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8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6/1718


元春站起身来,却没有感受到抱琴替自己擦拭身体,讶然道:“抱琴?”
“啊,娘娘,您洗好了?”抱琴这才回过神来,赶紧用布巾替元春裹住,然后开始细细擦拭。
“明日老祖宗和二位太太要进宫来,但是有些话却不方便说,所以我想让你初三再回去一趟。”元春深吸了一口气,擦拭干净之后的身体有些凉意,她抬足伸手让抱琴替自己穿好衣衫。
“啊?奴婢再回去,初三,您是说……”
“对,每年初三紫英都要到贾府来,今年她娶了宝钗宝琴肯定更会回来,宝钗宝琴估计也会回来,所以你找个机会去见一见紫英,把裘世安的这个要求给紫英说一说,看看他什么意见,……”
抱琴有些吃惊,“娘娘,冯大爷会答应么?这恐怕……”
“答应不答应也把话转达到吧,紫英自有主意。他现在不比以往,而且其父现在在辽东,他们父子俩现在身份都不一样了,没准儿也会有一些想法。裘世安虽然比不得夏秉忠,但是也算是皇上身边最得力的人之一,承恩颇得他信任,加上可能也觉得吃定我了,有些往日不敢说的话也敢说了,所以才会把这个要求递出来,没准儿也是有些想法的。”
此时的元春已经丢开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情绪,恢复了往日的清明睿智,目光清澈,似乎要洞察这突如其来的情况背后的一切。
抱琴还有些迷糊,皱着眉头,“娘娘,您的意思是裘大伴和冯大爷可能都有什么意图?奴婢不明白,……”
元春和抱琴进宫多年,其实已经情同姐妹,甚至元春对抱琴的信任还要远胜于如探春、迎春这样的姊妹,在宫中这种地方,若是没有一个可靠贴心之人,元春觉得自己真的熬不下去,所以什么事情元春几乎都没有避讳过抱琴。
“抱琴,你也进宫这么些年了,戴内相去了大明宫,这宫里其实就是夏总管和裘世安在争夺影响力了,皇上现在心思都不在宫里,许君如越来越掌握不住内宫的局面,加上寿王表现不佳,不得不越来越依靠夏秉忠,而苏菱瑶仗着有福王和礼王两个儿子,越来越和许君如争宠,裘世安便是站在她这边儿的,但梅月溪现在也很得宠,听说皇上现在觉得禄王最像他,所以夏秉忠又和梅月溪勾搭在一起了,原本有些萎靡的声势又起来了,……”
抱琴这才明白过来,这其实是宫内各方势力的合纵连横,裘世安原来觉得仗着苏贵妃和福王礼王得宠,所以有些张狂,但现在梅妃和禄王似乎更得皇上宠爱,一下子又被压了下去,这才又要开始寻找门路了。
“可是裘大伴为啥不找郭贵妃?”抱琴有些不解地问道。
“郭沁筠未必愿意,更何况现在周培盛在皇上面前也很受宠,我看这段时间郭沁筠似乎和周培盛走得挺近啊。”元春眉角露出一抹冷冽。
宫中四个有皇子的妃子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恰恰是像自己和周、吴、郑几个没有子嗣的年轻贵妃,反而无足轻重,裘世安自然不是看中了自己乃至自己背后的贾家,而是看上了和贾家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冯家。
同样,对现在的冯紫英来说,像裘世安这样一个宫中仅次于夏秉忠的太监总管,未必就没有价值和意义了。
===庚字卷
第一百八十八节
迷惘恭遇===
贾元春已经想明白了这一点,一个没有皇子的妃子没有太大价值,所以无论自己如何去讨好夏秉忠、裘世安和周培盛,他们也不会太在意自己,他们的目光始终只会盯着许、苏、梅、郭四人,所以他们也只会在这几人中间下注。
而一道和自己进宫的周、吴、郑三人哪怕前面做了无数工夫,终归无用,现在大家都看明白了,皇上当下爱惜身体比什么都看重,修心养性,早就戒绝了男女之事,便是夏秉忠和裘世安以及周培盛他们也会竭力劝阻皇上宠幸或者留宿哪位妃子宫中,因为他们也不愿意见到不可预测的意外发生,那意味着他们的押注失败可能性更大。
现在无外乎就是押注许皇贵妃(寿王)、苏贵妃(福王、礼王)、梅贵妃(禄王)、郭贵妃(恭王),若是皇上再留宿哪位妃子宫中,哪位妃子再怀孕生子,那岂不是意味着又多一种可能性?
