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2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9/1718

===丙字卷
第一百五十一节
完美===
见冯紫英的面容表情,宝钗心里有些慌乱,故作镇静道:“这又有什么有心不有心,林妹妹命都是冯大哥救下的,难道现在反倒不愿意施以援手了么?”
“嗯,那可不一样,救命是救命,施以援手是施以援手,琏二哥护送帮着打理是正理,若是我要掺和,没准儿就有故事出来了。”
冯紫英仍然是那副似笑非笑的表情,逗弄着宝钗,恨得宝钗牙痒痒。
“有什么故事出来?若是有心,冯大哥便将故事变成事实便是,若是无心,那也无愧于人,何必畏惧这等流言?”宝钗咬着银牙一字一句道。
“那妹妹希望是为兄有心还是无心呢?”冯紫英走近一步,吓得宝钗赶紧游目四顾,正色道:“那要看冯大哥自己怎么想怎么安排了。”
冯紫英一愣,随即慢慢细品这句话,倒是对宝钗的聪慧大气十分欣喜,点点头,“不愧是慧宝钗。”
听得冯紫英提及自己闺名,宝钗粉靥娇红,妩媚地一瞥,几乎要把冯紫英魂儿都勾走一半。
却见这丫头藕荷色的长裙外罩着厚实的丝绵褙子,珠圆玉润的脸庞已经隐隐有了几分艳若牡丹的富贵气息,比起林丫头玉靥的姣花照水,又是一番别有风情。
“愚兄后日便要离京,妹妹恐怕也知道,这番公干事关重大,江南诸省为此事纷争不小,也是扰得朝廷不安,朝廷也有意尽快敲定此事,所以才有这江南之行。”冯紫英正色道:“林妹妹家中之事我也知晓了,琏二哥既然也要南下,自然能一路同行正好,若是能帮得上自然要帮,只是担心这多半会是林妹妹家事,还得要琏二哥为主才是。”
见冯紫英表情变得正式,宝钗心中稍安。
人家能当着自己面说这事儿,说明人家心里有底,问心无愧。
宝钗也不是一个喜欢使小性子的人,也明白事情轻重缓急。
“冯大哥尽管安心去,小妹分得清楚轻重,林妹妹命运多舛,小妹一直以为自己自幼失怙已经是命苦了,但眼见得林妹妹只怕,若是有冯大哥照应安慰一番,想必林妹妹心境也要好上许多。”
不愧是宝钗,冯紫英心中暗赞,根本就不问其他,既显示出对自己的信任,也展示了她的为人大气,难怪能在这贾府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没有谁能说她半个不字。
冯紫英不会因为这样一个女孩子表现如此圆融就低看不屑,每个人命运境遇都不一样,没落的薛家所遭遇的种种又岂是外人所能了解理解的?
其他人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一个父亲早逝兄长不靠谱的女孩子所要面对这样一个大家族生存生计挑战时,所必须要考虑的一切?
冯紫英只能说那些人要么是幼稚天真,要么就是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妹妹这样一说,愚兄也就放心了,嗯,愚兄会抓紧行程,尽早回来,”冯紫英看着略带羞怯的宝钗,眨了眨眼。
宝钗大羞,抿嘴扭头,霞飞双颊。
“另外,也不知道婶婶回来没有,愚兄也想和婶婶谈一谈。”冯紫英略作沉吟道。
对于冯紫英特立独行,宝钗也有所耳闻了,听得冯紫英这么一说,她当然有些紧张,“冯大哥,我母亲那边您不必担心,小妹自然有主意,”
“不,我知道妹妹是个有主意的,但是婶婶那边未必如此想。”冯紫英沉静的目光让宝钗格外心安,“所以还是我来和婶婶说一说吧。”
宝钗迟疑了一下,似乎是在斟酌着冯紫英话语中的意思,良久才幽幽地道:“那林妹妹那边,冯大哥又该如何交代呢?”
