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风流人物第12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94/1718


“让龙禁尉盯着义忠亲王他们吧,我想他不会善罢甘休的,若是他还要去游说朝中其他人,也由得他去,等到牛继宗的宣府军那边没了希望,他自然就死心了。现在我们千万别去太过刺激对方,我估计他应该是去找过太上皇,太上皇应该没有明确表态,若是我们将其软禁幽居,弄不好就要让太上皇担心其他,说不定就要出手干预了,那才是最糟糕的结果。”
叶向高老谋深算,考虑更周全,李三才也赞同这种意见。
“那等到方相他们回京,是不是该考虑监国一事,如果皇上始终不醒,这监国和储君都缺位,也不是长久之计,难免让其他人觊觎,……”张怀昌问道。
张怀昌的这个提议,让叶向高和李三才都陷入了沉思。
究竟设立不设立监国,利弊皆有。选谁也是问题,也让他们难以决断,说实话张驰大家都不太看好,连皇上自己都是如此。
此子轻佻无德,在几个成年皇子中最是不堪,但礼王和福王也是庸碌之辈,一样难堪大任。
倒是禄王张骕在青檀书院读书表现不俗,那恭王张骦亦是自幼聪颖,但两人年龄又太小,而且亦违背了立长的本意,要说最合适的反而是义忠亲王之子诚郡王,各方面都最优秀,但是那又绝不可能,所以才会让他们都是难以取舍。
最终议定还是等到方从哲齐永泰他们回京之后再来商量,万一回京之后皇上醒过来,那就一切迎刃而解了。
义忠亲王来,半句没提宣府军的事儿,叶向高也是一样当做不知道,双方都在心照不宣。
不过接下来该做的却是不能停了。
一边立即安排兵部出文让蓟镇军突袭四海治和永宁,由领兵大将自行确定战机取舍,一边也要发布公告宣布牛继宗谋反叛逆,只说宣府军受牛继宗蒙蔽,要求他们立即放下武器向蓟镇军投诚。
这个消息在邸报和京中报纸上都要大张旗鼓地予以公示。
这个时候叶向高他们几人才看到了《今日新闻》刊载的消息,也才反应过来为什么义忠亲王一下子就如此着急,迫不及待地要登门一搏了。
原来如此。
===壬字卷
第一百一十五节
回京===
冯紫英一行人回京比方从哲、齐永泰二人早一步。
在获知了贺虎臣他们成功地在榆河和巩华城一线阻击了宣府军的东进之后,冯紫英就知道事情成了。
贺虎臣部肯定挡不住宣府军大军,但是只要争取到一天时间,尤世功的蓟镇大军就会到了,他不信尤世功不明白这桩事情的轻重。
虽然宣府军的实力要比尤世功的蓟镇军更强大,但是尤世功背靠京师,据巩华城而守,一样有优势。
宣府军也不敢兵分几路,那很容易造成脱节,甚至被围剿,毕竟这里是蓟镇的主场,宣府军也不敢将所有大军全数调入东进,他们还需要给自己留后路。
只要宣府军打不开局面,那最终的结果就是他们只能被陷在这里。
如果朝廷态度更坚决一些,直接宣布牛继宗是反叛图谋不轨,那么宣府军弄不好内乱都有可能。。
这就要看牛继宗的控制力有多强,以及义忠亲王能不能做出果断对策了。
冯紫英确信,只要义忠亲王不能做出正确的对策,那么宣府军弄不好就分崩离析,毕竟将官们愿意跟着你牛继宗搏一回荣华富贵,但士卒们却没那么多心思。
想到这是要造反,那是抄家灭门之祸,有多少人愿意干?
你牛继宗再怎么也不过就是一个宣大总督,何德何能,怎么敢造朝廷的反?
但如果义忠亲王出手果断,立即竖起大旗,挑明这是张家自身的夺嫡,那么对于宣府军的士卒们心里就要好接受许多了,跟着废太子起事嘛,不寒碜,前朝“靖难之役”也好,“夺门之变”也好,戏本里多了去,耳熟目详。
毕竟这义忠亲王和皇上之间这一二十年的夺嫡故事便是民间知晓的人也不少,甚至还有一些话本或明或暗地创造出一些话本,以前朝的故事来隐喻,许多市井小民还真的挺喜欢这类故事。
二十年的太子委实是太出名了,义忠亲王在京师城中的名声也十分大,这也是永隆帝登基十年仍然倍感压力,甚至更担心自己几个儿子的缘故。
不过看样子义忠亲王还有些舍不得放弃直接上位的幻想,希望能得到朝臣们的支持,但这显然不现实。
也不看看首辅和次辅是谁?叶向高和方从哲,
这两位可是江南士人首领。
你的心腹嫡系汤宾尹、缪昌期、顾天峻、朱国祯、贾敬等人都在南京自立山头了,
一干江南士绅也是摇旗呐喊,
摆明要把他们二人拉下马来取而代之,他们怎么可能还倒向你?
难道让他们这些当过首辅次辅的大佬日后去给汤宾尹、缪昌期这些人当小弟?
或者你还要让汤宾尹和缪昌期他们来给叶向高、方从哲他们打下手?
那从龙之功从何说起,还有何意义?下边人还不得闹得沸反盈天,
你基本盘就得要崩了。
一句话,这是一个无解的矛盾,
叶、方二人不会信,
汤、缪等人也不可能接受,
义忠亲王也做不到摆平双方。
所以冯紫英在获知了宣府军受阻的第一时间就和柴恪计议之后给张怀昌去了信。
之所以是以冯紫英名义发信,也是考虑到柴恪现在是吏部侍郎,
不好过多掺和军务,而冯紫英毕竟是晚辈,又是北地青年士子领袖,
张怀昌可以接受,
叶向高和李三才那边也不会太在意。
只要在延庆州那边给宣府军背后来一击,
就能迫使牛继宗放弃幻想,
赶紧南下。
冯紫英还是有些担心孙绍祖在大同镇那边的动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94/171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