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8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6/1718


说易行难,在这荣国府里生活了这么些年,离开哪是一句说做就做的事情?
涉及到诸多方面,尤其是这孤零零的出走,难道就只带着一个平儿,那和被扫地出门有何区别?
起码一切都要准备妥当才行。
宅邸,人手,生意,乃至后续的人脉关系,这一切都要一一考虑清楚,要维系现在这种地位,保持现在的声势不至于被落下,需要考虑准备的就是方方面面,哪一样都不简单。
宅邸倒是简单,寻一处合适的买下来就是了,人手却是个大问题。
自己一旦离开荣国府,除了平儿外,丰儿和善姐大概率会跟自己走,这点把握王熙凤还是有的。
还有就是林红玉。
这丫头是主动要求来自己屋里,没想到没来多久,自己却不管公中大账了,倒是看不出有什么失落感。
其父母都在荣国府,照理说是看得清楚形势的,自己现在形势不佳,其父母应该会不愿意才对,但从现在这丫头的表现来看,似乎对自己又很亲近,愿不愿意跟自己走,还要两说。
这丫头也是一个心思灵巧眼光颇高的角色,估计要根据情况而定,得看到自己前景如何才能决定。
男仆里边,王信不用说,他是跟着自己从王家过来的,离了自己啥也不是,贾家也不会留他,来旺和来喜也是陪房过来的,都应该跟着自己走。
倒是一个贾家这边原来跟着贾琏的小厮住儿,却没跟着贾琏去扬州,而是留在府里,和那善姐有点儿眉来眼去的意思,约摸是想要跟自己走,但是最终结果如何,也不好说。
不过冯紫英回京了,也算是一件好事,起码王熙凤遇上事情不至于彷徨无助,可以随时探听消息,求得指点。
就在王熙凤愁肠满腹的时候,黛玉、探春和湘云已经回到潇湘馆,紫鹃和雪雁也回来了。
李纨那边自然是没有什么的,也答应了带着两个妹妹来赴宴。
后厨还是柳嫂子,原本一直对潇湘馆很照顾,听说黛玉要请客宴请新“回门”的铿二奶奶,也就是原来的宝姑娘,自然是没话说。
连雪雁塞给她们的一吊铜钱先前都坚决都不肯收,后来还是雪雁强行留着,才勉强收下,拍着胸脯说,一定会把午间的饭菜准备得最好。
斜靠在床榻上,史湘云索性就脱了鞋,露出一双只穿了绢袜的天足,缩着身子上了床,闭上眼睛:“我今儿个可没睡好,都是被你们两个给折腾的,一个要请客,一个要当管事儿,可管我什么事儿?我就是带着一个嘴来混饭吃的,何必这么折腾我?”
“哼,我看你这混饭吃的日子还能混多久?”探春冷冷地道:“你今年也十六了,你们史家那边儿难道就半点儿没有想过你的事儿?”
“嘻嘻,我二叔三叔现在哪里还顾得了我?上月我回去了一趟,三婶子见着我就哭穷,说欠了一大堆账,三叔现在跑到不知踪影,听说是躲到哪座庙里去了,我听得烦,还得要忍着?不就是要卖屋里那些东西么?又未曾征求过我意见,现在和我说不过就是知会一声罢了,我不过就是一个木偶傀儡罢了。”
史湘云有些不雅的仰躺在炕榻上,话语里虽然有些嬉笑的意思,但目光却是望着屋顶,面色漠然,“二叔去了山西那边,二婶子避而不见面,据说还和三婶子干了一仗,这家都成这样了,我能去哪儿?我能怎么办?谁还顾得了我?”
十六岁对女孩子是一个坎儿,一般说来,大周民间习俗,女孩子十四岁到十六岁之间便要订亲,再早一些的十二三岁订亲也很常见,十四岁嫁人也不少见,而十六岁基本上就要谈婚论嫁了。
这个谈婚论嫁不是只是订亲那么简单,而是要完成订亲之后的各种准备了,包括各种手续和彩礼等等,只等时间一到就过门。
可史湘云的情况的确有些少见,二叔去了山西那边边地,照理说就该是三叔来管,但史鼐好赌如命,负债累累,只能跑路躲入庙中藏身,不敢露面。
两个婶子都是视史湘云如包袱的,既想要把史湘云推出去,但是却又不肯尽心,以史家现在的情形,也的确不好找合适的,就这么搪着。
“那你该和你二叔去一封信,请他考虑才是。”黛玉也接上话:“总这么拖着,你满了十六岁就不好找了,名声也不好听了。”
史湘云是史家嫡女,好歹也是武勋之后,还是要讲点儿名声颜面的。
“我二叔那边,收到信怕也要一个月后了吧,等到他有心思回信,只怕要猴年马月了。”史湘云却是知晓自己家里这些人的,漫不经心地道:“指望他们,还不如靠我自己,在荣国府这边儿总还有些人关心我,实在不行,我就去求老祖宗,给我指个婚,随便嫁鸡嫁狗,我也认了,再没办法,我就学妙玉姐姐,留着发干脆进尼庵当姑子去了。”
“浑话!”黛玉脸一沉:“妙玉姐姐也不过是一时气话,什么时候就要当一辈子姑子了?你更是成日胡思乱想,便是你们史家不管,老祖总是要管的,哪来那么丧气?”