冯紫英笑了起来,“我还以为妹妹不会问这个问题呢。”
宝钗羞得面颊绯红,美眸含情中却又有些恼怒,“冯大哥还没有回答小妹的问题呢。”
“林丫头那边也好,妹妹这边也好,为兄自有安排。”冯紫英意味深长地道:“妹妹只需要信得过为兄就好。”
宝钗目光在冯紫英脸上凝注许久,最终还是低垂下眼睑,轻声道:“小妹自然是信得过冯大哥的,若非如此,小妹也不会”
冯紫英等的就是这句话,他心中便踏实了。
虽然说宝钗黛玉这两个丫头很多方面性子上都大相径庭,但是有一点却是格外相似,那就是认定的事情,都不会轻易改变。
“妹妹放心吧,愚兄这个人,或许不能从一而终,但是却能赤心对人,对妹妹的仰慕也是已久,”冯紫英话语里轻快中却又蕴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眉目间的刚毅坚定透露出来的气势,都让宝钗心为之夺。
没等宝钗反应过来,冯紫英已经走过来,牵起宝钗的手,然后如蜻蜓点水一般在宝钗愕然之中吻了一下那晶莹润玉的脸庞,这才欣然放下。
被冯紫英的突然袭击弄得目瞪口呆,宝钗也没有想到一直谨持守礼的冯紫英突然变得这么狂放,直到冯紫英亲吻一下笑着离开时,她才回过味来,罕见娇羞无比的跺着脚,却又不知道该如何发作,只能恨恨地看着那消失在门外的背影。
薛姨妈得知冯紫英求见时也是惊疑不定。
她当然直到自己姐姐和姐夫实际上是和冯紫英提起过自己女儿的事情,但是冯紫英却是委婉的推却了,没有给一个明确的答复,这让薛姨妈也很是失望。
到后来在冯紫英大伯获得朝廷追封呼伦侯,这意味着冯家可以让冯紫英兼祧时,薛姨妈心中又生出一份期盼。
只不过自家姐夫和姐姐好像更多心思放在了宝玉的前途上去了,加上石家马家的出事,并没有太多精力再来过问此事,这也让薛姨妈很是郁闷失望。
“婶婶不必多心,因为小侄家中的情况较为复杂,恐怕婶婶也知道除了家父家母所属三房外,吾家大伯父战死呼伦塞,现在朝廷追封呼伦侯,二伯父病殁于大同镇总兵任上,朝廷亦有意给予表彰,”
冯紫英的话半真半假,大伯父的事情当然是事实上,而二伯父的事情就是空穴来风了。
当然你要说全无凭据,那也不尽然,自家二伯父病殁大同镇总兵任上是事实,没有后嗣也是事实,但是至于说表彰也好,有没有其他安排也好,那就不好说了。
就像自己大伯父追封呼伦侯一样,若是没有自己父亲和自己在西疆平叛中的耀眼表现,若是没有自己从会试殿试乃至馆选庶吉士中表现出来符合永隆帝的治政观点,永隆帝会主动提出追封一个十多年都没有想起来的总兵官?
那可真的把大周张家人想得太良善记恩了一些。
所以冯紫英也是看穿了这一点,只要自己和自己父亲表现出来足够的利用价值,或者说做出了让永隆帝觉得用其他方式都难以奖励的成绩,没准儿朝廷就可能还玩这样一出,把自己二伯父殚精竭虑身死任上的这一事迹拿出来表彰。
给个什么侯伯这一类的虚头封爵,又有什么不可以?
一座破田庄,一个虚头衔,惠而不费,甚至比其他奖赏更划算。
“铿哥儿,你的意思是”薛姨妈还是有些没有弄明白冯紫英的意思,讶然问道。
“婶婶,朝廷尚未确定的事情,小侄也无法多说,但吾大伯父追封呼伦侯一事却是朝廷已经明确了,但吾大伯父并无后嗣,这等追封岂不毫无意义了?所以朝廷也有意让我们冯家兼祧,以求能让京师冯氏长房香火能延续下去,”
话也就只能说到这个份上,不能再深说,那样就显得太明显哦。
而在林丫头这边事情尚未敲定之前,一切都只能让其处于一种模糊状态,你可理解为自家大伯呼伦侯需要兼祧一房,也可以理解自己二伯也有可能会追封,继而还会兼祧一房,这样一来无论你如何去理解,都能说得过去,也不至于让自己在他们眼中被视为谎言欺瞒。
毕竟这都是事实,只不过要将这些彻底落实,需要时间和机会。
一直到冯紫英送出门时,薛姨妈也没有真正听明白,但是她隐约感觉到应该是冯家大郎对自家女儿有意,甚至承诺了,但是可能需要一些时间来解决其中关节,而且冯紫英甚至也隐约提及此事不宜张扬。
嗯,具体原因,或许是因为担心其他人上门提亲?好像有此可能,那段氏自己姐姐不也说过么?性子有些粗疏,说不定就会另选其他人家呢?
