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4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8/566

  当然,这都是李自成部下将领们的脑洞而已,他们也知道这有些过于天真,可不这样又能怎样?难道把地盘拱手交出,以后老老实实回家当顺民,这明显不符合他们风格,他们都是号令一方的枭雄,让他们老死病榻无疑很难接受……
  拼一把再说呗!
  反正杨庆也不至于赶尽杀绝!
  但现在……
  “怕什么?咱们十万大军出太行纵然杨庆又能如何?”
  李自成冷笑道。
  “可咱们要是夺取北都,他却带兵争夺,咱们难道真和他打一场?”
  袁宗第说道。
  他可是对当年记忆犹新!
  其他顺军将领们也都是一脸的凝重,很显然他们也知道面对杨庆会有很多不确定因素,和这个家伙打这种事情说说可以,真要是面对这个就得考虑一下了。
  “你们怕了?”
  李自成目光凌厉地看着他们。
  “义父,孩儿又岂会怕他,他杨庆再强也不过一个人而已,我就不信咱们十万精锐还怕这一个人!”
  张鼐说道。
  很显然当年被杨庆强行掳走的记忆已经淡去了!
  不过他这些年的确成长不小,他一直作为李来亨副将,一起在西域征战的,在李来亨去西域接替刘宗敏之后,目前顺军核心的三万火枪骑兵就是他在指挥。这支骑兵本身核心也是当年李自成的孩儿军,张鼐就是从孩儿军提拔起来的。
  老土匪们也纷纷表态不怕。
  好歹也都是纵横天下的猛将,承认自己被一个人吓住还是太丢人了。
  “既然不怕就好,传令下去,各军立刻按原定次序出发,十天后我要再次站在北京城下!七年了,兄弟们的仇终于该报了,当年多尔衮从咱们手中夺走的,今天咱们也要自己夺回来!走,去北都,拿出咱们当年的气势来,让杨庆看看咱们都还没老到爬不动!”
  李自成说道。
  老土匪们一片亢奋地吼声。
  这些绝大多数都已经四五十的老家伙们甚至拔出刀挥舞着,仿佛又找回了当年纵横天下的感觉。
  只不过掺杂的咳嗽声有点煞风景。
  随着忻州的命令发出,隐藏于一处处公社的顺军精锐们,立刻骑上战马或者骆驼纷纷涌出这些坞堡,然后在辽阔的忻州盆地汇聚成一道道骑兵洪流,开始向北直奔灵丘。而他们的前锋就是张鼐的骑兵,这些像在西域一样,骑着骆驼带着备用战马,携带至少一个月口粮和弹药,甚至驮着拆解开的骑兵炮和臼炮,带着一箱箱炮弹的骑兵,接下来按照计划将以每天不少于一百五十里的速度前进。他们将在灵丘转入蒲阴陉,横穿太行山出紫荆关,然后在易县向北直扑北京。
  易县以北完全洞开。
  清军能动用的兵力全都投入到了南线战场,就连看家的兵力也去阻挡杨庆了,从易县到北京之间没有任何军队,唯一的阻挡也就永定河,但这时候永定河依然在枯水期,骑兵可以直接通过。
  可以说将势如破竹。
  丝毫不会比当年进北京更困难。
  而后续各军同样或骑马或骑骆驼,将以每天不低于百里的速度,同样沿着这条道路跟进。
  十天后李自成要兵临北京。
  他要重新夺回这座从他手中失去的城市,尽管他已经时日无多,但作为一个没有后代的人,他要的就是死之前把仇先报了!
  他们不需要担心多尔衮知道。
  之前他们隐藏得很好,顺军的公社制在反间谍方面有着极大优势,不过在他们的大军出动后,肯定会有清军间谍知道,但只要骑兵前锋的速度足够快,甚至比间谍传递情报的速度还快就可以确保突袭成功。
  速度可以保证成功。
  骑着骆驼,自己携带足够物资的三万精锐骑兵,在西域别说一天一百五十里,就是一天一百八十里的持续行军都干过。骆驼这东西的耐力不是战马能比,同样负重能力也不是战马能比,就是在松软的沙漠里不吃不喝一天走个百多里都很轻松,更何况是在坚实的道路上。
  骑着骆驼机动,作战时候骑上战马冲锋,休息时候所有骆驼围成驼城防御。
  顺军就是这样横行西域。
  现在他们也要以同样的方式直捣北京。
  而此时多尔衮也接到了岳乐兵败身死的消息,同样也接到了明军完全控制大沽口兵临军粮城的消息,但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应对。这时候他的手中除了正白旗巴牙喇纛这支可以说他的亲卫,再也没有任何能拿出的军队了。就连九门提督所属步兵都已经交给博洛带往天津,现在九门提督手下是一帮女人在维持北都秩序,而第一批拼凑起来的老弱,同样也已经开始南下增援多铎。
  后者依然在进攻郑州。
  但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十五万八旗和蒙古联军,甚至包括数万豪强的汉军,正在明军的要塞前撞得头破血流,而且随着黄河解冻,明军的反攻即将开始,他必须全力以赴抢在黄河凌汛结束前打开这道防线。
  顺军已经攻克颖州。
  但因为后勤供应不上,不得不在颖州停止前进,而要想供应他们的后勤就必须打开郑州。
  必须打开这个点。
  只有打开郑州,洛阳囤积的粮食才能源源不断运出,然后在郑州转入郑河顺流而下进贾鲁河直达颖州补给李自成的大军。同样也补给严重缺粮的清军,打到现在清军在大名等地储备的粮食濒临耗尽,李自成在洛阳的两百万石粮食是他们的唯一希望。
  就像他自己说的。
  这是大清国战,必须全力以赴!
