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4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5/1718


鸳鸯听了自然是满口答应,立即就福了一福出门去安顿了。
“相公,珠大嫂子、三妹妹以及四妹妹这几个月只怕是折腾的身心憔悴,须得要好生将养一番,妾身想要让厨房这边也安排一番,好好补一补,……”宝钗又接上话道。
冯紫英满意地点点头:“这事儿你去和金钏儿打个招呼,让她去办,这龙禁尉诏狱里我虽然打了招呼,但是毕竟失去了自由,加上她们精神紧张,饮食也不佳,看样子都瘦了不少,是该好生休养一番。”
待到在母亲那边用了晚饭后,冯紫英才回到书房这边,顾登峰已经等候着了。
“登峰,这一圈儿你可辛苦了。”冯紫英看着风尘仆仆满脸疲惫之色的顾登峰,本想喊他先去休息,但是见对方神色就知道如果不汇报完,恐怕是不会去休息的,“这样吧,你言简意赅,捡着重要的说,江南商人们来京参加发卖的事儿就不用说了,重点说一说你觉得需要说的,言简意赅,先让我知道一个大概,明后日抽时间你再来和我说具体细节。”
顾登峰也知道冯紫英是照顾自己,欣然点头:“也罢,那属下就把这期间在江南江北走了一大圈儿的情况捡着重要的说一说,尤其是属下走了一趟东番,收获不小,而且东番的安福商人也跟着属下进京了。”
“哦?”先就给了冯紫英一个惊讶,“你去了东番?未免太冒险了吧?”
“呵呵,大人言重了,薛家公子都能去东番,属下又有什么不能去的?”顾登峰笑了起来。
“啊,蝌哥儿去东番了?”冯紫英也是一惊。
这薛蝌还真有点儿胆大啊。
自己和他说了东番虽然在治安上问题不大,但是疾病,尤其是疟疾,却是最大的问题。
金鸡纳霜自己已经开始动手了,让段喜贵在广州那边大量收购菲律宾那边的佛郎机人(西班牙人)带来的金鸡纳树皮,事实上西班牙人现在并不明白金鸡纳霜树皮的效用,可冯紫英很清楚未来要开发台湾和南洋,疟疾就是绕不过去的一大障碍,所以必须要尽早引入金鸡纳树。
现在他不但让段喜贵收购金鸡纳树皮,同时也收购金鸡纳树的树苗和种子,以求能在大周境内引种,目前在他让安福商人尝试在东番,以及云南、广西都让人试种,目前效果还不明显。
不过在收购树皮上效果却不错,出于高价收购,许多佛郎机商人随着大帆船船队从南美来到苏禄吕宋,然后再来到广州,将这些树皮、树苗和种子出售给段喜贵,段喜贵那里已经储存了一定数量的金鸡纳树皮。
另外青蒿汁也是解决疟疾的一种方式,但是青蒿汁不利保存,只能就地使用,要么就只能在疟疾发生地区鼓励多种青蒿,以便于就地取材作为治疗使用。
东番的开发是既定方略,安福商人的迁民垦殖,闽商在东番西部沿海的盐业开发,都还只是第一步。
东番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将是未来大周还是那个一个重要屏障和战略支撑点,从这里可以掌控琉球,剑指日本,还可以一路南下辐射南洋东部地区,可以说一旦大周解决了内忧外患,南洋将是未来大周最重要攻略方向,其丰富的热带物产和矿藏,都将让大周难以舍弃。
“属下从东番返回宁波时,正巧碰上了薛家公子准备登船去东番,这个时节去还好,再等一等天气热了,瘴气就起来了,现在安福商人正在努力迁民垦殖,但是疾病是最大的问题。”顾登峰点头道。
瘴气说来说去无外乎就是疟疾和血吸虫以及各种痢疾这一类疾病,只不过这个时代的人还无从知晓致病的原因,所以都只能统统归之于瘴气。
事实上冯紫英也提醒过安福商人们,一是防蚊,蚊帐、长袖这些避免蚊虫叮咬的手段,二是对生水死水的防范性使用,这可以极大程度的缓解“瘴气”威胁。
但这个时代,尤其是垦殖,怎么可能避得开这些东西?顶多也就是尽可能的减少而已,但一旦沾染上,基本上就要宣布死刑了,所以移民的死亡率很高。
“他去去也好,行万里路胜过读万卷书,看看东番情形,也能为日后经营东番打基础。”冯紫英点点头,“你说说,你这一趟所见所闻所得。”
