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53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1/566

  王夫之叹了口气,然后带着笑容走向杨庆……
  “护国公!”
  他拱手说道。
  “王代表,诸位代表,鄙人代表内阁向四民大会正式递交大明土地法草案,请四民大会审议通过。”
  杨庆一脸庄严地说道。
  说完他将手中的那个土地法小册子双手奉上。
  王夫之双手接过。
  然后他又转交给了另一名代表。
  “护国公,我们会对这份草案进审议,但兹事体大,需仔细斟酌,表决之期尚需时日,期间还需请护国公及内阁诸位解释疑惑,亦需邀请民间贤达共同商议。”
  他接着对杨庆说道。
  “那我敬候佳音。”
  杨庆说道。
  他就是来递这个小册子,他也没想过今天就表决,事实上他已经准备好了一场长期的斗争,但无论如何是不会超过年底的。因为此时各地的四民代表抽签已经开始了,年底之前新一届四民大会全体代表都将到达,并且在冬至祭天正式履行职责。
  新一届是绝对通过的。
  所以想要阻击他,只能是在这一届四民大会。
  “护国公,您觉得这样就解决所有问题了?”
  王夫之忍了忍还是问道。
  “它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这个我也很难确信,但它至少解决了底线问题。这个世上总会有贫富差距,总会有高低之分,有钱人的确可以锦衣玉食,豪宅华屋,可没钱人也不应该饥寒交迫,风餐露宿。作为治国者的确无法做到所有人真正平等,这太难了连我都觉得自己没这能力,可至少得维持一个底线,一个不至于让没钱的人沉入泥沼沦为鱼肉的底线。简单的说就是要钱没钱,至少不能让人饿死冻死,如果一个治国者连这都做不到,那也就不配窃据其位了。”
  杨庆说道。
  “护国公,难道就要为此夺人田产?”
  一个士子代表质问道。
  “首先对于有主的土地是赎买而非夺,朝廷会给钱的,第二,会以部分北方土地开荒的三十年免租权作为补偿,那么何来夺人土地之说?”
  杨庆说道。
  至于赎买是土地券,这个问题就没必要说了,同样补偿的土地都是北方那些因为自然条件差,皇庄不屑于耕种的,这个也没必要说了。不过总得来说这些土地种棉花还是可以,而且他还为此专门开发了各种新式的抽水机,从螺旋泵到柱塞泵都有,尤其是很快橡胶就能弄来,那时候就是弄一堆压水井都能管用。而人力方面奴隶贸易已经开始,这次向南洋的扩张还会带来大批战俘,虽然东南亚人都比较懒,但这个对于这些精通各种剥削压榨手段的地主们来说,完全不是什么问题。
  鞭子会让他们勤劳起来的。
  而北方有足够的土地,他就是同面积的置换都没问题,光一个东北就能解决一多半。
  而且还不存在运输问题。
  向西域的开荒的确要面对运不过来的问题,但东北的开荒就不存在任何问题了,虽然东北种棉花的确有点难度,但还有河套一带呢,总之他有足够的土地可以打发这些士绅。
  “那么我要是不卖呢?”
  那士子代表说道。
  “如果这份土地法通过,那么你的行为就属于犯法,对于犯法者那就只能依法处置了。”
  杨庆说道。
  那士子代表冷笑一声,最终还是没敢继续跟他讨论这个问题,既然杨庆尊重四民大会,那就没必要在这里和他浪费唾沫,接下来在四民大会斗法吧!
  “另外我还要宣布一件事情,为了表示对公田法的支持,女皇陛下决定,一旦公田法通过,那么就以无偿捐献的方式,向国家献出在北直隶的所有田产,原本北直隶土改区的所有皇庄全部献给国家。另外靖江王同样也已经做出决定,一旦公田法通过那么他也将献出临桂县以外其他所有封地,并将靖江藩护卫交由大都督府改编,临桂县治民之权亦交还朝廷。”
  杨庆说道。
  好吧,靖江王彻底投降了。
  他用不到两年献了三次封地的方式彻底屈服,只保留下一个临桂县和其他藩王一样当地主,以此结束了靖江藩的割据状态。
第五一八章
最后的理想主义者
  “你这是想一人敌天下啊!”
  李来亨说道。
  大明迪化都统,陆军第四骑兵军统制,关西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定远侯李来亨,万里迢迢回来是给他爹出殡的……
  李过死了。
  大明陕西巡阅使,秦国公李过因病于坤兴二年三月十九逝世,享年五十一岁,作为他的义子,其实也可以算养子,李来亨自然要回来的。上次李自成的葬礼他并没回来,当时刘宗敏刚死,其部下必须得有人镇压,从迪化到长安往返几个月,这期间万一出事就麻烦了。这些老土匪可都是百战精锐,而且绝大多数都在当地安了家,要是他们搞个割据,那想再解决可就不是那么容易了,最终李自成的葬礼他没参加,但李过的是必须参加了。
  这可是他爹。
  “一人敌天下?有点意思,幸好这天下还没我的敌手!”
