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1622


赵瀚笑得更开心:“张宗子请讲。”
张岱拢着袖子说:“东林党、复社便无小人?阉党之中便无君子?何来君子之党,小人之党。我倒是认可侯朝宗侯方域的朋党论,朋党不能以君子小人分之,应当分为在上之党、在下之党。”
“何为在上之党,在下之党?”赵瀚问道。
张岱说道:“居庙堂者,为在上之党;处江湖者,为在下之党。在上之党禀国政,在下之党为辅助。然而,以党争而论,在上之党为祸轻,在下之党为祸重。一个在上之党,是无数在下之党利弊合之,所行之事亦为无数利弊之聚合。”
“妙哉!”赵瀚拍手赞叹。
这话是说,一个党派有当权者,背后站着无数在野的党人。
党人一旦当权,言行就不能代表自己,而是代表身后无数党人的利益。即便君子当了党魁,也被无数党人的利益所左右,根本就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施政。
张岱拱手说:“总镇,此非吾之言论,只在引用候朝宗的朋党论而已。”
侯方域看得这么透彻?
赵瀚不知道,朋党论是侯方域少年时写的章。
“候朝宗何在?”赵瀚问道。
陈子龙回答说:“北京。”
崇祯正在颁布“赎罪令”,只要家属交够了银子,就可释放诏狱里的罪臣。
侯方域这次没来江西,到北京交银子赎爹去了。
又有一个复社士子站起:“君子可结社,但不可结党!”
赵瀚笑道:“请自报姓名。”
复社士子说:“夏允彝,字彝仲。”
这是夏完淳的亲爹,此前在福建当知县。前段时间举城投降,由于官声极好,救活百姓无数,因此可以直接做县丞。但是,必须到白鹭洲书院进修!
夏允彝和陈子龙是好友,但两三年不见,两人观点相差极大。
随着大明社稷日暮西山,东林党、复社内部也在反思,很大一部分人变成“调停派”。
即调停党争,大家放弃私怨,一起共谋国事。
历史上,随着崇祯的死亡,“调停派”越来越多,都不想再搞党争了。但当权者却不愿调停,已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夏允彝和张岱都坚决主张调停。
等到弘光小朝廷覆灭,“调停派”变得更加彻底,认为君子不应结党,朋党必然祸国殃民!
夏允彝继续说道:“君子不党,党必有祸。一旦形成党争,万事非黑即白,于国于民有何益处?”
“君子不党,小人却会结党,排挤打压之下,则满朝尽为小人!”陈子龙反驳道。
两个昔日好友,当着赵瀚的面,就那样吵起来。
刚开始,赵瀚还在笑,因为复社分裂了,而且是思想根源的分裂。
突然之间,赵瀚笑容消失,他想起自己的大同社。
如果建国之后,天下全都是大同社成员,那跟没有大同社有何区别?
肯定会变成那样的,大同社今后占据高位,所有人都打破脑袋往里钻,最终人人都是大同社之人。到时候,大同社就是儒教,儒教就是大同社,两者将难以区分彼此。
既然这样,那还要大同社作什么,直接改变儒教不行吗?
或者说,直接把儒教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夏允彝和陈子龙的争执越来越激烈,其余士子纷纷加入其中,当场演变为上百士子的大论战。
柳如是听得心惊胆战,不时朝赵瀚望去,观察其是否被激怒。
实在是争论得太离谱,甚至有人提出虚君,让皇帝稳坐高位,君子结党以治天下。
哪个皇帝听了不发怒?
“啪啪!”
争执良久,赵瀚拍手,示意众人安静。
“吁!吁!吁”制止不了,亲卫开始吹铜哨。
这下终于安静了,士子们冷静下来,有不少人惊出一身冷汗,发现自己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16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