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53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2/566

  他可以是理想主义者。
  他可以竭尽所能地为普通老百姓考虑,但他下面的整个集团,都是要享受荣华富贵的,都是要骑在普通人之上的,一人敌天下的确是很令人敬佩,但一人终究无法敌天下。朱元璋的屠刀没解决的问题,李自成亲自带着修渠道没解决的,杨庆凭什么觉得自己能解决?
  哪怕是神仙,你也斗不过整个体系啊!
  “看来你这些年长进不少啊!”
  杨庆意外地说。
  “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更何况我们别了多年!”
  李来亨说道。
  “我承认这些都很难避免,但我们又能怎样?难道因为这些就不做现在该做的了?没有一劳永逸的万世之法,至少我还没找到,但首先我得做到一点,就是让贫民再穷也不至于没有吃饭的地方。他可以穷,可以吃不上肉喝不上酒,穿不起绫罗绸缎,但他能吃饱饭,哪怕吃地瓜,能有一身御寒的衣服,哪怕只是一身粗布的棉袄。他可以作为一个有起码尊严的人站在这个世界上,而不需要向谁跪着祈求一点残羹剩饭,不会在过年因为没有衣服穿都没法出门拜年,我能做到的只有这些。
  至于均贫富。
  这个我真得做不到啊!”
  杨庆说道。
  话说这么重的重担真的恕他无能为力了,至少他已知的世界里,真得还没什么人能做到,而那些敢于尝试这个的下场都很凄凉。
  他敢为均田一人敌天下。
  但为均贫富而一人敌天下这种事情他是不敢的。
  “你终究还是有做不到的啊!”
  李来亨不无嘲讽地说。
  “我不是神仙,我也从来都没说过自己是神仙,更何况有些事情就连神仙都解决不了,我只做我力所能及的,我只能为天下谋取一个底线,再多我也无能为力。”
  杨庆说道。
  李来亨默然不语。
  很显然他依旧还在坚持他的理想主义,对于大明的现实很无奈,作为李自成手下年轻一代头号名将,他跟着李自成从无到有创建关中的一个个公社。然后又眼看着那些一起打天下的将领们走向腐化,连李自成都无可奈何,不得不在临死前,索性一了百了地交出一切。而现在杨庆眼看着已经有点向他的理想迈进,却没想到是这样一个不负责任,不思进取一点没有正义与使命感的家伙……
  他仿佛一个理想主义的最后卫道者一样茫然地看着眼前花园。
  “你另找一个迪化都统吧!”
  突然他说道。
  “呃,你不会看破红尘吧?”
  杨庆愕然说。
  “我在万里之外大漠黄沙中,浴血厮杀就保卫你们这些豪门贵戚逍遥快活?我还没那么贱,既然我当初跟着闯王是为求一个太平盛世,那你现在已经做到了,大明已经算是太平盛世。哪怕依然是你们的太平盛世,但至少老百姓不再忍饥挨饿,我们造反让建奴有机可乘,但我们给你们夺回北都也算还了欠你们的,既然如此我又何必再去受那份苦?之前我已经打下了阿速城,叶尔羌人的前沿在巴尔楚克,我们的骑兵奔袭最多不超过十天就能直抵叶尔羌,可以说只剩下了最后的冲锋。
  不过你要小心准噶尔人。
  三年前他们全歼了托木斯克的俄军之后,暂时阻挡住了俄国人,现在他们正在蚕食大玉兹,而且多次从图斯池方向南下,虽然他们是我们的盟友,但他们的志向很显然不仅仅做大明的附庸。”
  李来亨说道。
  阿速就是阿克苏。
  很显然他返回西域的这段时间里又把叶尔羌祸害得不轻。
  其实叶尔羌已经求饶了。
  他们之前就派出使者试图用称臣纳贡换取大明休战,但他们的使者在嘉峪关被赶了回去,杨庆给嘉峪关守军的命令是,任何异端都不得进入嘉峪关。而叶尔羌人明显是,至于准噶尔人不是,大明毕竟光头依然是合法信仰,准噶尔人不管是哪个派别的终究也是光头一系,所以他们并不被定义为异端。
  只是不准在内地传教。
  但他们在蒙古各部的传播是得到女皇陛下尊重的……
  而且非常尊重。
  女皇陛下已经下旨,蒙古各部贡献都作为她的私人捐赠,用于在蒙古各部修建寺庙,每一个大小汗的牧区至少得有一座寺庙。这些寺庙修的越好,僧侣数量越多,大小汗们得到的封赏越多,甚至大小汗的儿女们还有可能得到女皇侍卫的资格,然后到南都永久居住……
  大明对蒙古兄弟是友好的。
  过去大明就有很多蒙古将领,甚至还有蒙古人出身的勋贵呢!
  以后也一样!
