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我方族长第1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2/2082


“四爷爷,明年换块地再种上一季看看,若是没问题,再全面改种王氏九号。”王守哲对自己精心研发的王氏九号,也是颇为满意。
他之所以能研发稻谷品种,还是来源于他那神秘莫测的血脉异能。当他发现自己能令枯木逢春,顷刻花开后,便已经想到了要催生灵药灵谷之类。
只可惜,经过一番研究后,他发现自己想简单了。
枯木逢春,顷刻花开,不过只能用在普通植物上。
而且不能极短的凭空时间内催化它们,因为没有养分的补充,以及催化太快,会消耗了它们的生命潜能,很快就凋零了。
对于那些灵谷,灵植之类,当然也并非没有催化作用。
但是仅对一支白玉灵米稻穗催生,若是凭空极短时间催生,最终结出的稻壳内,都是空的。
倘若按照正常种植,加大营养,便需要耗费王守哲十多天功夫,才能让它最终成熟,结出白玉灵米稻穗。
而且仅有一株,性价比极低。
至于催生人参之类的灵药,那就更不用说了,十几天的辛苦催生,至多能让那支人参多出一年的年份。催生的作用,堪称鸡肋。
不过王守哲估计,是自己神秘血脉层次太低,太过稀薄的缘故。若是有朝一日,神秘血脉觉醒到了极致,说不定真能顷刻间催化出一支百年人参呢。
只是如今现状,催生灵种着实太累太不划算。
最终琢磨来琢磨去,与其催生灵种,还不如先把普通稻种,麦种改良一番。因此他建造了实验室,开始小规模的催化稻种。
他的血脉能力,对普通植物的优势太大了。
大约一分温室实验田,只要实验田内营养跟得上。他只需要约莫数天的时间,便能让这一分实验田的稻种到成熟收割。
因此,他决定将新能力用在培养稻种上。
最初的稻种,反而是来自于刘赵两氏,那减产到不忍目睹的农庄之中。减产到如此程度,依旧能活下来的那些稻谷,必然是在抗虫性,抗病性上比较优质的一部分稻谷了。
从此基础上开始,会简单许多。
随后,他一代一代的培养着新品种稻谷,上辈子可怜到稀少,十分零散的农学知识,育种知识被他一点点地利用起来。
足足花费半年时间,他弄出了十五种稻谷品种,这些品种都各有各优势。
但是最终,他却选了产量“平平无奇”,抗虫抗病能力不十分突出的王氏九号,来作为大规模实验的品种。
其原因也很简单,这个品种的基因突变中有一个最大的特色,那就是只要泡过低浓度盐水的种子,子代便不可再繁殖。
通俗来说,就是只能王氏能自己培养出第一代作为原种,浸泡低浓度盐水的种子,等再种出子种后,那种粮食就只能吃了,不能用来充当良种了。
如此可以有效防止良种泄露。
据王守哲所知,很多历史悠久,或是很厉害的家族,都会自己一代代培养良种,他们或产量高或品质高。
这些良种他们都是敝帚自珍,只用在自己农庄中,对外出售时,都会脱壳处理。因为一旦作为粮种出售出去,整个品种都得扩散出去。
而王守哲的王氏九号,便没有这等顾忌。
王守哲思量之间。
王宵志说道:“守哲,我知道你关心这次量产。不过你还是赶紧回去吧,过几日就是你大婚了,全家都在替你操场大婚事宜,你可不能再往农田跑了。”
“我也就是顺便看看,这就回,这就回。”王守哲笑着告辞。
其实他也知道,王氏家族为了他这一次的大婚,已经准备了好久了。婚服什么的,都是提前了大半年制作。
还有二哥王守义,早就大半年前已经委托各路商家,从陇左郡,甚至周边区域收购一些高端食材等等。
其余家人们,也都忙忙碌碌了好一阵了。
而且这时节,已经有很多外嫁的女儿带着女婿孩子,回了王氏主宅,即是庆贺又是帮忙。
在回去的马车上,王守哲吐了一口浊气。他也是不由感慨万千,不知不觉间,竟然要结婚了!