黛玉寻常是不怎么生气的,但是几个最要好的闺蜜里,偶尔也要露出真性情,听得说妙玉的事儿,黛玉心里就有些堵,再加上湘云也是这般,就更忍不住了。
湘云和探春都是吃了一惊,很难得见到黛玉这般直截了当的当面发怒生气,以往这丫头可都是赌气冷着脸生闷气说风凉话时候居多,今儿个可有些少见。
探春更是觉得黛玉有不小的变化,尤其是今日的情形,似乎是被什么给刺激到了,嗯,或许是宝姐姐回门的事儿?
探春最是聪慧,立即捕捉到了黛玉心境的一些变化,有意要缓和一下气氛:“云丫头不过是说笑,林姐姐也莫要生气,要说我马上也十六了,不也一样么?”
“你和云丫头不一样,就算是舅舅要南下,可舅母也还在,对你也一直关心,而且没准儿舅舅他们请冯大哥明日过府,就是要请冯大哥过来商议你的终生大事呢。”
黛玉一边反驳,语气也缓和了不少,一边打趣着对方。
探春吓了一大跳,险些从坐在炕榻上跳起来,但迅即反应过来,林丫头可不是说环哥儿和自己说的那桩事儿,而是说老爷请托冯大哥替自己物色亲事的事情才对,她怎么可能这么坦然无忌地说那种事情呢。
===辛字卷
斜阳草树
第三十六节
竞争激励催化成熟(补更)===
见到黛玉和湘云都用有些诧异的目光看着自己,探春也觉得自己有些失态了,讪讪地用手拂弄了一下额际的发丝,故作镇静地道:“老爷太太的考虑轮不到我来操心,至于冯大哥,他怎么会管这些事儿?”
“等到明天就知道了。”湘云似笑非笑,“没准儿也能给探丫头一个惊喜呢。”
饶是探春大气,毕竟是个未出阁的黄花女子,也经不起湘云这般调侃,脸色涨红,伸手就要去撕湘云的嘴,却被湘云反手抓住手,两个人就在炕榻上撕扯起来,一派欢声笑语。
黛玉心里也是喜欢,她虽然是清静性子,但是却也喜欢和探春、湘云这样知心的伙伴在一起热闹,尤其是像吟诗煮茶,品茗论道,何等惬意?
人都是群居动物,之所以喜欢清静,那也是因为遇不到知己贴心之人,在荣国府里,能和黛玉说得来的,探春排第一,湘云排第二,再说就是宝钗了。
像岫烟本来也是能说上话的,但岫烟和妙玉关系太密切,反而让黛玉不好和岫烟多往来,免得成了抢自家姐姐的闺蜜了。
“行了,你们俩也都别只顾着嬉乐了,原本这等事情也轮不到我来提醒你们,倒是宝姐姐今日’回门‘才触动我,所以我也想多一些事情咱们聚一聚,兴许像日后这种时日就不会太多了。”黛玉有些感伤,“谁知道明年后年这个时候,我们还能不再聚在一起呢?像你来我潇湘馆,我去迷们秋爽斋和藕香榭下棋抚琴的时光,还能有几多呢?”
一句话把探春和湘云都说得沉默下来,先前的话虽然羞人,但是却是说到了痛处。
女孩子都免不了要面临许人嫁人这一关,一旦嫁人,自然不可能再像现在这样朝夕相处,美好的一切都只能变为回忆。
也许是觉察到自己的话有些伤感了,黛玉想要扭转,但是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话语,欲言又止。
整个房间里竟然有一种说不出寥落静谧,连素来豪放的湘云和爽朗的探春也都是低垂着臻首,默然不语。
“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是东坡居士所言,平时我们也许感觉不到,都只有在面临着种种不测的时候,才能真正品悟到,没想到林姐姐却比我们先悟道了。”探春目光澄澈,看着黛玉:“这样美好的光阴是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但却不是我们能够决定的,不是么?”
