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8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64/2158


不是他不想建,是大明眼下的生产力,真的做不到。
徐有贞确定旱涝期,是为了疏浚长江主干道,这一点上,徐有贞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来职务。
朱祁玉和徐有贞聊起了长江主干道的疏浚事,这是目前大明能够实现的,而且经过长期的疏浚事,大明的工部也能积累技术经验,这些经验极其宝贵。
“疏浚乌江的时候,就没有当地的土司阻拦你们吗?朕知道乌江沿途的码头可不少。”朱祁玉疑惑的问道。
徐有贞没有犹豫的说道:“有。”
“都是怎么解决的?”朱祁玉眉头一皱,意识到事情可能不是那么简单。
“杀。”徐有贞言简意赅的说道。
徐有贞赶忙解释道:“最开始疏浚乌江的是大明的四威团营,昌平侯杨俊杨都督,哪里会惯着他们?”
“最开始疏浚的时候,就有人暗地里下绊子,被杨都督剿了几次之后,便没人阻止了。”
杨俊平定播州杨氏的叛乱之后,进行了为期一年的清剿余孽的平叛工作,随后又在贵州驻扎了一年才开始回京。
襄王南下贵州,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将贵州地面,从军管状态,改土归流,恢复民生。
军管是一种特殊的状态,余孽就是个框,啥都能往里面装。
从贵州到京师一封书信要走九十天,杨俊事无巨细的奏禀,再得到朝廷回函后再行动,那黄花菜都凉透了。
朱祁玉了然点了点头说道:“若是有人阻挠水路疏浚事,羁押、查补,该砍头砍头,该流放流放,别惯着他们。”
“长江主干道的四万里水路疏浚事,朕就交给你了。”
“你有什么要求,现在就说。”
徐有贞想了想问道:“陛下,当初昌平侯杨俊在贵州组建了将近两万的工营军,能不能将他们纳入朝廷京营的范畴?”
“这长江主干道的四万里,长江总里程近二十万里水路的疏浚事,以及日后巡检司巡检等事,都需要他们。”
这两万的工营军朱祁玉知之甚详,昌平侯杨俊对这件事事无巨细的禀报过,疏浚水路,不是个简单的事儿,需要一只专业化的工兵营进行技术积累。
朱祁玉说道:“此事昌平侯已经跟朕提过了,兵部那边正在核准,过几天就廷议,应当没什么问题。”
“还有其他的需要吗?”
徐有贞认真的想了想说道:“陛下给的实在是太多了,已经没有什么想要的了。”
徐有贞说的是肺腑之言,之前他去张秋治水,就带着朝廷一纸公文就去了,后来到了靖安治理河套,他用掉了朝廷二百九十万银币的预算,到了治理乌江的时候,他有了一批极其专业,人数高达两万人的工兵营。
现在陛下又解决了这两万人的编制问题。
陛下给的真的太多了,徐有贞也不好意思要什么,至于预算,计省早就给他盘明白了,多退少补便是。
若不是给了这么多,徐有贞也不会白日做梦一样的想要在长江上修大桥了。
朱祁玉眉头一皱说道:“你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需要什么尽管提就是了。”
“已经够了。”徐有贞俯首回答道。
朱祁玉只好点头说道:“好吧,若是有什么需要,不要硬撑着,上道奏疏就是。”
徐有贞是给朝廷办事,给百姓谋福祉,朱祁玉就是再不喜欢徐有贞也不会耽误公事。
“臣告退。”徐有贞算是正式领了大明四万里水路疏浚事,将带领工兵营,进行一次大规模的水路疏浚,通衢九省之地。
徐有贞快要退到门口的时候,忽然开口说道:“陛下,武昌长江大桥,真的不修吗?”
朱祁玉极为认真的说道:“至少也得等二十年,得等钢铁、水泥等产量上去,质量更好,才能修筑。”
“臣明白了,臣告退。”徐有贞再次行礼,离开了御书房。
朱祁玉认真的琢磨着徐有贞开出的条件。
这两万人的工兵营是正式编制,朱祁玉倒没有吝啬,道路硬化和水路疏浚,都需要一只专业的工兵营。
这两万人正式编制之外,徐有贞还有权按照一比二,征调民夫扈从疏浚。
也就是说,整个长江水路疏浚,将会有超过六万人长期操持此业。
徐有贞会带着这六万人造反吗?
朱祁玉倒是颇为期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64/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