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85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1718


这固然让她有些担心黛玉成长速度很快,不再是那个心气高心眼儿小的小丫头了,但是如果自己女儿能和黛玉保持一种良好关系,也有利于女儿能够迅速在冯家那边站稳脚跟。
她对自己女儿的心胸能耐都很有信心,但是那沈氏也不是简单人物,书香门第世家,其父又是当朝大员,又占着长房优势,宝钗和黛玉好歹也是沾着亲戚关系,如果二房三房日后和睦相处,情同姐妹,自然就能不落下风。
母亲的话让宝钗更是惊诧,这是黛玉安排的?
若说是王熙凤或者探春这么安排,宝钗都能勉强相信,这林丫头如此展现“大将风范”,不,准确的说是“大妇风范”,是“主母风范”,就真的让她觉得自己以前是走眼了。
再一看林丫头眉目间往日的青涩似乎都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自信和锐利,宝钗似乎有些明白了,看来自己和宝琴嫁入冯府还是给了林丫头以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是一种成熟的催化剂,使得黛玉在短短两三个月间就成熟了不少,少女的青涩正在慢慢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与生俱来以前藏于心间的自信和锋锐便开始展现出来了。
这种压力带来的释放还是自己带给对方的,或许还有几分是宝琴,嗯,自己和宝琴的双剑合璧估计让林丫头不得不正面这份挑战了。
(
===辛字卷
斜阳草树
第三十七节
差距“进境”===
“宝姐姐今日回来,我们可都是翘首期盼呢,探丫头和云丫头就一直在嘟囔说宝姐姐一别就没了音讯,就像是忘了我们几姊妹,二姐姐和四妹妹也经常提及,……”黛玉巧笑嫣然,眉目间顾盼生姿,“……,宝姐姐若是不回来,咱们这园子里就像是生少了几分生机,顿时黯淡了不少呢。”
宝钗握着黛玉的手,感受到对方言谈举止间透露出来的亲近和略作隐藏的俏皮,心里也是一暖。
不管怎么说,这丫头内心对自己还是比较亲近的,自己之前一直心存善意,力图融洽相处,终归还是收到了一些效果。
而且林丫头还真不是那种心胸狭隘之辈,顶多也就是心眼儿小点儿,有时候爱斗气怄气,像家里的老幺被人宠惯了一般,但仔细一琢磨,她现在的身份不就是三房嫡妻,就是最小的老幺么?
“我不就回来了么?”宝钗俏腮如玉,粉颊晕红,从少女变成少妇之后那份温婉柔媚混杂着那份雍容华丽的气质更是有了更进一步的升华,让一旁的黛玉、探春和湘云、迎春、惜春以及岫烟几女都有些目眩神迷。
难道这女孩子嫁了人变化如此之大?
原来宝姐姐虽然也是秀丽无俦,但是却也没有这种浸染心境般的魅力,但今日这情形,饶是几女都对自己的姿容气度傲岸自诩,但竟然都有点儿宝钗被艳压群芳的感觉。
黛玉、探春和湘云三女感受尤为突出,她们三女原来和宝钗接触最多的,经常是四女联袂出游出行,宝钗温婉,黛玉清丽,探春英武,湘云飒爽,四女站在一起,可谓芳姿天成,群芳竞艳,春华秋实,不分轩轾。
但是今日站在一起,便是她们自己,都能感受到了被宝钗慑人的姿容气势所彻底压制。
而宝钗发自内心的那份喜悦幸福感,更是让几女都心中都能真实感受到,足以说明宝钗在冯家那边的生活是多么幸福,这更增添了黛玉几女对宝钗在冯府那边生活状况的好奇。
宝钗宝琴嫁过去之后,除了回门,并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回来,毕竟新妇出嫁过去,过于频繁的回门,不管是回薛姨妈那边还是荣国府这边,都显得不合时宜,容易引起夫家的误解,认为是新妇对夫家的不满意。
即便是回来,也因为多是和长辈们在一起,难得有多少单独小辈们相处时那份自幼,而后冯紫英又很快带着宝钗和宝琴去了永平府,所以宝钗真正和姐妹们敞开心胸畅谈的机会几乎没有,而且那时候宝钗嫁过去时日不长,也不可能有太多感受。
但是这一次就不一样了,不但在冯府住了那么久,现在又跟着冯紫英去了永平府一住就是一个多月,俨然已经进入了主妇状态。
尤其是今日宝钗举手投足间表现出来的那份慑人风姿,都一下子让几女对宝钗在冯府的主母生活充满了好奇和兴趣,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活会让宝钗产生如此大的变化?
