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似水流年第31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45/3406


前半句,是说给尼康和佳能两家公司的。提供研发经费,等于是承担了风险,间接的在给两家续命。
而后半句,则是说给两家公司,以及日本政府的。
这里又涉及到一个很少有人知道的领域,那就是,日本对于国家核心产业的态度问题。
而提到日本的核心产业态度,又不得不拿“它“的好邻居韩国进行对比。
这两个国家,是截然相反的情况。
韩国,全世界都知道是财阀经济,躺平待宰的状态。
也就是说,韩国所有的财阀、大公司,都在米国资本的盘剥之下存活。
注意,是盘剥,而不是掌控!
就是说,韩国的三星、lg等等,他们把大部分利润都让米国人拿走了,三星过半的股份在米国人手中。
可是,在产业话语权,公司管理权方面,韩国企业还是有一定自主能力的。
当然,大方向上,还是要跟国家步伐,被米国左右。可终究表面上还是韩国人做决策。和米国资本竞争啊,和谁做生意啊,公司往哪个方向发展啊,还是能做主的。
从米国的角度来说,这是可以接受的。
赚的钱揣进我兜里,所谓的自主权,也无法跳出韩国整体被米国控制的框架。就给你个名声呗,满足一下虚荣心,不影响什么。
可是,日本就完全不一样了。
虽然日本和韩国一样被米国控制,但是在经济问题和产业核心的问题上,日本人很刚。
他们的核心产业一直在和美国人对抗,在拉扯,甚至可以说是有些悲壮的抗争。
也就是说,日本企业极尽所能地排斥米国资本入侵,尽管输多赢少,且困难重重,但无论是产业自主权,还是利润,他们都不想放出去。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民族性格的问题,也有七八十年代,日本人自己给自己挖的坑。
比如,终身聘用制就是其中之一。成就了“躬匠文化”,也把所有的企业坑的不轻。
总之,不管怎么说,日本企业不像韩国,上来就跪姿,而是一直在和米国对抗。
这也是为什么米国不采用对付三星、lg的策略对付日本企业,而是还要成立euv
llc去和日本光刻机产业对抗的原因。
那么问题来了,真的就这么刚吗?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就是死磕到底也不给你?
当然不是,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其实会变通着呢,也鸡贼得很。
光看后世,一个一个的日本企业鞠躬道歉,造假问题就知道了。他们没那么固执,也不是非要和米国人拼刺刀。
而是…真的没办法。
不但他们想拉米国人入伙都拉不了,甚至米国人不到万不得己,也根本不想入手日本企业。
原因有很多,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上前提到的“终身聘用制”。
顾名思义,就是一个员工只要进了这家公司,那就能干到退休,公司不能开除。
这是七八十年代,日本高速发展之下的奇葩产物。
经济发展太快,所有企业都在抢人。抢来抢去,就不仅仅是高薪、高福利的问题了,还抢出来了这么个法案,就是“终身聘用制”。
可是这个法案,在日本飞在天上的时候还看不出来问题。一棒子被米国削懵之后,就完了,成了日本社会的最大毒瘤。
一个人,高薪签订一份劳动合同,这辈子就不愁了。
不能裁员解雇,不能降薪,大伙儿混资历,谁的资历高就听谁的。
好处是:在应用科技领域,也就是之前说过的,不断试错,在一千一万种方法中找一个正确答案的实验中,能沉下心来干事情,把行业不断深挖。
服务行业和制造业也容易更好地贴近用户体验。
坏处就是,企业真扛啊!企业臃肿,管理固化的弊端无可避免。
有人可能会说了,这多好啊!对底层劳动者很友好。
呵呵,想多了。
准确地说,是对那一代人很友好。可是对九十年代,以及之后三十年的日本年轻一代来说,就是噩梦。
不要去和那些签订了终身聘用制合同的老一辈去比,他们幸运的时候,年轻人还在上小学呢!还在娘胎里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45/34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