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44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47/566

  正黄旗满洲巴牙喇纛的勇士们真得很无奈啊!
  一套一百五十斤重的板甲啊!
  他们怎么破这样的铁罐头?
  但在仇恨驱动下,他们就像发疯般涌向杨庆,哪怕只是带着癫狂砸他一下,然后紧接着就被横扫的巨斧抽得血肉飞溅。甚至还有隔着不足三米拿枪射他眼睛的,不过这个都会被避开,还有拿着匕首扑到他身上试图找缝隙扎的,但这样的都会在瞬间被踹飞。总之这个时代的八旗满洲最精锐勇士,依然保持着他们作为蛮族的凶悍,他们仿佛一群攻击老虎的野猫般前赴后继,在杨庆脚下堆积起越来越多的死尸。踏着死尸杀戮的杨庆就这样越来越高,他很快就已经由深陷重围变成了居高临下……
  死尸太多!
  必须得一边杀一边挪动双脚。
  而清军依然前赴后继……
  实际上杨庆的板甲给他们造成了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以为打开板甲就能伤到他。
  要不他穿板甲干什么?
  他们哪知道杨庆穿板甲只是因为觉得自己不一定扛住抬枪,或者劈山炮的实心弹,又不知道头顶那个不靠谱的神仙如今还是不是罩着自己,但他真不是为了冷兵器战场装逼啊!他不穿这套板甲都一样虐菜啊!然而正是这种幻想在支撑着,这些巴牙喇纛兵们疯狂地进攻,然后变成血肉模糊的死尸,增加着杨庆脚下尸山的高度……
  “护国公神威如故啊!”
  在清军后面不远处,带着陆战队员追击而来的陆战第二军副统制方元科感叹道。
  他是方国安的侄子。
  他叔叔已经半退休,朱慈烺之前封了他叔叔一个伯爵,尽管也算是明军当初的军头之一,但方国安其实也知道自己真实水平有限。与其在军队操心劳神,说不定哪天在战场上打个败仗丢了脸,还不如退出一线享清福呢!护国公又不是忘了老兄弟的,如今他顶着一个巡阅使的头衔,坐拥百万家财和封地舒舒服服地混日子,有方元科在现役维持方家势力就行了。
  巡阅使相当于大都督府派出巡查各省民兵的钦差。
  但不管什么具体事。
  民兵有完善的军旅和皇庄三级管理体系,巡阅使只是检查工作,但检查出问题会向大都督汇报,这是杨庆专门安置那些能力不足,但身份却足够的将领的。不仅仅是方国安,好几个自知已经适应不了现在这种热兵器战场的老牌军头,都安安稳稳地当巡阅使去了。
  这个和唐王的云南都指挥使不同。
  后者是因为云南卫所改革没有完成而延续之前制度,但现在完成后云南都指挥使也已经取消,取而代之的是昆明都统,也是唐王担任。尽管他手下没有正规军,但他有权调动云南境内五个民兵军,不过都统无权管皇庄的事务。后者都是由民兵军内部自己管,都统只有调动使用的权力。
  方元科是参加过迎驾的,他当年和他叔叔一起北上的,当然见识过护国公在战场风采。
  可他部下全傻了!
  哪怕有之前护国公抡着大斧攻城的场景做铺垫,此刻这种虐菜一样的杀戮仍旧让他们目瞪口呆。上次护国公其实没杀几个,就是甩了几斧子露了下脸,可现在是一个人独占超过七百清军最精锐骑兵啊!
  那高踞死尸堆上的伟岸身影!
  那不断带着飞溅血肉划过空气的巨斧!
  那四周仿佛屠宰场的血色。
  ……
  那些士兵甚至忘记了向前,忘记了去帮助护国公,纷纷跪倒在了荒原上,向着眼前的神灵顶礼膜拜,本来护国公是天上神仙下凡的说法在军队中已经被确信,不过杨庆的平易近人淡化了这种神话色彩,但现在的护国公完全就是神灵了。
  必须得膜拜的!
  这是真神,现世神!
  “杀啊!”
  方元科看着跪倒的部下,然后挥刀吼道。
  “杀建奴啊!”
  ……
  那些叩拜完的士兵纷纷吼叫着一跃而起,端着上刺刀的步枪,恍如喊着板载猪突般蜂拥向前……
  最终清军只逃走三百骑。
  而杨庆一个人杀的也差不多有两百以上。
  不过他还不知道自己把麻哥的守护神腰斩了,岳乐的死尸被骑兵踏烂了,而且杨庆也不认识他,明军同样也没人认识他。所以这个原本历史上为麻哥撑住吴三桂进攻的安郡王,死尸依然和其他清军死尸一样,被明军随意地扔进海河喂鱼……
  之前的清军死尸也是如此处理。
  海河上也算浮尸满江,甚至还有在涨潮时候一直被推到天津的,而大沽口外的鲨鱼也正像赶集一样聚集着狂欢呢!