虽然这种很难在皇上龙驭归天之前成年的皇子上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毕竟也是一种可能,也不敢不防,就不得不投入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所以大家伙儿宁肯在现有的几位皇子中来各自押注各显神通。
裘世安现在隐隐约约是倾向于和苏菱瑶结盟,但这段时间,虽然许君如和寿王的呼声有所下降,但梅月溪和她生下的禄王气势颇盛,压制住了苏菱瑶和她生下的福王、礼王,裘世安这个时候突然要通过自己和冯家联络,只怕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意思,甚至可能隐隐有苏菱瑶的意图。
难怪苏菱瑶这段时间对自己的态度也有些变化,变得温和热情不少,以她往常的嚣张性子,便是许君如都很难得到她的笑脸。
只是自己却又能从中得到什么呢?元春不无落寞地想着。
自己居然沦落成为一个中间人的角色,裘世安甚至只是想要通过自己来拉拢结交冯家,可自己还是太上皇和太妃指定给皇上的贵妃啊,竟然如此被无视,这不能不让元春感到难以接受。
只是现实却是如此残酷,没子嗣,也没有机会有子嗣,周、吴、郑她们三位挖空心思,各种花招手段不断,结果呢,还不是和自己一样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到这里元春心里又稍微平衡了一些。
也许自己只是为了更好的在这宫中生存下去?
元春轻轻叹了一口气,最起码自己还有一些利用价值,值得裘世安或者苏菱瑶来花心思来拉拢自己,周、吴、郑她们三位呢?也许夏秉忠和许君如或者梅月溪也会从中寻找有价值或者值得拉拢的对象吧。
自己有选择么?元春目光里充满了迷惘。
马车从冯府驶出的时候已经快巳正时候了。
虽然宝钗、宝琴已经回过门了,但是那一次是回李阁老胡同那边儿,这一次却是跟随丈夫一起到荣国府那边拜会长辈亲属。
可以说对二女来说,嫁人之后第一次到荣国府贾家这边去亮相,其意义重要性更胜于回门,毕竟回门也就是见一见母亲和兄长,平素本身就经常往来走动着,但是贾家那边,各色亲戚姊妹熟人,加上自己又在贾府和大观园里住了那么多年,对二女,尤其是宝钗来说,意义非比寻常。
所以在出门的时候,宝钗宝琴都是各自在房中盘桓良久,莺儿、香菱和龄官几个都是前后左右替两人上下仔细察看了,这才举步登车。
冯紫英也能理解宝钗宝琴二女的这份郑重,毕竟这一回是以已婚妇人,以冯家二房的身份回到贾家那边,不但要面对贾府的老爷太太和如李纨、王熙凤这些人的探询目光,同样还要接受迎春、探春、黛玉、惜春以及岫烟这些姊妹们的审视,她们将要以自己妻室身份来和这些昔日的亲戚们重新进行定位,考虑如何来相处。
冯紫英已经记不清自己来过这荣国府多少回了,林林总总怕有几十次了吧?但有一点却是清楚的,那就是每一次来贾府的情况似乎都在发生变化,荣国府对自己的态度越来越重视和恭敬,自己也不知不觉间与贾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甚至完全超出了自己最初的想法。
在自己最早来自《红楼梦》书中的印象里,像贾家这种日趋没落的武勋家族,尤其是像贾赦这种自寻死路之辈,贾政这种庸人,贾琏、贾宝玉和贾环这些碌碌之辈,还有王氏、王熙凤这样的狠毒妇人,我管他们去死,贾府垮了倒也清静,与我何关?