  总之蒙古的大小汗们可以拼命压榨他们的牧民,然后用牧民的血汗来维持他们子女在南都的奢靡生活,用不了多久他们就堕落为自己族人的叛徒吸血鬼。
  但叶尔羌人没这资格。
  所以大明连他们的求饶都不接受。
  李来亨打到阿克苏,叶尔羌人的前沿变成巴楚,巴尔楚克就是现代巴楚,而他们另一边还有准噶尔部从图斯池,也就是伊赛克湖方向南下对喀什等地的袭击,基本上叶尔羌人亡国进入倒计时。而且他们此时也无路可退,剩下可供他们选择的无非就是去帕米尔高原,或者继续沿着沙漠边缘去于阗,那里也是他们的地盘,但那里没什么用,无非苟延残喘而已。更何况杨庆还可以征召和硕特部参加这场清洗战,后者会很开心地出兵进攻于阗捞一把的。
  除此之外还有拉达克。
  也就是白教。
  和硕特部是黄教,但之前的藏巴汗是白教,被和硕特部征服后,不肯接受和硕特部统治的白教在拉达克一带自立。
  他们同样向大明称臣。
  实际上之前白教一直是和大明关系不错的,杨庆也不在乎给他们一个藩属的封号,现在那里是大明的怀义郡王,也就是原来的拉达克王僧格拉杰统治,每年大明赏赐他们些茶叶白糖之类,他们向大明进贡些土特产互相意思一下而已。
  反正大明也不会惦记那里。
  总之叶尔羌人已经算是被大明从南北两个方向钳住,唯一的选择就是帕米尔高原,但帕米尔高原是他们和布哈拉,哈萨克三家分割的,后两个兄弟是不是接纳他们,这个就很难说了。而且哈萨克同样也是准噶尔部攻击的对象,原本历史上未来几十年都是准噶尔部和哈萨克部持续战争,而且还是准噶尔部压着哈萨克打,直到葛二蛋死后哈萨克才缓过气。
  当然,对于杨庆来说,目前最重要的还是继续向前拿下叶尔羌。
  “你这就很让我难办了!”
  杨庆有些为难地说。
第五一九章
八千民兵上天山
  杨庆最终还是答应了李来亨的辞职……
  其实后者主要是避嫌。
  毕竟作为非明军系统出身的,只要他不想割据一方,都明白迪化都统这个位置很烫手。
  地盘太大。
  嘉峪关以西他说了算。
  不但军政一把抓,而且就连附庸的军队他也有权调动,就像唐朝时候的安西节度使一样,他有权认为合适的时候发动战争。他有权征调关西所有大明军队,包括民兵,虽然那里现在没多少民兵,但他的确一声令下整个嘉峪关以西必须听。他有权命令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包括拉达克王等附庸派遣军队协助作战,就像唐朝节度使征召属国派兵一样。而关西的税收同样由他自己决定,官员他自己任命,完全可以说就跟朝鲜这样的藩王一样。
  甚至超过这些藩王。
  毕竟这些藩王没有给其他藩王下命令的权力,但他手中的节钺有。
  这就很让人眼红了。
  话说迪化都统虽然苦点,但那绝对是肥差啊。
  大明向西的陆上贸易,可全都在迪化都统控制下,每年光茶叶从他那里卖出上千吨,源源不绝的商队从迪化折向北,在准噶尔人保护中前往额尔齐斯河的码头。迪化城内几乎全是商号和仓库,甚至就连很多外国商人都常住到了这座城市,包括异端国家的商人,他们不准进嘉峪关,但在迪化是可以贸易的。更别说还有对外掠夺,尤其是奴隶贸易的控制,每年从那里运往内地的奴隶,可占了大明目前娱乐场所和豪门后宅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供应量。
  这全是钱啊!
  李来亨一不想割据,二不想成为别人觊觎的目标,再加上对现实有点心灰意冷,这种情况下当然急流勇退是最聪明的选择。他好歹也是大明定远侯,上将,这些年也积攒了一笔丰厚的家业,以他和杨庆的交情,回来也不会有人敢对付他。话说护国公算得上私交的,也就他和李定国,主要是三个人年龄相差无几,尤其是李来亨还是和他一起打过仗的,这样的人就算没任何官职,也不会有什么人敢招惹。就这样这个原本历史上为大明坚持到了最后的可以说真正英雄,正当壮年就选择了辞职并退役……
  直接退出现役。
  顶着他的上将军衔转入预备役。
  “大江东去浪千叠,三百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杨庆看着他的背影感慨道。
  “你怎么对这个人那么特别,就因为当年和你一起打过仗?”
  女孩陛下疑惑地说。
  “如果没有我,先帝会和王承恩一起在煤山自缢,吴三桂依旧会借兵剿寇,李自成会在山海关与他和多尔衮决战并战败。然后多尔衮会和吴三桂入关,并在北方士绅支持下横扫天下并攻破南都,逐渐攻灭唐王桂王等抵抗的宗室,大明彻底亡国。而这个人,将是这片土地上为大明而战斗到死的最后一个将军。”
  杨庆神棍一样说道。
  “你不是在开玩笑吧?”
  女皇愕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