  气势如虹的明军,甚至没有停下追击的脚步,这一个旅撵着溃逃的清军一直追杀到了军粮城,遇上出来接应的清军才停下。不过后者也没敢主动迎战,他们保护着逃回来的残兵退入军粮城,然后立刻关上门固守。但明军也没有直接进攻,登陆的不过两个旅而已,还得留下守大沽口的,清军在北塘还有守军呢!最多也就能出一个旅用来进攻军粮城,这还是有些太少了。
  军粮城并不好打。
  这里实际上是清军沿海长城北端的终点,这道长城在海河两岸是错开的,主要是为了给多尔衮留出至关重要的长芦盐场。塘沽和北塘之间这片荒滩是最重要的盐场,这时候北方的盐绝大多数都来自长芦盐场。
  而军粮城同样的重新修筑为不输于宁远的坚城。
  因为北段长城同样阻水,然后又在军粮城周围人工挖掘引导,最终形成一片湖泊沼泽,实际上天津和塘沽之间就算不故意挖掘引导,正常也是这样,而且还有海水倒灌问题。总之结果就是把军粮城修筑成了一个水中孤岛,除了向北的长城以外,还有两道长堤作为陆路连接,哪怕这个枯水季节,周围一里范围也都是浅水沼泽区。而因为海水倒灌问题,涨潮时候这片沼泽在南边会扩大到超过三里成为滩涂,想进攻的话要么和进攻南炮台一样先夺长城,再沿着长城向前进攻。
  但还是很困难。
  因为这一带是盐场,也就是说海水涨潮时候,这一带会被海水漫过。
  至少也是部分被漫过。
  而且水深还走不了船,哪怕小艇也走不了,事实上追到军粮城的明军紧接着就撤回了,因为涨潮已经开始了,不撤回他们就得在海水里了。
  还有就是乘船在军粮城的湿地登陆强攻,这也是清军期待的,他们的大炮小炮都等着呢,明军的巡洋舰吃水深,只能乘潮水进海河,退潮就得赶紧撤出来,否则会搁浅的。也就是说留给明军的攻击时间,就是不超过十个小时,实际上考虑到各种事情耽搁,明军真正用于进攻的时间也就四五个小时而已。
  攻不下就得立刻撤退。
  否则一退潮明军就得在没有舰炮支援的情况下,拿燧发枪对付清军的大炮,他们的大炮在滩涂上可以说寸步难行。
  当然,这没什么大不了。
  有护国公在就没有不能一鼓作气攻下的堡垒。
  但目前护国公还不想进攻。
  话说李自成也该知道这边的消息了!
第四三三章
秦王扫六合
  李自成的确已经知道了。
  忻州。
  “闯王,杨庆突然北上,是不是知道了咱们的计划?”
  高一功疑惑地说。
  他并不知道自己姐夫的阴谋,他和顺军这些军头们,真心以为李自成是带领他们夺取北都,并在北都立定王为皇帝,以定王号令天下……
  当然,这只是说说而已。
  他们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其实他们的真正目标,是想趁着李自成还在,整个集团维持团结,一鼓作气拿下北都,先报了当年的仇。
  这一点很重要。
  老土匪们对当年的事可是切齿这些年的。
  报完仇之后,再招降纳叛收编夹在中间的清军,毕竟后者亲人多数都在北都,而和李自成有仇的只是多尔衮。但那些八旗汉军朝鲜甚至于神军和满蒙,都是可以招降到自己这边来的,八旗满洲亲属都在北都,蒙古各部和李自成本来就关系不错,这些年互相贸易不断。八旗神军要的只是他们能不被灭,这个也完全是可以接受的,当年只是因为他们的背叛,但这些年过去仇恨已经淡了。
  不能容的只是多尔衮和多铎。
  其他人被夹在中间,想逃回辽东是不可能的,投降杨庆更不可能,李自成只要把多尔衮兄弟弄死,把那些八旗王公弄死,剩下中下层完全可以收编。
  那些汉人豪强也一样。
  豪强们要的只是特权,这个完全可用给他们,李自成的手下对于解放河北人民没什么兴趣,他们只是需要这些人一起割据。先以定王为皇帝恢复大明整合北方,再以放弃定王承认女皇为交换,换取杨庆接受他们的继续割据。同样桂王和张献忠也会喜欢这种割据,最终大明朝完成形势上的统一,但黄河以北和关中及四川两广继续割据。
  甚至各方还可以坐下来共同签个条约以实现真正和平。
  蒙古人也可以向大明称臣嘛!
  大明又不可能对他们的寒冷贫瘠草原感兴趣,就是福临也可以向大明称臣,他家本来也就是大明的建州卫指挥使,如果福临他爹罪无可赦,那沈阳再换一个杨庆满意的。
  野猪皮一系都有罪也无所谓!
  他弟弟那一系还在嘛!
  济尔哈朗还是摄政王,还在沈阳统领朝政,他把福临一门打包送给杨庆然后自己向大明称臣,申请新一届建州卫指挥使就行。只要大明不赶尽杀绝,沈阳的八旗王公大臣们,在关内军团事实上覆灭后肯定会愿意用福临的身体换取太平……
  反正他们也打不过。
  顽抗也是死路一条,就北方剩下的八旗人口,基本上回原来的建州卫地盘上也能凑合活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4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