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20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3/1718


再也忍不住,情急之下的宝钗赶紧用手捂住香菱的樱唇,“死丫头,小声点儿,你胡说些啥,别让外人笑话,……”
香菱鸡啄米一样连连点头,“知道了小姐,婢子不会乱说的,……”
宝钗这才叹了一口气,二人一起进门,看见小姐脸上掠过一抹愁绪,香菱似乎反应过来什么,“小姐,您绣的那一方罗巾……”
薛宝钗脸色又是一红,但是却摇了摇头,“那是我替哥哥绣的,……”
香菱意似不信,“小姐,若是您想送给冯大爷,便交给奴婢也可,奴婢与那云裳也认识,那云裳便是冯大爷最贴心的丫鬟,定然不会泄露之虞,……”
香菱以为自家小姐是担心外泄,但并非如此。
薛宝钗已经越来越意识到了自己和冯紫英之间的巨大差距。
如果说薛家和冯家原来还算勉强匹配,但是随着冯紫英考中进士之后,这个差距就陡然拉开了,甚至可以说如果没有特殊的缘故,这个差距大到了不是个人情感能扭转的了。
她能感觉到冯紫英流露出来对自己的好感,甚至是喜欢,但是这若是谈婚论嫁,却不是光靠喜欢就能行。’
而舅舅那边迟迟没有消息,母亲也说姨妈一度有意帮忙牵线,但是始终没有合适的机缘。
也不知道今日冯大哥这一去贾府,姨妈是否会谈及此事?想到这里,薛宝钗就更是心神不宁。
冯紫英没有去贾府,而是直接回了自己家,因为刚走到贾府门上就遇到了气喘吁吁来找自己的宝祥。
“爷,赶紧回去,宫中和礼部来人了,在府里等您,太太急坏了,忙着让全府里来人找您,瑞祥去了乔大人府上,小的在这里来找你,总算是把你找到了。”宝祥满头大汗,显然也是一路小跑出来找人。
“什么事儿,这么着急?”冯紫英颇为讶异,宫中,礼部?啥事儿还轮到宫中和礼部一起来人了?
“说是大老爷封爵的事儿。”宝祥也不清楚具体情况,太太着急忙慌的让人出来找少爷,他也是马上就跑了出来。
大老爷?冯紫英还是愣怔了一下才算是想明白这是指自己的大伯父冯秦了。
他都没见过自己这个大伯父,二伯父也没啥印象了。
大伯父是十八年前就战死了,而二伯父也是十年前就病殁了,加上两位伯父都没有留下子嗣,大伯是有子嗣夭折了,而二伯则是根本无出。
”封爵?!”冯紫英真的被朝廷,准确的说是永隆帝这一出给搞蒙了,马上就是庶吉士馆选了,皇帝却给自己来一出给自己那位已经死了十八年的伯父封爵?