  杨庆说道。
  李来亨无言以对。
  “你和闯王是同类人,都想着解决这世道的不公,但不是所有人都像你们一样。
  以我们为例,结果还不是都追求荣华富贵?闯王最后的选择也是无可奈何,他其实也已经快要压不住众将了,公社制让人人吃饱饭,可那些将领还要娇妻美妾,锦衣玉食。一开始他们可以跟着闯王吃苦,但一年苦可以吃,三年五年就不一样了,他们既然能坐享锦衣玉食,那为何还要去吃苦受累呢?
  结果就是人人贪财。
  你瓦解我们之后,看看哪一个不是家财万贯?
  高一功这些年管财权,多少银子落在了他手中?闯王始终自己耕种打猎养活自己一家,但他吃的喝的丝毫不比南都豪门差,其他众将个个都是锦衣玉食,要不然你以为那么容易让他们放弃抵抗?
  他们早已经被富贵泡软了。”
  他幽幽说道。
  “你想说什么?”
  杨庆笑眯眯地说道。
  “我想说你此举并没用,你的那些文臣武将不过是不敢,但心中却没有人支持你,就算公田法通过,他们也会想尽办法破坏掉。朱元璋当年未必不懂这些,他也想尽办法来抑制兼并,他创立军户制度最初就是以军户对付士绅,防止士绅做大,可结果又如何?不用士绅动手,他的那些老兄弟们自己就受不了了,好在朱元璋够狠,刀子够利,但可惜你没有朱元璋的狠辣,如果有一天黄蜚曹友义这些人破坏你的制度,你有这个狠心对他们动刀吗?
  或许你会说他们都有你的股份根本不用捞钱。
  可真会这样吗?
  谁会嫌钱多得咬手呢?
  你的皇庄制度很好,可皇庄说白了还是改头换面的军户,那你又怎么确定,你的皇庄将领不会像那些卫所将领一样,想方设法从民兵身上捞钱以至于使其崩坏呢?唐朝的府兵制度被玩坏,宋朝八十万禁军被玩成一堆一通鼓声十几万人崩溃的小贩,朱元璋横扫天下的军户被玩成了一群要饭的。
  那凭什么你的民兵就能避免?
  你有锦衣卫?
  朱元璋的锦衣卫比你的锦衣卫更狠。”
  李来亨说道。
  杨庆的公田法同样也是全民性质的预备役制度,所有租种国有土地的都是公民,这些公民同样要根据预备役和后备役两级编成民兵,和皇庄的皇民享有的待遇一样。也就是交完全相同的地租,但也承担完全相同的兵役,至于皇庄的义务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也相同。不过这个肯定需要点时间,杨庆直到现在也还没完成对皇庄义务教育,这些公民的义务教育和医疗普及恐怕至少得二十年。但不管怎么说,每一个村子或者相邻几个村子都得有一个小学,每一个村子都得有一个医疗所,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这些医疗所其实就是赤脚医生。
  但赤脚医生也足够了。
  这个时代懂消毒,具备初级的医疗知识,能够诊治一些简单病的那就是真正医生了。
  总之这些,这些公庄……
  皇民是皇庄,这些公民当然就是公庄了,至于那些藩王的就算是藩庄了,那些爵臣就是勋庄,后两者朝廷不管,那些藩王,爵臣爱定多少地租随他们的便,这些庄子的人也不需要承担兵役。
  而皇庄和公庄待遇一样。
  只不过皇庄由皇产监收租,各项开销也由皇产监负责,而公庄由朝廷收税,开销也由朝廷负责,皇庄庄头原本由大都督府任命,但实际上都是各庄自己推几个选候选人,然后由各地指挥使报到都指挥使,再由都指挥使从中任命。这样未来公庄的庄头也按照这个原则,由各庄推选几个候选人,再交地方官员来任命,至于都指挥使不再增加,毕竟目前大明已经有五十多个民兵军,这个预备役规模已经足够。预备役编制仍旧维持这个数字,但原本的皇庄民兵作为预备役的骨干或者说军官,公庄民兵作为预备役士兵,剩下所有青壮共同构成后备役。
  而军方任命皇庄庄头,地方官员任命公庄庄头,形成互相监督。
  但是……
  任何制度都会被玩坏。
  就像李来亨说的,唐朝府兵制度可以被玩坏,赵匡胤拱卫汴梁的禁军可以被玩成黄河岸边金军一通鼓吓崩十几万的废物,朱元璋设立军户制度时候肯定想不到他赖以横行天下的军户会被玩成要饭的。
  那么凭什么杨庆的民兵制度就不会被玩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1/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