“咳咳,平安,这位将军在问你话呢?”一个村民见夏平安发愣,还在旁边提醒道。
“夏平安见过将军……”夏平安向那个将领行了一礼。
===第二百二十八章
参军入雁门===
“我乃雁门游击将军刘炽,听说你今日还在村里杀了几个匈奴?”看到夏平安的态度不卑不亢,那个赵国将领的神色越发温和。
“那些匈奴杀我乡亲,我杀他们,理所应当!”
“好一个理所应当,就该如此!”那个将领击掌赞叹,恨声说道,“那些匈奴犹如豺狼,凶残狠毒,年年月月侵我边关,杀我赵国百姓,奸淫掳掠,无所不为,我等男儿,岂能忍之,让那些匈奴欺国辱民,把那些匈奴杀干净,屠干净,保家卫国,护卫乡邻,才是咱们男儿应该做的事情!”
“将军说得是!”夏平安赞同道,“只有死的匈奴才是好匈奴,活着的匈奴,都该杀!”
“哈哈哈,说得好,刚刚我听手下说你曾在山中遇到奇人,习得精绝医术,雁门大营之中,经常有军士与匈奴作战受伤,急需良医救治,不知你可愿随我去雁门大营,以你的本事,何必做那游侠,在军中也可出人头地,有一番作为”
“请问将近,此刻雁门关军中大营主将是何人?”
听到夏平安问这个问题,游击将军刘炽稍有些意外,但还是说道,“我也不瞒你,这两日雁门大营中已经有消息传出,现在雁门大营的主帅即将调走,新任雁门大营的主帅是李牧将军,李牧将军曾经就驻守雁门抵御匈奴,后来被陛下调走,这是他第二次驻守雁门,李牧将军爱兵如子,最是体恤士卒,深得军中将士爱戴,有你这样本事的人去雁门大营,一定能得主帅重用!”
战国名将李牧!
果然如此!
李牧可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个痛击匈奴的名将啊。
夏平安一下子心中恍然。
燕赵男儿,这颗界珠又是召唤骑兵的,自己一出来就在边关之地和那些烧杀掳掠的匈奴碰上了,所以这颗界珠的最高任务,就是在边关杀匈奴,保家卫国。
这颗界珠是否完美融合,估计就是取决于自己在其中的贡献。
夏平安只是在脑子里一转,就明白了过来。
这是李牧第二次奉命镇守雁门,这一次,也是李牧名垂青史一战封神的开端。
李牧第一次驻守雁门代郡的时候,就精研匈奴骑兵战法,匈奴都是骑兵,而且来去如风,弓马娴熟,匈奴骑兵与赵国边军较量,大多都是赵国边军吃亏,赵国边军几乎没有克制匈奴骑兵的办法。
针对匈奴骑兵的特点,李牧曾经应对匈奴骑兵的战法,主动避开了匈奴骑兵的锋芒,在别人看来就是有些“怂”。
当匈奴骑兵来的时候,李牧就让大军坚守营垒关隘,不得出击,匈奴的骑兵连续多次攻打掳掠边境,都不能对赵国的大军就无法造成丝毫威胁。
而另外一边,在避开匈奴骑兵锋芒的同时,李牧却在不断完善边关的烽火预警体系,监视匈奴动向,一边坚持在军中犒劳士卒,改善军中士卒伙食,每日都宰杀牛羊做士卒的伙食,同时也加强军士的训练,为赵国训练了大批强悍的弓手骑兵,准备着痛歼匈奴。
就这样,匈奴的骑兵越来越自大,都以为赵国的边军是怂包,而赵国的边军却在李牧的训练下越来越强,局面逐渐对赵国有利
只是老天和李牧开了一个玩笑,李牧第一次驻守雁门,还在积蓄力量寻找时机,还不等他立功,赵王就听信谗言,觉得李牧太“怂”,有损国威,直接把李牧撤了,换了一个勇猛激进的主帅来到雁门与匈奴骑兵硬碰硬。
新的主帅到来数年,和匈奴连战连败,不仅损兵折将,大费赵国钱粮人马,而且雁门代郡两地的局面丝毫未变,百姓还是受匈奴之苦,赵王受不了了,感觉还是李牧镇边靠谱,虽然有些“怂”,但至少还能守得住局面,这才又大费周折,把李牧请出来,第二次镇守雁门代郡。
此刻,既然雁门关的大营之中已经有消息传出,想必李牧应该已经在路上了。
这些信息在夏平安脑海之中闪过,夏平安直接就对游击将军刘炽说道,“谢将军赏识,我愿意到军中效力”
“哈哈哈,好,好,待会儿你就随我一起回雁门大营吧”
“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6/103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