最令他奇特的是,迄今为止,他和新娘子从未见过面。
两人都是不知道对方究竟长啥样。
而且迄今为止,两人仅仅有过两三次,隔空的互相小小交流一下。
这比王守哲在地球上的那些网恋奔现还夸张。
但是在这世界上,世家嫡子与嫡女的这种嫁娶,倒是非常正常。
陈方杰和他姐王珞伊没结婚之前,也就是来过王氏主宅一次,往后就不敢往主宅跑了。一副生怕违背了规矩后,被王守哲打死的模样。
“呵呵~不过这种包办婚姻也挺好。”王守哲笑了笑,地球上结婚谈个恋爱一谈多少年的,多麻烦啊。
……
时间又是过去了几日。
金秋十月。
秋高而气爽。
这是一个丰收的季节,也是适宜嫁娶的季节。
这对长宁卫山阴镇来说,同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季节。
因为在山阴镇有着只手遮天地位的山阴柳氏,就在今天,他们待字闺中的嫡女乾金,正是嫁人之日。
为庆贺此大喜之事,柳氏已宣布,辖地内这一季秋收,所有良田免收一次世家税。
这是何等巨大手笔!
要知道柳氏辖地内需要缴纳世家税的良田,约有七万余亩,光是少抽取的世家税,便高达到七百多乾金。
这对大多数普通自耕农来说,都是大喜事,秋收之季少缴纳十几数十大铜的税收,足以让他们过上一个饱饱的丰年。
也是由此可见山阴柳氏的整体财力之强,少收区区七百多乾金无关乎痛痒,当真不是那些寻常世家可以比拟。
进入山阴镇势力范围的路口处,矗立着一座门楼塔哨,门楼上方有一块石匾,上书着山阴两字。
这是一道防线与关卡,常年轮番驻扎着柳氏的一位族人与一队家将家丁,任何进入山阴镇之人,尤其是那些散修,行脚商等都会受到盘问,登记。
这也是山阴与旁的镇子所不同之处,可以杜绝大部分流窜犯的进入,也能让那些欲图犯事的罪犯心生敬畏。
如此,山阴内部的犯案率向来为长宁卫各镇最低,生活安定而有秩序。
与此同时,门楼旁的大片空地处,也早有柳氏族人守候在此,并搭建了遮阳棚,以及一支准备就绪锣鼓唢呐队伍。
辰时。
已有大量的山阴平民聚集在门楼附近。
有农户,小商家,手工业者,也有一些不入流家族的玄武者,行脚商,甚至还有不少散修等等。老老少少,男男女女都有。
他们议论纷纷,又时不时向门楼外张望,似乎都在翘首以盼着什么。
“我听说新郎官是平安王氏的少族长?也不知道人长得怎么样,配不配得上咱们的若蓝小姐。”
“老兄,你这是哪年的老黄历消息了?新郎官早就是王氏族长了。”
“族长?那得多大年纪了。咱们若蓝小姐,不会是去续弦吧?”
“怎么可能是续弦!?咱们若蓝小姐是堂堂柳氏嫡长女,身份无比金贵。我倒是听说了,新郎官才十九岁,正是最阳光俊朗的年龄,比若蓝小姐大一岁。”
“年龄和身份方面倒是马马虎虎,就是那平安王氏,好像是安江南面那个偏僻角落里的小家族吧?”
“没错,平安镇好像才开荒一百多年,据说辖地内还有未曾铲除干净的凶兽。”
“啊~~难道咱们若蓝小姐,要嫁去那种穷苦蛮荒之地受苦吗?有凶兽的地方,岂非很危险?”
这世界上,不少平民都是生在一地,死在一地。
活一辈子,能有机会去一趟卫城见识见识的,已是混得不错的了。
平安镇与山阴镇即隔着山,还隔着水,普通民众都是道听途说一些消息,哪里真能消息灵通。
倒是有一些走南闯北的散修和行脚商,有些看不过眼了,替平安镇说好话道:“平安镇现在在王氏手中,发展还挺快的。虽然暂时比山阴不如,但是未来发展潜力很大。至于辖地内出现凶兽,偶尔的确会发生,但是因为那挨着外域,总避免不了的。”
“王氏族长王守哲,那是挺了不起的青年俊彦,在平安镇人望很高,配得上你们柳氏小姐的。”
随着散修行脚商的辩驳,部分山阴平民总算对平安镇和王守哲有了些印象。
可还是有不少人持着偏见。
“偶尔有凶兽,那还不是有。若蓝小姐嫁去那种蛮荒地方,太受苦了。”
“王守哲?这名字好普通。也不知道人长得怎么样,希望能俊俏英武一些,有远辉少族长七八成就行了。”
“哪能和远辉少爷比?新郎官能有远辉少爷的一半就不错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2/208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