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就是亡国之君第1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17/2158


朱祁钰拿过来李宾言的奏疏递给了胡濙说道:“这个李宾言,整日里心怀宇宙,仰望星空,倒是仰望出一些东西来,这个四时之序,有点意思。”
春夏秋冬,历史发展的周期性,被李宾言总结的十分到位。
这个历史的规律可以总结很多的内容,放到古往今来的尺度中,也可窥见一斑,是事物发展的规律。
胡濙看了许久,点头说道:“那是闲来的爱好罢了,李巡抚在松江市舶司做的极好,可能是在密州市舶司有了经验,这一次一切都有条不紊,清闲的时候,仰望星空也未尝不可。”
“李宾言说得对。”
胡濙对李宾言的四时之序没有不赞同的地方,李宾言的六等秩和四时之序并不冲突,甚至可以直接定为大明观察域外国度的标准,这也算是礼法之一。
朱祁钰又拿出了一本奏疏说道:“也是李宾言写的,胡尚书看看。”
这本奏疏的名字叫做《条陈历法修正岁差疏》。
大明的历法已经不能好好用了,李宾言的意思是,请求修正岁差,重新修历。
“象数之学,大者为历法,为律吕,至其他有形有质之物,有度有数之事,无不赖以为用,用之无不尽巧极者,嗯?”胡濙眉头紧皱看完了整本奏疏。
修历法,应有之意。
事实上,正统四年在北京复建郭守敬观象台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订正历法。
但是李宾言提出了一个想法,那就是设立历局而且不是一个,而是一共有十个。
比如「精于度数,能造作机器,力小任重,制械以供民用,以利民生」的器历局。
比如「官司计会,颇有用处,理财之臣,尤所急需」专门为大明计省培养人才的计历局。
比如「度数既明,可以测量水地。一切疏浚河渠,筑治堤岸,灌溉田亩,动无失策,有益民事」专门从事水历局等等。
这个历局是基于算学为基础,度数旁通,通十事,一共设十个历局。
翻译翻译,就是大明皇家学会。
朱祁钰得到这本奏疏的时候,非常认同,已经朱批:「度数旁通,有关庶绩,一并分曹料理,分科研修。」
胡濙自然看到了朱祁钰的朱批,俯首说道:“陛下,办!”
===第四百四十三章
墨子是比孔子更高明的圣人===
办这个皇家学会,十大历局的阻力并不会很大。
首先第一个阻力是钱的问题,金濂作为户部尚书,有着浓郁仓鼠性子。
但是他不会阻拦这些事。
事实上,金濂不反对给官吏定俸,但是金濂反对给官吏补俸。
金濂从来没有在该花钱的时候,扣扣索索,无论是平叛,还是建立官冶所,从不抠门,正是如此,他平日里才会那么抠门。
好钢使在刀刃上,也是金濂的另外一个特点。
石景厂、胜州厂、马鞍厂、江淮厂,这些煤炭与钢铁联合营运的官厂,金濂大力支持,包括襄王在贵州督办的六枝厂,金濂从来没有扣扣索索。
在历局组建之后,历局博士的衣食住行皆由朝廷提供,促进生产力发展,也是朝廷重要的仁义礼法。
朱祁钰的内帑也会拿出一大笔钱来,奖励有贡献的人,也可以每年给出奇功牌和头功牌,奖励研修十科。
利柄,生死,衣食、荣辱皆为利。
另外一股阻力,必然来自国子监和翰林院。
因为历局在设立之后,必然会有诸多博士,这些博士本来由他们把持,现在被分给了奇淫巧技之人,他们当然不会满意。
读书人怎么可以和这些黔首们平起平坐呢?
但正如大明皇帝手中的奇功牌,工匠、军卒都容易拿到,但是官吏却难如登天。
荣辱,也是利柄。
皇帝现在如日中天,他们反对要有理有据,要基于社会现象出发,发现问题,找到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去反对,这个门槛其实很高,否则就会非常危险。
这是陛下定下的游戏规则。
骂亡国之君可以,只要实事求是的骂,朱祁钰甘之若饴。
大明皇家学会,按照李宾言的主要想法,就是「度数旁通通十事」,先用算学将这些计算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17/215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