湘云有些惊异地看了一眼探春,林姐姐话语里充满感伤也就罢了,她本来就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儿心,怎么探丫头今日说话也是这般文绉绉加无限怅惘了,弄得自己好像倒成了一个俗人一般插不上话。
“行了,感伤也过了,触动也有了,今儿个咱们还是别提这些不痛快的事儿了,今朝有酒今朝醉,好不容易林姐姐请客还是凤姐姐出银子,也难得宝姐姐回来一回,咱们今儿个就要好好高乐一番,也让日后能有一个美好记忆。”
湘云大大咧咧地站起身来,就在这炕榻上猛地一挥手,“我现在也懒得想太多了,就这么过着吧,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命,怕是由不得我们自己,……”
话语语气虽然轻松,但是却透露出几分凄凉和无奈,让黛玉和探春都忍不住有些心酸。
……
宝钗的马车驶入西角门时,忍不住透过马车窗帘看了一眼。
虽然离开时间并不算太长,就算是加上离府别住待嫁,也不过两个月时间,但是这两个月时间却是天差地别。
自己从一个待字闺中的黄花闺女变成了永平府同知,嗯,现在是顺天府丞夫人了,这两个多月的生活,从最开始的期待,到个中的甜蜜,然后再到开始感觉到压力和责任,其中滋味唯有自家才明白。
酸甜苦麻辣,五味俱全,嗯,似乎无比的丰富多彩,或许人生才该是这样才对,宝钗并不畏惧这样的挑战,甚至还有些兴致勃勃。
长房沈氏的书香世家,家学渊源,为人娴雅大方,无一不让自己这一房感到了巨大压力,就连素来傲娇的莺儿也不得不承认沈氏举手投足间展露出来的风采并不逊于自己,所以才会撺掇着自己趁着和相公一起去永平府的时候赶紧怀孕,在日为相公生下麟儿,以压倒沈氏生下的女儿。
宝钗也有些感动,莺儿为此甚至放弃了自己提出的把她收房开脸的机会,希望相公这段时间能更多的机会和自己同房恩爱,这只有最贴心的丫头才能替自己考虑得如此周全。
压力和挑战不仅仅来自沈氏,还有宝琴和未来的黛玉这一房。
宝琴虽然不能说是喧宾夺主,但是这丫头却有她自己的个性和想法,换句话说,就是特立独行,宝钗也不得不承认,这恰恰可能是最吸引丈夫的一面。
虽然黛玉最早和丈夫结缘,在丈夫心目中有着独特的位置,但是宝琴似乎却丝毫不怵对方,甚至还在有意无意的挑起双方的矛盾,大有竞风流的架势。
最初宝钗都有些不能理解,即便是自己有时候和黛玉有些嫌隙,但是都要小心的处理,避免印象双方关系不睦,那黛玉又是一个心气高性子傲娇的,从来就不会让着谁,但宝琴似乎却在反其道而行之。
不过宝钗后来发现,似乎宝琴这样做,黛玉反而表现出了几分容忍和退让,这让宝钗都大惑不解。
要知道在她和黛玉之间,这往往是自己扮演的角色才对,怎么黛玉却对宝琴变了个人似的,这不该是一场针尖对麦芒的大戏么?
有时候宝钗都会觉得,也许这就是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当然,这女人之间的关系,还谈不上什么谁降服谁的意思,但是的确有点儿生生相克的感觉倒是真的。
这种魔幻感让宝钗都觉得有些不真实,但事实却又是摆在面前的,让她不能不信。
马车终于挺稳,宝钗收拾起了各种心思,在莺儿和香菱的扶持下,款款下车。
薛姨妈早早就在几丈外迎着了。
照理说这女儿回门不当如此,但是宝钗这一次算不上是正式“回门”,更像是走亲戚,薛姨妈本身也就是寄居在荣国府里,加之想念女儿过甚,所以也就顾不立许多礼数,来到门前迎接了,只图早一点儿见到女儿。
跟随在薛姨妈身边的除了同喜同贵两个丫头外,还有黛玉、探春、湘云、迎春、惜春、岫烟等一大堆昔日的姐妹们,这倒是让宝钗有些激动,也有些不敢当的感觉。
和母亲行过礼之后,宝钗便赶紧上步牵着黛玉的手:“怎劳妹妹亲自出门来,我还说在母亲这里坐一会子便到园子里来几个姐妹那里一一坐一会子,谁曾想妹妹竟然……”
薛姨妈喜笑颜开,眉目间满是喜欢和高兴。
“宝钗,林丫头可有心了,听说你要回来,早早就安排后厨准备了几桌,准备今日在凸碧山庄好好聚会祝贺一下,而且还专门把我们这些老人给避开了,只是你们姐妹们几个,连你珠大嫂子和凤丫头都给叫在了一起,探丫头她们几个也是踮着脚尖儿盼着呢,你们几个这般姊妹情深,连我这个当母亲的都是羡慕得紧啊。”
薛姨妈的确挺高兴,一方面是因为黛玉、探春、湘云她们对宝钗“回门”的尊重,另一方面也的确是想到她们姊妹间的感情不一般,黛玉能有这样的表现的确出乎她的意料。
她一直以为黛玉应该是嫉恨和不满宝钗的“后发先至”,甚至是心存嫌隙,会冷眼相对的,而今日黛玉的表现却颠覆了她的观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6/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