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7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4/1718


因为三边四镇现在在西北军东出之后,缺编数量多达八九万人,西北军若是不回来,那么这些乱军补充进入现在的三边四镇就是最佳办法.
可问题是西北军不回来,一旦中原江南事了,往哪里放?
辽东?看起来似乎也只能往辽东放是最合适的,对付女真人需要这样一支劲旅.
但这样一支庞大的西北军去辽东,冯唐又是蓟辽总督,加上他原来在辽东的旧部,这冯唐岂不是又成了一个李成梁?甚至比李成梁犹有过之,真真正正的辽东王了.
这是文官们最不愿意见到的局面,哪怕冯紫英其实也是文臣.
"西北军要打完山东和江南,我看为时尚早."叶向高淡淡地道:"陈继先南下扬州了,把徐州交给了牛继宗,他们勾结起来,却把我们给耍了."
"啊?!"三人皆惊.
一直以来他们都对陈继先寄予厚望,希望陈继先能帮助冯唐堵住牛继宗和孙绍祖,在山东彻底把宣府军和大同军给歼灭了,但未曾想到东平州和济宁尚未拿下,徐州却已经落入牛继宗手中.
这就意味着两军已经获得了南下的支点,可以放心大胆的南撤了,那陈继先岂不成了替牛继宗和孙绍祖打前站的先锋了?
李三才急了,站起身来,"进卿兄,什麽时候得到的消息?"
"刚才得到."叶向高叹了一口气,"冯唐是不是老了,打了这么久,连东平州都没有拿下,还不如孙承宗打得漂亮,起码山东北部是一气呵成就拿下了,济南府孙绍祖狼狈而逃,甚至连抢掠都没来得及."
"还是不一样."李三才解释道:"东平州和济宁是牛继宗他们南下的咽喉要道,他们拼死也不会退让,至于济南,本身对他们来说也没太大意义,丢了东昌府,济南就守不住了,这一点大家都知道."
"该死的陈继先,他这是要想盘踞江南当藩镇么?"方从哲咬牙切齿地道:"他休想!"
"恐怕他就是看清楚了朝廷现在艰难,投鼠忌器,不敢把江南打烂吧?"叶向高叹了一口气,"这些兵头武夫置国家朝廷利益于不顾,只顾打自己的小算盘,算计起这些来,却是比谁都精明."
"就怕牛继宗\陈继先还有王子腾以及杨应龙这一干人都已经串联起来,相互呼应,掣肘朝廷,让我们不能全力应对."李三才语气里多了几分焦躁,"还有丰州白莲和蒙古人,会不会也都牵扯其中?"
"飞白那边不是说杨应龙已经是笼中鸟逃不掉了么?"齐永泰皱眉,"难道还有什麽问题?"
"王子腾现在在湖广拼的很凶,也许就是打的围魏救赵的主意,想要把杨应龙保住,另外水西安氏也有些不稳迹象,我很担心杨应龙和王子腾是不是也给水西安氏许了什麽好处."
李三才的这个消息让在坐众人头皮发麻,播州杨应龙之乱尚未彻底平定,水西安氏又要作妖,这谁受得了?朝廷财力也支撑不起了啊.
"道甫,消息可属实?"叶向高沉声问道.
"不确定,但兵部职方司和龙禁尉的消息都指向水西安氏异动不少,让人揪心."李三才也不敢确定,但事情总得要往最坏处打算才是,"奢崇明和杨应龙勾结基本上是确定了的,熊廷弼也知道,不过奢家实力要比水西安氏弱不少,所以影响不算太大,但安家不一样,安氏如果一反,那整个四川贵州都会陷入困境,熊廷弼只怕又要重新考虑方略才行,朝廷恐怕也还要考虑支持."
堂内都是一阵压抑的寂静,流年不利啊,诸般不顺都集中在一块儿来了,这还没有算如蒙古人和建州女真的虎视眈眈.