总而言之,冯紫英用巧妙的言辞技术加上各种心理暗示,让薛姨妈懵懵懂懂的按照他的意图去理解了,这起码减轻了宝钗那边的压力,让宝钗不至于面对母亲压力而难以解释,那样对一个待字闺中的女孩子太不公平。
一切完美,冯紫英离开梨香院时,很爽快地又和薛蟠叮嘱了一番,毫无疑问薛姨妈肯定还会询问薛蟠一番,而有薛蟠的助攻,一切就完美无缺了。
===丙字卷
第一百五十二节
此间有深意===
回到自己家中时已经是晚饭时间了。
对于这座宅院,冯紫英的感情似乎也越来越深厚,越来越有感觉了。
略显厚重的大门虽然不像那等斑驳陆离彰显历史,却也没有朱漆红墙那等过分煊赫,石台阶上永远上是打扫得干干净净空无一人,而角门上才是最热闹的所在。
门房老魏要么站在门外和小子们闲聊,要么就是一张春凳搁在门洞里浏览着外边的风景。
天色慢慢暗下来,两盏灯笼便挂了起来,裱糊的四个“冯”字显得透亮。
灯火似乎更能吸聚人气,让角门处更见热闹。
冯紫英的马车到了时,角门早已经开了,老魏已经小跑出来迎着,看着那略微有些瘸的腿儿似乎因为长久的调养,恢复还不错,居然还有点儿灵便的状态了。
宁夏之战时他挨了乱军一箭,六月份养好伤便来了京里,长久跟随老爹的亲随,必要的待遇还是要有的,起码生老病死都得要管完,更何况他也有一家老小,索性就让他来京里府上,跟着老爹多年,知根知底也放心。
冯紫英笑了起来,看来这老魏进入状态很快,也很满足于现在的生活。
“魏叔,脚不碍事儿了吧?”
“嗨,早没事儿了,少爷您瞧,”活动了两下,老魏脸上褶子都在反光,“上不了战场了,但是比起其他兄弟们来说,却算是老魏捡了个便宜,”
看那双粗糙厚实的大手,就知道这是耍惯了窄锋刀的好手,只是这脚不灵便了,但在府里边却也可以充当一下守院镇宅的定心石。
“你可别这么说,咱们这府里,还的要靠您这样的才能护得阖府安宁呢。”冯紫英也扶着老魏的胳膊仔细打量着。
“少爷说笑了,天子脚下,皇城根儿,哪里还能有边塞上那等破事儿?”老魏抹着嘴巴不以为然。
“魏叔,那可不一定,现在也许没啥,日后可不好说。”冯紫英摇摇头,正色道。
老魏一怔之后倒是有所悟,点点头,“那我这对狗眼睛倒是要放亮点儿了,别大风大浪都过去了,却在阴沟里翻了船,老爷把这宅门交给我,是看得起我魏瘸子,可不能有什么闪失。”
冯紫英的话并非无因,随着冯唐在宁夏甘肃平叛之战中的表现,已经引起了像辽东、察哈尔乃至朝鲜等地的关注,张瑾前日里遇见冯紫英时便无意间提及,称朝鲜和女真人的使者都曾经问起过自己老爹的情况。
虽说要搞什么刺杀也用不着到京师城,毕竟老爹也不在京师城,但以后呢?小心驶得万年船,多一分小心警惕没错。
即便是冯紫英自己都还是有些警惕感,就像是这一次南下闽浙一样,涉及到那么多人的利益,一旦定板,谁敢说那些个觉得自己利益受损了却又气不过就要铤而走险来报复一下的?左右收买几个江湖人也花不了几两银子。
甚至可能存着某种心思,即便是达不到效果,也要让这些朝廷官员做事之前多斟酌几分。
刚踏进院子,瑞祥已经迎了出来,“爷,方大爷来了。”
“哦?”冯紫英笑了起来,“也好,把饭菜放在外书房里来吧,正好我和方叔喝两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9/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