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7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08/2158


邓顺见陛下首肯,再往前挪了半步大声的说道:“陛下,西域多贼寇,治西域之难,远胜治鞑靼之费,武清侯至今在大宁卫剿匪,始终无法归京,当如何治西域?”
“一则迁民安土,西域苦寒,物产不丰,无良田无沃土,迁大明百姓入西域,非百姓之所愿,不迁民,又何谈长治久安?”
“二则剿匪勘定,西域民风彪悍,淫祀极多,百姓农忙为民农闲为匪,西域地方七国之众,错综复杂,大明军征万里之遥,征伐易安地方则难。”
“臣斗胆核算,仅大军远征西域,安地方,动用粮饷折银币几达千万余。”
朱祁钰再次点头,治理西域,第一个迁民,第二个治安战成本太高。
西域不是沃土千里之地,对被迁徙的百姓而言,不是什么好的选择,如果有得选,迁徙鸡笼岛都比迁徙到西域的戈壁滩强得多。
同样西域地方分成了七国,现在仍然有五国之多,治安战的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大明征西,仅仅征伐军备粮草抚恤等等就需要千万银币,这还不算治安战的成本,治安战成本有多高?
看看漂亮国在伊拉克,漂亮国在阿富汗。
“还有第三吗?”朱祁钰看着邓顺问道。
“有!”邓顺的神情有些激动的说道:“安内救民,国家之本务,慕外勤远,朝廷之末策!”
“汉光武闭关谢西域,唐太宗不受康国内附,皆深知本务者也!”
东汉建立之时,西域诸多小国迫于匈奴的压力,请求汉光武帝刘秀建立西域都护府庇佑西域,汉光武拒绝了。
唐太宗李世民拒绝了康国的内附,是因为大唐当时鞭长莫及。
但是李世民儿子唐高宗李治,则接受了康国的内附,还拿走了万王之王的称号。
朱祁钰知道这两个典故,继续听着邓顺的谏言。
邓顺继续说道:“今天象有异,大灾四起,大明四方仍岁灾歉,小民绝食逃窜,妻子衣不蔽体,被荐裹席,鬻子女无售者!”
“家室不相完,转死沟壑!未及埋瘗,已成市脔,此可为痛哭者也!”
“望陛下用和番重开西域之费,益以府库之财,急遣使振恤,庶饥民可救。”
邓顺这番话翻译翻译,就是大明仍然有灾荒,不救大明百姓于水火之中,跑去重开西域,是舍本逐末的行径。
邓顺治理西域的第三点谏言,核心话术为:陛下停一下脚步吧,等等大明百姓!
毫无疑问,跑偏了。
朱祁钰原来颇为满意,手指头在不停的敲击着宝座的扶手,认真思量着邓顺的话,但邓顺治西域的第三点说完,他的手便停了下来,看了一眼邓顺。
兴安看到陛下手中动作一停,就知道陛下是生气了。
奉天殿上有些寂静,邓顺打了个寒颤,思绪万千急转,他想不通,这本来君圣臣贤的大好局面,为何突然急转而下?
“邓翰林,朕来问你,大明四方之地,可包括陕西行都司?”朱祁钰平静的问道。
邓顺感受到了平静之后的怒气,颤巍巍的说道:“是。”
“那大明百姓是否包括了陕西行都司、陕西、靖安、山西百姓?”
邓顺再次俯首说道:“包括。”
“那朕重开西域,免大明陕西行都司的百姓受马匪流寇之苦,是不是安内救民?”
“是!”
“那朕意图重开西域,意图保西出嘉峪关商路畅通,是不是安四省之地民生经济?”
“是!”
邓顺的冷汗已经流下来来,他发现了他话里的漏洞,大明腹地的百姓是百姓,大明边方的百姓就不是百姓了吗?
陕西行都司这几年的变化,不仅仅是也密力火者看在眼里,就连大明朝臣们也看在眼里,在奉天殿这个公器所在之地,睁着眼说瞎话,轻则罢官,重则流放,是欺君之罪。
朱祁钰看邓顺颤抖的模样,才轻轻甩了甩袖子说道:“你前面讲的很好。”
邓顺从为臣之道出发,讲皇帝不能凭借自己的喜好,穷兵黩武的开边,于皇帝名声不利,更于大明江山社稷不利。
再讲大明四要之地,分析的有理有据,头头是道。
最后将为君本务,朝廷本务,乃是安内救民而非慕外勤远,又讲如何治理西域,方方面面,讲的都很好。
唯独最后一个等等百姓吧,让朱祁钰颇为不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08/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