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31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6/3406


等年轻一代步入社会的时候,日本经济已经原地踏步了,企业对人才需求下降。而有冲劲,能干事儿的年轻人又进不来,进来也要熬资历由老员工说了算。
对年轻人来说,更可怕的是,企业也不傻,日本政府更不傻,都一棒子打回原形了,谁还给你终身聘用制?继续养大爷?
与终身聘用并行的,还有一个“派遣员工”,其实就是临时工。
也就是说,九十年代之后的年轻人几乎拿不到终身合同,都是临时工。
而且,这个临时工和中国的临时工还不一样,可不光是用来背锅的。
法律规定,个别工种的临时工,在同一企业的工作年限不能超过三年。
也就是说,不管你干的好不好,三年滚蛋!
而且,临时工的酬劳平均只有老员工的60%。
那么问题来了,同样的工作,拿着老员工60%的工资,没地位,没权益,三年滚蛋。
你要是日本年轻人,你还有工作的欲望吗?
于是,所谓的低欲社会、宅文化就此萌生,不断壮大。
这其中虽然也有别的成因,但是终身聘用制也是无法忽视的诱因之一。
再换到企业视角,一个企业里50%的终生员工,不愁未来,拿着高工资,高福利,慢效率。
另外50%是临时工,虽然年轻,效率高,可是没欲望,更没有话语权,逐渐的就失去了活力和吸引力。
所以,如果你放眼日本企业,他们似乎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一是,固执。
无论哪个行业,极为固执。
二是,吃老本。
所有日本领先的行业,都是八十年代辉煌的延续和深层次耕耘。
三是,反应慢,对新技术、新方向不太敏感,给人感觉总是慢半拍。
好了,背景就是这么个背景。
按理来说,没人会惦记佳能和尼康,日本人也不会卖。
但是,偏偏碰到了鲍尔森和齐磊,为什么他们俩敢买呢?而且欲望很足?
第一,他们需要一个靠谱的光刻机企业来挖euv
llc的墙角。
第二,单论在半导体、智能机上的底蕴,鲍尔森阵营还是太单薄了,他需要不断壮大己方阵营。
那么,尼康肯卖吗?日本人是不太想米国人抢走他们的企业的。
这就需要鲍尔森的能力了。
他的话里有话,是说给日本政府的。
首先,鲍尔森没直接说要买尼康,而是两家二选一,你们哪一家让我当大股东都行。
这不是让两家去做选择,而是让日本政府在做选择。
是强势的一面,鲍尔森摆明了姿态,吃定你了,你看看给我哪一家。
让日本人选,保尼康,还是保佳能?
当然是保佳能!
尼康只在光学领域有一定成就,而佳能不单光学、半导体、医疗器械等等都是日本的龙头企业之一。两害相权取其轻嘛。
当然,也不会威胁一下,日本人就怂了。
没那么简单。
另外,鲍尔森传达出来的信息就是,这笔买卖你们不亏!
把尼康给我,不但尼康活了,你们还可以效仿韩国模式,保留经营权和自主权,我只拿利润。
而且,不光活一个尼康,佳能的光刻机业务也活了,总比等死强吧?
然后就是,鲍尔森把局势摆给日本人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6/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