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7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46/2158


南衙天高皇帝远,不涉及朝堂狗斗之事,可是徐承宗发现这地方,再待下去,他魏国公府在不在还两说。
皇帝很难不怀疑,这一切都是魏国公府在南衙推波助澜。
而且经过这么些年的探索,大小时雍坊的官邸法,并非朝臣们想的那样,完全是一个囚笼,把京官关了进去,相反那是个圈子,是大明权力的巅峰,而且比之之前,更加纯粹。
现在那里是—公权。
至少住大小时雍坊,能站着把这勋贵给当了。
“朕既然来了,自然给你做主,且先退下吧。”朱祁钰当然不会同意魏国公府搬迁。
当年永乐年间迁都的时候,朱棣留下魏国公府就是为了安定南衙。
于谦看着陛下的脸色,极为平静,没有多少怒气。
朱祁钰思忖了许久才幽幽的说道:“于少保,这些个诗社,哪怕是拱火给铁铉建祠,朕也捏着鼻子认了,不会搭理他们。”
“可那方孝孺什么东西?”
建文一朝也不是没有忠臣良将,铁铉就是铁证。
而且朱祁钰对铁铉也很同情,那是个很能打也很有办法的将领,而且忠心耿耿,跟了朱棣未尝不是北伐名将。
可是诗社的这帮人,非要把舆论导向引导到方孝孺身上,而不是铁铉身上。
这让朱祁钰极为不满。
其实原因很简单,铁铉是真的忠,方孝孺并非如此。
------题外话------
求月票,嗷呜!!!!!!!!!!!!!!!!!!!!!!昨天更新的尺度有点大,直接被封喉了,今天早上才放出来,呜呼!我的尺度不是很大啊!写了这么多章,这还是第一次被封。
===第六百六十章
《论权臣的自我修养》===
朱祁钰特别不喜欢酸腐文人的这一套,正如他所言,他宁愿给铁公祠上柱香,也不会给方孝孺任何的宽宥。
于谦和朱祁钰又讨论了一番公德论对帝王责任感塑造的作用,收获颇为丰厚。
朱祁钰眉头紧皱的说道:“于少保,朕观也先被王复架空,略有所悟。”
除了要讨论公德论对君王责任感塑造之事,朱祁钰还有一些疑惑,需要这位为大明呕心沥血的于谦,参详一下他的那些感悟。
“不知道于少保可曾了解,草原部落的军饷支出?”朱祁钰先抛出了一个问题。
作为兵部尚书的于谦,自然了解,他想了想说道:“以瓦剌举例,瓦剌人只付给怯薛军的军卒军饷,其余军士皆无军饷。”
“甚至连怯薛军都是瓦剌人从鞑靼窃取的。”
这和朱祁钰了解的情况是一致的。
朱祁钰继续说道:“那么是什么支撑着这些瓦剌人,随军征战的?他们的回报是什么?”
那么,广义上的草原部落酋长,狭义上的瓦剌大石,也先他本人,代价是什么?
这些不属于怯薛军的瓦剌人、鞑靼人、女真人、突厥人,毫无疑问是有一定战斗力的。
这些人,跟着酋长嗷嗷叫的征战四方,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搏命,而这些草原部落的奴酋似乎不需要为此付出任何的代价。
朱祁钰站起身来,极为郑重的说道:“这些姑且称之为军队的非班直戍卫的扈从,所要求的回报仅仅是家园的安全和掠夺敌人的权利。”
“瓦剌人的军队战斗力很强悍,他们在草原上几近无敌,但是他们的士气起伏很大,这些军士,他们并没有什么荣誉或者羞耻。”
“换句话说,他们不够团结。”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所以瓦剌人的作战方式,更多的是各自为战。”
“作战之中也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这才是瓦剌京师之战中连番攻城不利之下,也先不得不撤退的理由。”
“作为君主支付给军卒军饷,是一种义务,才换取了军士们,至少是京营保卫大明的权利。”
于谦认真的梳理了一番其中的逻辑,才恍然,陛下说的依旧是君王的责任。
君王的第一责任,就是保证国家的存续,这是君王存在的意义。
一个没有儿子的君王,不会被拥戴,因为帝制之下,没有儿子,就无法保证国家的延续。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46/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