  杨庆只不过是打开大沽口,而且已经在大沽口停止前进,等待后续的增援,而明军能投入的也只有一个陆战军。山东的明军正在合围东昌,南方的明军正在淮河抵御李自成,杨庆不可能再抽调更多兵力,剩下能够机动的陆战第一军还在遥远的广东,短期内他能动用的就陆战第二军。
  一个军不可能进攻北京。
  这座城市和周围的旗人会淹没这两万人的。
  更何况还有军粮城,天津,还有通州,还有北京的宏伟城墙,几个月内根本不用担心他……
  南线才是至关重要。
  可怜的多尔衮,就这样踌躇满志地在北京等待着,等待他弟弟的胜利消息,丝毫不知道一个庞大的军团正在以每天一百五十里的速度接近……
第四三四章
大清国要亡啦!
  五天后。
  “终于退潮了!”
  野猪皮的孙子,原本历史上被李定国部阵斩的敬谨郡王尼堪,趴在残破的箭垛上,望着退却的潮水和同样退却的明军战舰,长出一口气说道。
  在他两旁一片狼藉。
  被二十四磅舰炮轰出的碎砖,被打死的清军死尸,被摧毁的大炮全都混乱地铺满城墙,甚至不远处的城墙还垮塌了一块,虽然并不算很大但也看上去触目惊心。而在他身后的军粮城内,同样到处都是炮弹砸毁的建筑物残骸,甚至还有被臼炮开花弹引燃的火焰正在熊熊燃烧,滚滚浓烟直冲天空……
  不过天空中本来就弥漫着他们还击时候的硝烟。
  双方炮战已经持续四天。
  每天明军巡洋舰都乘潮而来,对着军粮城倾泻炮弹,而守城的清军也都用红夷大炮还击,不过这里没有万斤巨炮,那些红夷大炮虽然威力也不小,却无法真正摧毁明军巡洋舰。
  后者可不是欧洲式的。
  更准确点说,明军巡洋舰应该算小型战列舰。
  大明海军又不是欧洲海军需要巡洋舰远洋航行,必须薄皮大馅以照顾速度,明军目前无非就是在第一岛链内活动,跑到别人家炮轰一下,速度慢一些无所谓,反而是防护性能更重要,毕竟得挨炮弹。尤其是最早建造的那些巡洋舰木板厚度都只是比战列舰略微薄一点,但扛十八磅炮在中远距离的攻击还是没问题的,军粮城又不是大沽炮台,最重的大炮也就是这个级别。只要明军巡洋舰不拉近到三百米内,他们还是别想击穿那坚固的橡木板,实际上因为后者木板厚吃水也深,同样不可能离开海河主航道拉近到一里内,双方就是隔着超过一里对轰。
  “看来明寇也是黔驴技穷了!”
  他身旁的神军固山颇为自得地说道。
  “又有船来了!”
  头顶残破的城楼上,突然传来观察哨的喊声。
  他俩立刻举起望远镜。
  实际上不用望远镜也能看见,远处的海河主航道上,八艘不带风帆的排桨船正逆着潮水而来,转入军粮城下的这片泻湖中……
  “开火!”
  尼堪说道。
  他不远处的一门大炮立刻喷出火焰。
  但此时距离足有一里,以清军的火炮水平,想要击中这样的小型目标无疑是很困难的,好在这些排桨船也没准备继续向前,而是仗着吃水浅进入泻湖,然后在泻湖口停下。这时候尼堪也能看清它们上面了,在这些排桨船上都有一个很像大炮的东西斜指天空,不过肯定不是大炮,这样的小船还开炮就夸张了。
  尼堪和那个神军固山面面相觑。
  “天雷,是明军的天雷!”
  突然间旁边一名从大沽口逃回的清军发出惊恐的尖叫。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