叶向高稳了稳心神,盘算一番之后才缓缓道:"此事须得要小心求证,但不要轻易挑明,给熊廷弼和四川方面去信,让他们莫要被人大一个措手不及便是,但现在不能再开战局,一切以解决掉杨应龙和王子腾为上,王子腾解决不了,起码也要把战局稳住,轻重缓急我们要分清楚,我们首要问题仍然是山东,再次是陕西."
齐永泰也赞同点头:"山东关系整个中原大局稳定,但我以为孙承宗和冯唐都要加一把劲儿,不管牛继宗和陈继先他们有什麽勾当,先夺回山东再说!"
"对,先夺回山东,恢复运河北段的航运,也能缓解京畿压力."方从哲也附和道.
"山东战局我倒是比较看好,但是陕西局面不容乐观啊."李三才踌躇道:"乘风,紫英在陕西那边可有把握?别一进陕西就陷入困境,栽一个筋斗,有损朝廷颜面啊."
齐永泰脸皮一阵发烫,一咬牙道:"难处肯定有,但是现在说陷入困境还为时过早,我相信紫英应该有对策,朝廷既然授予他全权处置,相信他会把各种权力手段都用起来,我们暂且可以观察一下,……"
"很好,我也相信紫英可以办下来."叶向高立即接上话,"至于具体怎么办,紫英自有分寸."
齐永泰哪里不明白叶向高这是在暗自捧杀,但冯紫英既然接了这个巡抚之位,理所当然也就该拿出像样的本事来证明自己说服大家,否则你一个二十出头的四品官,凭什麽就一跃巡抚一方?
此时他也只能咬牙承受着,却还要想着如何给冯紫英回信,但转念一想,只怕等到自己回信过去,冯紫英早就在陕西那边按照他自己的想法行事了.
===癸字卷
第一百四十二节
乌合之众投鞭断流===
齐永泰想的没错,冯紫英并没有指望他或者朝廷给他多少支持或者说指点,等到他们的"支持"或者指点到来,黄花菜都凉了.
身处这种情势下,他能做的就是当机立断,不择手段,不计代价,解决眼前的危机.
拉拢也好,收买也好,分化也好,挑起内讧也好,驱虎吞狼也好,只要可以做到削弱瓦解并让这些乱军自陷混乱,进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看着眼前王成武身先士卒,不辞辛劳的参加训练,冯紫英忍不住问身旁的冯佑:"佑叔,接触几日,你觉得此人如何?"
"其他都不怎么样,但有一股子狠劲儿."冯佑淡淡地道:"我了解过,说得好听一点儿游侠出身,不好听就是无赖子,但颇讲义气,所以得人心,这一点也算优点吧,但底子太差,弓马寻常,武技一般,在李桂保手底下都过不了十招,当然上阵厮杀和江湖中个人拼斗不一样,所以勉强合格吧,但不通军略军务,是个硬伤,……"
"但我看他学习认真,……"冯紫英不动声色,看着冯佑.
冯佑叹了一口气,"紫英,你若是真想在军中培养人才,之前的做法就很好,左良玉,贺虎臣,杨肇基,这几个年龄都不大,大人麾下的贺人龙不是也和你自幼相善么?这些人都可以好生培养,何必要在这帮乱军中来物色人?"
冯紫英摇摇头:"佑叔,不一样的.一来,昆山\虎臣和太初他们还在外地,可我在陕西未来两年肯定战事不少,等不及;二来,陕西乱军如此庞杂,朝廷没给我一个明确方略,我只能自己按照我自己的路数来,剿抚并举,但这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的乱军乱民怎么消化掉?去芜存菁是必须的,那就得要有几个牵头主事者来做,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有奖有惩,优胜劣汰,如同父亲在庆阳选兵一样,胜者跟着去中原打仗,吃香喝辣,败者自己滚回边墙上去蹲着,谁也没话说."
冯佑看了这位自己自小看着长大的青年,心中暗叹.
毕竟是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想法,而且也不甘于只按照总督大人的心思去做了,而且他还是文臣出身,自然想法也和总督大人不太一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4/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