顾登峰也就把自己这一趟南行的所见所闻所得大致介绍了一下,重点介绍了自己接触的士绅商贾群体,同时也对江南地区民生物价和民众心态也做了一个了解,在金陵他也悄悄见了一些人,对南京伪朝的状况做了一个大致的摸底。
“总体来说,江南士绅还是倾向于划江而治,觉得只要丢掉北方的包袱,不需要上缴那么多田赋商税,那么日子就能好过得多,至于说九边外敌的威胁,他们相隔万里,自然顾不了那么多,短视心态很浓,尤其是一些没怎么了解时政的乡绅心态更是如此。另外也还有对朝廷在秋闱春闱的大比名额上对北方倾斜不满意,这也是一大因素。”
顾登峰吁了一口气:“相比之下商人群体要好一些,他们因为经商缘故,对外界时势了解更多一些,特别是辽东和关外的局面他们更清楚,朝鲜日本这些外藩也知晓一些,虽然也对朝廷赋税太重有些怨言,但是总体来说还是能接受。”
冯紫英微微颌首,和自己预料的差不多,江南商人和江南士绅的态度还是有些明显温差的,这也是朝廷能够赢得最终胜利的一个原因,只要江南商贾不会断绝粮布等物资,那么朝廷就赢定了。
===壬字卷
第二百七十七节
东番拓垦渐入佳境===
和顾登峰就江南局势进行了仔细的探讨之后,冯紫英越发对未来充满希望。
江南工商势力仍然在膨胀,尤其是自己提出的开海之略对江南沿海影响很大。
一方面促成了海商群体的整合膨胀,并大胆地走向南洋、琉球、日本,甚至朝鲜,现在甚至和红毛番也有了竞争架势,这也说明了这个群体实力增长惊人。
另一方面,内贸商人一样从海外贸易中获益,从南洋、日本、琉球乃至西夷过来的商品也在源源不断的进入大周内部,虽然从贸易总量上来说远不及大周向外部输出的茶叶、丝绸、瓷器、药材、、铁料铁器、盐、纸墨书籍这些大类物资那么多,但是从南洋、西夷和日本这些地方输入的商品胜在种类繁多,一些商品的需求量也在急剧增大,比如香料。
这个时代的香料总的来说要分为两类,一类是欧洲人最需求的用于饮食中的香料,如胡椒、肉豆蔻、肉桂、丁香等,一类是大周汉人最喜欢的用于日常生活的香料,如乳香、龙涎香、龙脑香、沉香、檀香、苏合香。
这两类香料其实是完全不同的货物,前者原来在大周境内的消费量原来并不算大,主要消费还是后一类,尤其是在南北士绅商贾群体中更是一种流行时尚,类似于现代社会的香水。
如果一个士绅出门身上都没有佩戴两块香饼熏香,那无疑是会受人嘲笑的,同样作为贵族仕女,日常生活中也是不能离了这类物资的,衣衫和闺阁中都需要这类物资。
不过现在大周境内对原本欧洲人需求最大的食用香料需求也在急剧增加。
这类香料在用于各种肉类饮食中会极大地产生各种更为舒适的口感,这很大程度得益于佛郎机人和红毛番在广州、佛山、宁波、漳州这些地方的大量出现,他们也在推广这类食用香料在大周百姓中的使用方式,使得本地人也逐渐意识到的这类食用香料的妙用。
而像胡椒这类实用香料自宋以来就开始广泛使用,只是如肉豆蔻、丁香、肉桂、小豆蔻这些食用香料在大周百姓中相对使用较少,尤其是北方,目前连京师城中也开始出现了食用香料的普及热,冯紫英都不得不承认,似乎爆发在身边的南北战争丝毫没有影响到京中富人们的胃口。
内贸商人的潜在实力不可小觑,虽然他们头面人物群体不及海商那样庞大,但是其分销体系下的小商人群体却遍及整个南北城镇乡村,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一定程度上也能影响到民心民意。
如果南北战事的迅速结束,使得市场局面迅速恢复正常,他们也能够更顺畅地从事他们的生意,这自然是他们所期盼的。
除了商人群体的势力增长外,另外一个群体同样也得益于开海之略,出现了蓬勃发展势头,那就是作坊主群体,或者说企业主群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5/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