迎春、探春、湘云、惜春和岫烟也都上前来,分别拉着宝钗的手说话,那边儿紫鹃、侍书、翠缕几个也和莺儿拉手站在一起,倒是司棋很有些看不惯莺儿,自顾自的与入画和香菱在一边说着小话,一时间,燕语莺声,欢乐一片。
见自家女儿和几个姑娘们说得热闹,薛姨妈也知趣地和大家打了个招呼,便先行离去,只是让宝钗和姑娘说完话之后,先到贾母院子里和老祖宗、王夫人见完礼。
黛玉几人也都是懂规矩的,便簇拥着宝钗先去了贾母院子里见了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
贾母也是个知情达意的,得知了外孙女今日请客,而且还没有请老一辈,也是老怀大慰,假怨真夸了一番,便让一干姑娘们自个儿去玩乐。
一行人从贾母院里出来,走大观园大门进了院子。
阳光明媚,春意正浓,那翠嶂山石间已经透露出几分绿意,藤蔓是最能感受到春季到来的气息,嫩芽初绽,新叶微吐,……
一群正处于青春韶华的少妇女孩们就这样三三两两,挽着胳膊牵着手,寻找着最贴合心意的话题,漫步在沁芳溪畔,闲谈着最当季的故事,……
“宝姐姐这一去就是两个月,为人新妇,变化之大,让小妹都觉得不敢相信了。”湘云最是活跃,围绕着挽手而行的宝钗和黛玉,嬉笑而言。
“没那么夸张,就两个月,能有多大变化?”宝钗也感受到了来自这些妹妹们一样的目光,她内心也是窃喜的。
早上出门之前,对镜化妆,莺儿和香菱都在说她今日模样格外精神,脸上像是多了一层红白间杂的流光溢彩,璀璨生辉,宝钗自己也抚着脸颊端详了许久,的确有些变化。
“多大变化,代价都看在眼里,林姐姐、二姐姐、探丫头,还有四妹妹和岫烟姐姐,你们说宝姐姐是不是变化很大,扑鼻而来都能闻到那种充满了喜悦和幸福的气息,看样子宝姐姐在冯大哥府上是心情太好,所以就忘了在园子里的生活,也忘了我们这些姐妹们了?”
几女都笑了起来,但是笑中却都带着各自不同的感受。
宝钗也知道这个话题难免要遭人羡慕嫉妒,但是却又无从回避,抹了抹颊边发梢。
“其实不想云丫头说的那样,在冯府那边,沈家姐姐才生了女公子,相公也很喜欢,阖府上下都很高兴,再后来相公就去永平府了,我和宝琴就跟着过去了,到永平府之后,可能你们也都知道因为春假耽误了那么久,许多事情都积留下来了,那时候相公虽然还不知道自己要离开,但是府尊大人却是早就有传言要回京了,所以都在忙碌着处理各种事务,每日回府里的时候都是亥时了,……”
“宝姐姐,冯大哥也就比我们大几岁,前几年他在咱们府上来的时候也就那样,你说他在翰林院当翰林也就罢了,无外乎就是读读书,以备顾问,就算是那《今日新闻》吹嘘他天纵奇才,开海之略如何深谋远虑,这些我们都能相信,但是那当一府同知,可是要坐堂问话处理各种案件和事务的,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冯大哥平时是怎么处置的呢?是不是惊堂木一拍,然后就把人犯拖下去先打八十大板,……”
湘云的话一下子就把大家都逗笑了。
虽然这里边有点儿夸张的想象,但却是说的大实话。
一干姑娘们,包括黛玉在内,都想象不出,平素那个在自己身边闲谈趣语的郎君,怎么能化身黑面包公和鬼面狄青的?
