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20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19/2158


袁彬给远在清化的大明使臣写了一封信,将黎宜民的打算告诉了使臣。
这名使臣也不是柳溥说的那般名不见经传,这名使臣是山东籍学子、正统十三年进士、庶吉士、左给事中,尹旻。
尹旻曾经在山东举子罢考的时候,组织山东在廷仕林为举子陈情,他在讲武堂面圣,请求陛下严查鼓噪之人,表明山东士子并无谋叛之心。
尹旻之所以作为使臣出使,主要是他仪观魁伟,音吐洪畅,有大国风范。
尹旻对着副使刘昭说道:“胡尚书京师翻译罗马话本,就有个笑话,说的是一件趣事。”
“迦太基和罗马打仗,罗马的后勤是由奴隶保障,十分的糟糕,补给不足。”
“在干旱的平原上,四十多个罗马士兵不得不凿井找水。”
“这个时候,同样干渴的迦太基士兵,以为罗马人在守护水井,发动了进攻,最后两败俱伤。”
“为何打仗?为了一口没有一滴水的枯井。”
“罗马笑话,枯井之战。”
刘昭满是疑惑的说道:“我不知道可笑在哪里。”
尹旻笑着说道:“你看这黎宜民和黎思诚现在打的,不就是枯井之战吗?这安南这口井,终归是陛下的。”
刘昭这才明白了尹旻为何突然提起了这则笑话,他满是好奇的说道:“也不知道黎思诚敢不敢派人去升龙城去和黎宜民谈判。”
------题外话------
政治笑话这东西,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有人就用这个笑话嘲讽美利坚在阿富汗的行动是枯井之战。求月票,嗷呜!!!!!!!!!!!!!!!!!!!!!!!!
===第七百四十七章
谁为万民操劳谁就是万民之主===
黎思诚在清化的统治如何?
尹旻作为大明正经的进士出身,并且考入了翰林院做庶吉士文林郎,在正统十四年出任刑科给事中,在景泰二年前往湖广德安府担任推官,而后履任四川保宁府做知府,景泰九年初至南衙面圣出使安南。
尹旻的履历十分的厚重,要地方有地方,要朝堂有朝堂,还曾冒着龙颜大怒的可能,前往讲武堂为山东学子请命,也有名望。
这一切都说明了尹旻的政治经验,是极其丰富的。
但是即便是以尹旻的见闻,他都无法评断黎思诚在清化等南七府、一广南国的统治,到底是好是坏。
黎思诚仿照大明锦衣卫建立了亲军都尉府,统管仪鸾司,掌管出行仪仗和侍卫。
而大明来的所有军备,全部武装了清化亲军。
为了保持亲军的忠诚,黎思诚每日都要前往亲军都尉府操阅军马,不仅如此,他还从军中挑选了五百将士,在讲武殿,学习大明兵法与战技术,培养基层军官。
这些,都是黎思诚偷师大明皇帝的,尹旻自然不能说坏,至少黎思诚没有像黎宜民那样搞得天怒人怨,也没有东施效颦,模仿的很有成效。
仅仅如此,尹旻自然会说干得不错,但是绝对得出好坏无法论断的结论。
黎思诚在清化的统治,完全依靠亲军都尉府,其他所谓的六部都察院等有司,完全就是形容虚设。
尹旻来到了黎思诚的王府,十分的简陋,这是一个三进出的院子,比尹旻住的宅邸,还需要小一些。
黎思诚是个好人,这是毫无疑问的,他既不求财,也不求色,十分节俭,除了操阅军马、在讲武殿听讲筵之外,他的其他时间,都用来处理政务。
尹旻来到书房的时候,黎思诚正在伏案奋笔疾书,待看到天使之时,才起身行礼。
“案牍劳形,未能远迎,还请天使见谅海涵。”黎思诚恭敬行礼,示意尹旻和刘昭入座。
尹旻坐下之后,客套的说道:“敢请问安南王殿下在忙些什么吗?”
黎思诚想了想拿起了一份塘报递给了尹旻才说道:“九真州有一户汉人家中女眷被山贼掳走,当地县尉不闻不问,前几日亲军都尉府驻九真司开衙,就收到了此家人喊冤,亲军都尉府就让当地县尉前往处置剿匪,九真司回禀消息,到了我这里。”
尹旻拿过了塘报细细看了一遍,随后放下。
这就是黎思诚,军政大事,全仰赖亲军都尉府,在七府各县开设了衙门,大小无算,全由亲军都尉府处置。
就比如这个县尉不肯剿匪,亲军都尉府问询,让县尉处置,如果县衙仍然不做处置,那亲军们就要处置这个县尉了。
在安南国,永乐年间之后迁民之安南的是明人;元朝时迁民至此为汉人;绝大多数的安南人为越人,就是宋之前迁民至安南的侨民;最后是野人,也称之为蛮人。
这一套是当年英国公张辅在安南行制定,现在仍然适用。
这也是当初于少保所言的威不两错,政不二门。
尹旻放下了手中的塘报,有些好奇的问道:“安南王,尹某不解,如此全仰亲军都尉府,全无节制,可知如此后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19/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