那封爵了又能怎么样,打算让自己承袭?可自己这马上就要馆选庶吉士了。
这大周朝没说不允许文官承袭爵位,但是对于文官来说这爵位就毫无意义了。
而且爵位只因军功而封,要想袭爵就要降袭,也就是多一分意义不大的禄米罢了。
但这对于普通人来说仍然是一步登天,只是对冯紫英这种已经是进士的人意义不太大了。
“太太就这么说了,宫里和礼部来的老爷们还在府上等着呢。”宝祥见少爷仍然是不紧不慢的样子,急得直跳脚。
冯紫英瞪了他一样,这才道:“我知道了,走罢。”
他还需要捋一捋,这是个什么状况。
毫无疑问自己大伯原来是有一个云川侯的爵位,大伯父阵亡之后二伯父就该袭爵,但据说是朝廷尚未议定,二伯父就病殁了,于是这事儿就悬起了。
后来自己父亲接任大同总兵,算是给了一个交代,但是大同总兵不是爵位,这是职官,后来才补上了一个杂号的神武将军,算是弥补。
大周在朝廷封爵上是有些乱的,最早是实封公侯伯子男,后来男爵取消了,只剩下公侯伯子,也就是说子爵再往下袭降,就没了。
而所谓杂号将军也是一种爵位,但这种爵位纯粹就是名义上的了,只有点儿可怜的禄米。
而公侯伯子这类封爵不但有禄米,还有赐田和赐宅邸庄园,当然赐田和宅邸或者庄园,也多是象征性的,比如三五十亩地,一座宅邸,要论价值也说不上多值钱,但是意义不一样。
所以像贾赦的一等威勇将军也好,贾珍的三等威烈将军也好,实际上都是从公侯伯子男这种正式封爵转为了虚封,不过估计这种转为虚封的应该不会收回赐田和宅邸庄园。
现在朝廷也就是考虑到这种实封所需甚大,所以越来越少,即便是实封,也从开国时动辄数百上千亩地赐田,变成了现在三五十亩,宅邸也从原来的动辄占地百亩的豪宅变成了一些官产中的破烂货,但毕竟这也是天家恩典,还是要比那纯粹只有些许禄米的杂号勋爵强得多。
也不知道这一次宫中和礼部怎么又突然想起这一出了?难道是因为自己考中了进士,勾起了这天家的歉疚之情,想起了这十多年前冯家还有两人马革裹尸为朝廷捐躯而朝廷疏忽大意忘记了?
那自己这个进士可真的有些值价了。
冯紫英赶回冯府时,府里边已经是坐卧不安了。
冯唐在榆林,自然会有公文传递过去了,毕竟他才是冯家之主,但这边需要有人来接旨,这就只能是冯紫英来了。
来的人也不多,就是宫中一位副总管太监和一个小太监,还有礼部一个主事和一名小吏。
看见冯紫英进来,那位副总管太监原本坐在椅中翘着二郎腿的,也立即起身,而那名礼部主事也迎了上来。
“冯铿、冯段氏接旨。”
“学生冯铿接旨。”冯铿也不知道自己现在还只是进士的情况下,究竟该是自称学生还是下官,但想想应该还是自称学生稳当。
骈四俪六的一大堆文字,听得冯紫英都是头昏脑涨,大概意思却是明白了,追封了冯秦为呼伦侯,赐田一百二十亩,庄园一座,皆在京郊。
这可大大出乎冯紫英的意料之外,他还以为还是给自己伯父一个虚封杂号将军,或者最好就是把原有的云川伯封爵还回来。
没想到这却不但是实封,而且还从伯变成了侯,甚至还搭上了一百二十亩地和一座庄园。
段氏早已经将准备好的几锭金锞子准备好,分别塞入几位来传旨的公公和官吏手里。
倒是冯紫英有些不太明白,找到那面善的礼部主事询问,那礼部主事倒也直率,直接呶了呶嘴,冯紫英便明白,这等事情怕是宫中直接定了,传旨礼部下文便可。
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寻常封爵,也费不着礼部什么心思,直接用文书填好送来便是,对主事和小吏们来说都是求之不得的好事情,只管往兜里收银子便是。
冯紫英这才走到那早就等候在一边的副总管太监旁边搭话询问。
那副总管太监显然是知晓冯紫英身份的,并不敢拿大。
当冯紫英问及时,他也是主动先报了自己名字,这才说了这是皇上直接赐封,先前也并无其他征兆,他们也不清楚内情,只管来传旨。