大不了就是把黛玉从贾府里边给带出来罢了。
嗯,只不过后边儿又多了宝钗,呃,再后来,就有些控制不住了,迎春的痴心,探春的不舍,鸳鸯和平儿情意,都让自己难以割舍,更不用说凤姐儿在床笫上的百般本事更是让自己欲罢不能,……
能说什么呢?计划没有变化快,还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
但不管怎么说,冯紫英都感觉到自己似乎和贾家有点儿牵扯不清,斩不断理还乱的关系了。
在有了这份认识之后,冯紫英也仔细审视过荣国府贾家的情形。
这贾赦贾政都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角色,看看把贾元春送进宫这一愚不可及的做法就知道这二人见识多么浅薄,而贾宝玉又是一个不中用的,而贾环看起来能读书,但是却又是一个庶出子,是当不得家的,除非贾宝玉死了,而且长房还有贾琏。
贾琏倒是差强人意,但以贾琏的资质,做些生意上的事情还勉强能行,要扛起偌大荣国府数百上千号人的生计,显然是力有未逮。
这等情形下,冯紫英都有些替贾家犯愁,好在现在荣国府这边自己就算是娶了薛宝钗和林黛玉也只是有些亲戚关系,还轮不到替他们当家做主,但若是迎春和探春也和自己车上关系,比如给自己做妾了,那还真有些麻烦。
可迎春的事儿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而探春这边冯紫英也是颇为头疼,虽然从未点穿过,贾政和王夫人也还没有替探春寻觅到合适人家,但是一旦真的找到了合适的,自己又该如何?难道眼睁睁的辜负探春的一片心意?
迎春这边儿的事情冯紫英还有些把握,再不济也就是银子和面子问题,只要银子足够了,贾赦的面子也就可以搁在一边儿了,这一点冯紫英心里还是有数的。
但探春的事儿,一来还没有挑明,冯紫英也还不确定探春的心意,万一是自己自作多情呢?另外探春愿不愿意为妾也要两说;二来贾政是个好面子的,可不像贾赦那样可以用银子砸晕,真要想纳探春为妾,还得要琢磨出一条合适的路子来把贾政给打通。
当然,放任贾家就这样下去,没准儿贾家就得要不识时务的栽进某些事情中去,比如义忠亲王谋反,又比如卷入某些其他事情中去失势而被人告发,但这都有些不确定因素在里边,时间上不好把握,万一在此之前探春就许人了呢?
所以这里边变数实在太多,须得要等待何时的时机,而自己也的确缺乏太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谋划这些。
马蹄声槖槖,一直到感觉到转弯冯紫英这才挑开前面的棉帘,问了一句:“到哪儿了?”
