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0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0/2158


黎思诚面带无奈的说道:“臣自知。五代十国之乱耳。”
尹旻是大明天使,这是代表大明的立场问,黎思诚以臣自称,是对陛下称臣。
亲军都尉府,就是洪武初年锦衣卫的名字,而后亲军都尉府改名为了锦衣卫。
锦衣卫治国,是绝对不可行。
洪武二十年时,太祖高皇帝亲自下令:焚毁所有锦衣卫刑具,所押囚犯转刑部审理。
洪武二十六年,再次下旨,彻底废除锦衣卫,内外狱皆由三法司审理。
若是锦衣卫治国这条路能走得通,高皇帝还要把经营了二十余年的锦衣卫废置?
即便是在太宗文皇帝复设锦衣卫后,也严格执行驾贴制,防止出现白纸案。
而纪纲的死,很大程度上,就是纪纲搞了一些白纸案,惹怒了文皇帝。
黎思诚学习大明行制治国,却在锦衣卫亲军这件事上,变本加厉,在各府州县设立衙司,这是要将高压和恐怖进行到底吗?
这样做的后果是十分可怕的,一旦亲军都尉府失控,就是唐中晚期到宋朝建立前五代十国的军头黑道政治。
当时唐中晚期的宦官们为何能够擅权,还不是他们掌握了神武军,掌控了禁城?
黎思诚看着尹旻摇头说道:“安南国上下有司人浮于事,不闻不问、不管不顾,我能如何?”
“我倒是想学陛下的考成法,可是安南并没有那个基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
清化等南七府和广南国的政治极其昏暗,当地豪族和官吏狼狈为奸,有司病入膏肓、各衙门互相推诿,连日常办案都无人审问,百姓苦不堪言,而无处诉苦,只能逃难。
考成法的设立,是需要科层制官僚体系高度成熟,就这,大明皇帝为了推行考成法,还亲自到南衙平叛了一次。
而安南,显然并不具备这种条件。
“安南王案牍劳形,也是辛苦。”尹旻心悦诚服的说道。
这一天几百封塘报,真的比在京师的陛下,还要忙碌数分。
黎思诚坐直了身子,面向北面拱手说道:“陛下在南京教会我一个道理,谁为万民操劳,谁就是万民之主。”
“英明神武、四海一统的大君,仍然辛劳为民奔波,我这点苦,不算什么。”
“我这里有一件事,特别有趣。”
“清化亲军挑选了两百名对我极其极其不满之人,而后解决了他们的问题之后,这两百名不满者,有193位都变成了我的拥趸。”
黎思诚拿出了另外一份塘报,交给了尹旻,这是他最近忙碌的事儿。
两百名对黎思诚至清化举王旗造反的反对者,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成为了黎思诚忠诚的拥趸,而且黎思诚还去见了他们。
那剩下的七个人呢?
被清化亲军解决了。
黎思诚颇为诚恳的说道:“黎宜民人神共弃,但是他有近二十万卫军左右,还有柳溥帅才在侧。”
“清化军需要粮草、需要壮士、需要武备、需要操练,这些都得取之尽锱铢。”
“如果我做的不够好,在我没有杀死黎宜民前,我很有可能被百姓杀死了。”
“所以,我只能如此。”
黎思诚干的好?
他用亲军都尉府治国,这种蔓延着恐怖和高压的政治模式,显然是有极大的后患。
黎思诚干得不好?
南七府、广南国,百姓无不称颂,甚至有不世出人杰之圣名。
黎思诚接着说道:“臣与陛下约定十一月为期,陛下至,若臣未曾荡清寰宇,陛下郡县安南,我若荡清寰宇,则陛下仍封臣为王。”
“左右不过近一年的时间罢了,哪来的那么多后患,让百姓过些安稳日子也好。”
刘昭在旁听出了黎思诚的意思,满是奇怪的说道:“安南王不考虑后患,就是不觉得自己能赢吗?”
黎思诚坦诚的笑了笑说道:“我没有这等通天的本事,若是于少保或者英国公张辅在安南,尚且有些可能。”
在安南,征服了过安南的英国公张辅的名望,很高很高,有些地方还有张公祠,专门供奉张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0/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