===丙字卷
诗酒趁年华
第七节
馆选无波===
送走了一干传旨的太监官员们,整个冯府又陷入了一片沸腾之中。
这半年来,这种事情已经屡屡在冯府里上演了,前三次分别是少爷秋闱中举,紧接着会试中进士,殿试中二甲进士,现在又是故去的大老爷追封侯爵,一场接一场的喜事扑面而来,弄得整个冯府都是应接不暇。
小段氏去安顿府里边的事儿了,屋里只剩下一身诰命的段氏和冯紫英母子俩。
冯紫英还在琢磨这永隆帝突如其来搞这么一出的目的。
是要阻止自己馆选庶吉士么?应该不是。
那就是要显示一种姿态了,对于以往为朝廷效忠卖命的,朝廷不会忘记,但这不是主要的。
在冯紫英看来,这是一种向一些还看不清形势的臣子们表明态度了。
自己在会试殿试上两篇策论知晓人太多了,虽然很多都是泛泛而谈,但是指向确很明确,现有的格局和对策已经日益不适应当下朝廷困窘的局面了,需要探索探讨一些新的思路和对策来帮助朝廷走出窘境。
这一手玩得很漂亮,既没有直接触及到太上皇的既往,而更像是和一些文臣们之间的针锋相对,可以让太上皇那边心安理得的坐观,而这恰恰是永隆帝想要的效果。
永隆帝就是用这样的方式来一步一步巩固自己的地位,积淀自己的威信,当达到一定程度上时,量变就会成质变。
但太上皇既无力改变这种局势,甚至还乐于见到这种和缓的局面,他很清楚自己不可能一直健康下去,所以这样的局面对大家都是能接受的,当然义忠亲王例外。
“铿哥儿,你说朝廷这是怎么回事?怎么会追封你大伯?”段氏也没搞明白这么意思。
不是给自己丈夫封侯,而是继续追封大伯,可他大伯早已经不在了,这个爵位却没有明确由谁来袭爵。
如果是自己丈夫,那就意味着还需要一道圣旨和礼部的文书,但自己丈夫的神武将军称号呢?虚封也是爵位啊,好歹也还有些禄米和名声啊。
如果自己丈夫不袭爵,难道是由儿子直接袭爵?那同样需要特旨。
问题是儿子都要奔文官之路去了,要这个呼伦侯爵位,好像就有点儿可惜了,对他帮助不大,甚至可能还有点儿关碍吧?
当然田土和庄园还是很让人喜欢的,毕竟这是皇上赐的。
冯紫英倒是慢慢想明白了。
这就是一个姿态,没有明确是父亲还是丈夫袭爵,那实际上就是看冯家了,甚至这就是一份赏赐,可以用到下一代上去了,你冯家可以找一个子弟来袭爵,当然就是延续大伯这一房的香火了。
冯紫英把这个意思告知母亲之后,段氏也有些愣了。
“铿哥儿,难道这还要从临清那边去找一个远方亲戚来承袭你大伯的爵位和香火?那都是八竿子都打不到的亲戚了,要算下来起码都是你爹的爷爷辈儿去了,而且我听你爹说过,你爹的爷爷那一辈也就是跟随太祖皇帝打江山时,那一房就你太爷爷一个,你爷爷有一个兄弟,但没有就殁了,只剩下你爷爷这一房下来,分成三支结果又到你这一代,又成了一支了,也不知道你们冯家这一房怎么就会这么人丁单薄?”
“那也得怪你和姨娘啊,没替我生下几个哥哥弟弟的,要不怎么会弄成这样?若是我有哥哥弟弟的,完全可以过继给大伯甚至二伯,现在只有我一个,老爹肯定不会同意我去承继大伯那边香火吧?”
冯紫英话一出口,母子二人都愣了。
还别说,要按照家族的规矩,可能还真有可能。
毕竟长房一直是每个家族最重视的,孝之一道,也就是体现在这上边。
而且现在长房还有一个呼伦侯的爵位在那里,不可能不袭爵吧?那可就真的是你冯家自己放弃的了,而且也辜负了圣恩。
房中一片静寂,段氏和冯紫英都相对无言,冯紫英也搞不清楚当下这种局面该如何处置,而段氏想到自己儿子如果要去承袭大伯那边香火,那丈夫和自己这边又该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3/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