要知道冯大哥在永平府可是把一干本地士绅治得鬼哭狼嚎,四处告状,但最终又跪伏请罪,又把蒙古兵打得落花流水,狼狈而逃,连朝廷都要选冯大哥去和蒙古人谈判,就是要用冯大哥的威势去压一压蒙古兵的威风。
要知道这些蒙古兵可是把京营几万人打得溃不成军,若不是冯大哥出面谈判赎回,京城一半人都是差点儿家家挂孝的。
要说能让府中姑娘们知晓这些大略内情故事的,除了现在京师城中最流行的《今日新闻》外,环老三这个冯紫英迷弟每次回来的大吹特吹也是发挥了巨大作用。
冯紫英的许多故事细节都是环老三从青檀书院中教谕和同学们那里获知来的,这些教谕和同学不少都是官宦子弟,自然也有他们的消息渠道,再加上他自己脑补加工,结合《今日新闻》的引导,就成了冯紫英丰功伟绩的最佳放大器。
“云丫头,冯大哥若是这般办案审案,只怕早就被御史们给弹劾问罪了。”宝钗掩嘴轻笑,“他是同知不假,但是下边儿还有通判和推官,推官才是正经八百查案审案的官儿,同知是府尊副手,只是在府尊繁忙或者有事儿的时候代府尊定案,而且也主要是尊重推官的审案判断,……”
“那冯大哥既然不常审案,他这个同知究竟是做什么呢?”听得宝钗轻而易举的就把一府的事务划分清晰,黛玉、探春和湘云她们都有些吃惊。
以前宝姐姐似乎应该是大家一样的,虽然是官宦出身,但顶多也就是对官员品轶有所了解,像一个地方官府里的各级官员的具体分工,所作事务,那都是要么不了解,要么就根本不清楚,这才是正常现象。
但现在宝姐姐才去了一个多月,居然对冯大哥所管事务了如指掌不说,而且对一府的公务似乎也十分明晰了,这难免让大家都有点儿意外、惊奇,还有一些失落,这说明冯大哥似乎对宝姐姐很看重和信任,居然会把这些事务和宝姐姐说道。
这种感觉黛玉尤甚,内心甚至也有了一些紧迫感和焦灼感。
宝姐姐入府这才短短一个多月啊,怎么这方面的“进境”竟然如此之大?
