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9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55/2158


在黎朝官吏看来,黎宜民就是典型的卸磨杀驴,谁还肯听?
黎宜民攥着拳头,看着柳溥,咬着牙,一字一句的说道:“柳太尉真是老骥伏枥,壮志未酬!”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是曹操的诗词,黎宜民学过汉学,也在升龙城的国子监读过书,他就是用典,告诉朝士,这是柳溥自己的决定。
但黎宜民并没有否认是他下的命令,也就是咬着承认了他下了令,诛杀逆贼。
黎思诚见状,面色潮红,往前站了一步大声的说道:“阮炽擅权开衅威逾人主,柄臣擅国违天逆理,专事阿党,利惑君心,阻塞义理之路,多不法罪,死有余辜!”
阮炽是黎思诚极其重要的支持力量。
尤其是黎宜民杀掉了阮炽的女儿太后和外孙之后,阮炽除了支持他黎思诚外,已经别无选择。
现在,阮炽被杀了,而且近乎于羞辱的方式,死在了官长门。
黎思诚很想发飙,但是眼下还不是时间,他羽翼尚未丰满。
而且最怪的是,什么时候黎宜民居然和柳溥搞到一起去了?
所以黎思诚只能选择暂时蛰伏,说阮炽该死,暂不发作。
黎宜民慢慢坐下,看着众多臣工,沉默了片刻说道:“谁还有异议?”
------题外话------
前文搞错了,河内在那时候是东都,清化是西都,但是叫升龙皇城或者升龙城,前文也已经改了,这个黎思诚是黎圣宗,在黎朝有圣主之称,算是一个很厉害的人物。求月票,嗷呜!!!!!!!!!!
===第七百二十五章
天下第三强军===
柳溥,一个丧家之犬,因为谋反战败,叛逃到了黎越僭朝的大明人,带着怜悯的表情,看着月台之上的黎宜民和台下的黎思诚兄弟二人。
唐兴不懂,朱祁钰也不懂,因为他们都不是叛徒,而且还是忠于大明,并且致力于为大明发展,发光发热,不惜名,不惜身,为了照亮大明前进的路,殚精竭虑。
所以他们不懂叛徒。
柳溥最大的落差,并不是失去了世勋的地位,而是不再是大明人。
连他的孩子和他的部曲,也不再是大明人。
而魏国公徐承宗、大明皇帝朱批的书信,让柳溥拥有了新的身份,那就是大明的海外弃民。
海外弃民也是大明的弃民,只需要表现出自己的价值来,在大明漫长的国运之中,未尝不会因为在海外卓越的贡献,再次成为真真正正的大明人。
这就有了一个念想,人一旦有了念想,就有了力量。
这就是柳溥从一个垂垂老矣、混吃等死,已经完全丧失了雄心壮志的老朽之人,忽然要亲自披挂上阵,剁掉阮炽头颅的原因。
柳溥现在可以用大明弃民的身份,高高在上的怜悯黎宜民和黎思诚,高他们这些黎越僭朝的勋贵们一头了。
一个没有文化基础,抄袭得到的政治制度,就如同浮萍无根一样。
黎朝的政治制度全面仿明,也拥有自己的武勋、文臣、士林、士族、六部等等,可是越看就越是东施效颦的笑话。
黎宜民居然可以带着一百人,就冲进了皇宫,杀死了很有名望的阮氏英和黎邦基,并且得到了政权。
而此时阮炽的脑袋就在大殿上摆着,为了不让这个僭越的朝廷毁于一旦,黎宜民和黎思诚,不得不接受这个结果。
满朝公卿,一声不吭。
黎宜民看了一圈,深切的感受了什么叫人走茶凉,带着几分庆幸的说道:“嗯,既然没有异议,元国公阮炽已经伏诛,那就以国公礼厚葬吧,礼部尽快出个谥号。”
对于黎宜民而言,他不敢杀阮炽,是怕举国皆反,他无法收拾局面。
但是阮炽已死,他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至少目前没有发生,他暂时坐稳了王位。
柳溥站了出来,厉声说道:“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大明陈重兵于镇南关,就连云贵的大明军队都有云集的动向,我们是不是应该商量下,如何对敌?”
黎宜民眉头紧皱的说道:“太尉思虑过甚,大明未必伐我。”
黎宜民曾经在万国荟上见过大明的皇帝,虽然大明皇帝没有明确的指示,于谦也一再否定,大明会在事后对他进行册封。
但是黎宜民认为,大明皇帝接见他,是一种默许。
“那万一呢?”柳溥看向了黎思诚。
老四黎思诚是公认的贤王,黎宜民一个谅山王宫变得位后,最有力的竞争者。
柳溥看这一眼,意思很明白,如果黎思诚像永乐年间那般求助大明,如果黎思诚对大明许下更丰厚的条件,来换取大明的册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55/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