“回爷,到荣宁街了,马上就到荣国府了。”马夫回答道。
“嗯,直接走角门儿吧,瑞祥先过去打前站了,免得弄得那么大的阵仗,没有必要。”冯紫英放下棉帘。
“怕是不行啊,那边儿早就围了不少人了,看样子是街坊邻居都来了,还有荣国府的人也在外边儿候着呢。”
马夫眼尖,老远就看到了街边簇拥起了一大堆人,虽然不及冯紫英娶妻时候那么多,但是今天是大年初三,本来街上人就不少,加上听闻小冯修撰要带着新婚媳妇回贾家来“探亲”拜门,自然又引来许多闲人好事者的围观了。
冯紫英怔了一怔,抬手掀开棉帘看过去,还真是围了不少人,那站在最前边儿的好像就是贾宝玉和贾环,嗯,怎么贾蓉和贾兰也在,后边儿还要还有一个,哦,是贾琮,这荣宁二府的年轻两辈几乎全到了,都在门前迎候,这就有些隆重了。
冯紫英发愣时,第二辆车的宝钗和宝琴也知道了,那莺儿早就伸出头去老远就瞅了个究竟,看到宝二爷、环三爷以及小蓉大爷打头,顿时就兴奋起来,一副与有荣焉的叽叽喳喳地说个不停。
“姑娘,不,奶奶,宝二爷和环三爷还有小蓉大爷都出来迎接了,还有兰哥儿和琮哥儿,这府里边儿的小主子们都出来了,奴婢还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形呢,环三爷那是个倔驴脾气,便是钦差到了都未必出来,也就是冯大爷来了,才能如此呢。”
莺儿的话把宝钗和宝琴逗得忍俊不禁,虽然有些夸张,但是贾环的脾气的确是阖府皆知,尤其是去青檀书院读书又考中秀才之后更是如此,经常把宝玉怼得哑口无言。
===庚字卷
第一百八十九节
正月初三红杏枝头春意闹===
就在姑娘们的说笑中,马车已经抵达了荣国府门口。
冯紫英既然知晓了对方的这般场面,当然不会不领情。
伸手不打笑脸人,哪怕自己现在对贾府的心思感情很复杂,但起码这个时候场面要维护,否则就会被视为轻慢和羞辱了。
冯紫英跳下车,率先拱手作揖,“宝玉,环哥儿,蓉哥儿,何须如此?兰哥儿和琮哥儿也来了?”
宝玉已经无复有上一次的复杂情绪了,经历了这两年的种种,饶是他是一块棱角崚嶒的顽石,也一样被磨得失去了锐利,顶多在内心还有一些自诩的坚持罢了。
“冯大哥和宝姐姐来咱们府里,大伯和老爷都很是高兴,小弟来门前迎待也是理所应当,小弟虽然闭目塞听,但也知晓冯大哥在京师城里是无数人欲求一见而不得的,……”
宝玉在经历了冯紫英的婚事充当知客之后,才深刻感受到了自己和冯紫英之间的差距。
不但是京师中的达官贵人络绎不绝,而且南北士林文人也是倾巢出动,哪怕是那些平素里对冯紫英的不通诗文经常挂在嘴上嗤笑的,这一回也都一样笑颜登门敬贺,或许你可以说这是礼节,但是宝玉却明白,换一个人你试试,谁会去一个自己看不上眼的人婚礼道贺,而且本来就没有多少交道。
“好了,宝玉你就别打趣愚兄了,不过是一些好事者的夸大其词,愚兄这段时间可一直在府里呆着,哪里都没有去,也没见有你说的那般,……”冯紫英和宝玉把臂握手,这才又转向贾环,“环哥儿读书可好?”
“嗯,冯大哥放心,小弟从未懈怠。”贾环对宝玉虽然有些不耐,但是在冯紫英面前还是了必要的礼仪。
“兰哥儿和琮哥儿跟着周教谕可努力?”冯紫英又望向贾兰和贾琮。
“回师尊的话,弟子一直努力,周教谕布置的功课,没有半点拖下。”贾兰和贾琮就显得正式许多了,双双一鞠躬到底行礼,若是在室内,只怕就要跪拜了。
点点头,冯紫英也从周朝宗那里得闻,还真别说,贾兰和贾琮读书都还不错,贾兰刻苦,但资质平平,贾琮跳脱了一些,但天资不错,颇有悟性,不过论读书都还是不及贾环。
按照前几日来府里小坐的周朝宗所言,估计贾兰和贾琮这样读下去,考秀才都应该没问题,靠举人也大有希望,但是进士就有些难度了,要看机缘。
冯紫英也明白周朝宗的意思,大概就是贾兰和贾琮顶多也就是一个举人胚子,比不得贾环有考进士的实力。
周朝宗在青檀书院授书多年,观人很有一套,接触贾环、贾兰、贾琮这么久,自然能掂量出一二来,能得出一个贾兰贾琮都有考举人的可能性,冯紫英觉得也差不多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6/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