===辛字卷
斜阳草树
第三十八节
风采(为风晨曦盟主加更)===
宝钗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点点滴滴会让这一干姐妹们触动如此之大,甚至觉得这理所当然。
作为能陪丈夫一起去永平府的嫡妻大妇,她当然不会浪费这样一个宝贵机会,所以她才会以最快速度融入进去,进而开始主动接触吴耀青,了解丈夫现在公私两方面的事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宝钗已经意识到自己所处的位置要求自己应该要超脱其他人,应当重新定位自己的竞争对手和目标。
那就是沈宜修和林黛玉。
只有她们的身份才能匹配得起自己,才能对自己构成威胁和挑战。
因为只要自己不犯七出之罪,不彻底是去相公的信任和欢心,谁都无法动摇自己的地位,而这一点宝钗还是有这份自信的。
至于像宝琴也好,传言中的迎春和岫烟也好,甚至那么隐隐约约有点儿意思的探春也好,还有诸如那主动去永平府见丈夫在京师城和江南红极一时的江东琴神苏妙也好,那该是别人考虑的,比如宝琴可能会去考虑迎春、岫烟和探春存在的威胁,二尤可能会担心苏妙等等。
至于那些以色侍人的,宝钗更是没有放在心上,纵然二尤、晴雯、金钏儿这些能得丈夫的一时欢心,但那又如何?对自己地位根本毫无影响。
现在的自己应该是不动声色地潜移默化地渗透和介入丈夫的各方面事务,当然,这会有一个界限,但是宝钗觉得自己应当知晓的,那么就要一定最大限度去了解掌握,甚至尽可能为丈夫出谋划策,提出建议。
而且她也确信,一旦从生产哺育孩子这些事务中腾出手来的沈宜修反应过来,也会一样效仿自己去做,甚至会一样努力。
“冯大哥这个同知做什么,那就说来话长了,……”宝钗浅笑吟吟地道:“同知在一个府里,主要是负责清军、巡捕、马政等等,相对来说就是属于一府六房中的兵政工作,也就是对接吏、户、礼、兵、刑、工六房中的兵房工作,清理兵役,掌管巡捕治安,督促马政,但同时同知又是府尊最重要的佐贰官,要负责协助府尊的日常事务,……”
宝钗侃侃而谈,听得一干一知半解的女孩子们都是竖起了耳朵,……
“……,之所以冯大哥能够在迁安城下一举击退蒙古兵,那也是有赖于冯大哥从一到永平府便意识到了边墙外外寇的威胁巨大,所以就开始积极主动清军和组建民壮,并加以训练,……”
一行人沿着沁芳溪漫步而行,春日暖阳洒在姑娘们身上暖意融融,从沁芳亭过溪,画舫临溪而泊,晃晃悠悠。
大家没有走翠烟桥,而是走了葡萄架那边,从秋爽斋背后穿过水廊直插到藕香榭边上,从曲折竹桥转到岫烟的芦雪广门前,这才又绕过蓼风轩,从荼蘼架往北。
初春已经有了几分绿意,无论是荼蘼架还是旁边的木香棚,卵石、木架旁,都笼罩着一层青葱之意,生机勃勃之相跃然而出。
回想起自己出嫁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冰天雪地,短短两个多月,恍然若梦。
“宝姐姐,没想到你这才去一个多月,都对永平府那边的情况了解那么多了,难道冯大哥每日回来都要和你说这些?”探春忍不住插嘴问道。
“冯大哥很忙,不过回来的时候偶尔也会提到他现在每日面对的工作,有时候我也就多问几句,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我虽然不懂这些,但是听他这么说,偶尔插一两下嘴,顺带多问几句,或许就能让他的思路多开拓一些呢?”宝钗笑了笑,“我也就是抱着这个目的,嗯,冯大哥却觉得挺好,家里能有一个人和他多说说话,无论是哪方面的,他都很喜欢,……”
言者无心,听者有意,又或者说者本有心,听者更有意,黛玉、探春和湘云她们几个都若有所思。
红香圃和蔷薇院原本是薛宝琴和李纨的两个堂妹所住的地方,现在宝琴搬走了,只剩下李玟李琦两姊妹还住在这里,但这会儿却没在,估计应该是和李纨在一起。
一行人从芭蕉坞和蓼汀花溆之间小道钻过石洞,沿着山上盘道漫步而过踏上折带朱栏板桥,在板桥上看着教下潺潺流过的溪水,几位锦鲤在清澈见底的水中摇曳穿行,凭空多了几分生气。
过了折带朱栏板桥就是宝钗原来的居所——蘅芜苑了。
抚摸着蘅芜苑的大门,宝钗神色微动,良久不语。
虽然才走两月,但是宝钗却对自己在这里居住生活的一段光阴无比怀念,大观园的环境要比冯府那边好太多了,绮丽秀雅,入目皆山水,抬眼风华盛,在回想起那一段自己在这里当姑娘的日子,自然是难以言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