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40/566

  这里面数他俩最年轻,吕留良才二十出头,所以去长安这种苦差事只能他俩。
  “大敬去广州。”
  黄宗羲对蔡仲光说道。
  “你找桂王,向他讲明利害,咱们可以容两广割据,但杨庆早晚会对他们动手,他们的好日子撑不了多久的,此时咱们应该联手,桂王出一个旅精锐,咱们负责掏军饷,然后送到李自成那里作为陛下亲卫。咱们不能养兵,但陛下养多少兵都不是杨庆能管,陛下带着一支护卫南下他杨庆也不能拦着,说到底只要陛下的手里有兵,其他就都好办了。”
  他接着说道。
  “但桂王的兵打不过杨庆啊!”
  蔡仲光说道。
  的确,这个问题很令人无奈。
  桂王的军队又不是没和杨庆的军队交手过,新安一战可以看出,桂军的战斗力和明军仍有不小差距。
  “陆战队能打是因为都用的新式自生火铳,杨庆称其为燧发枪,这样的枪桂王那里也能造,就是产量少价格极高,桂王也无法用其大量装备自己的士兵。杨庆能是因为他有新式的炼钢法可以造优质弹簧,桂王那里在炼钢上差了一些,他们的弹簧制造更加费时费力,但这个只是银子的问题而已。更何况杨庆那里出售的一些高档工具和机器零件,也同样是这种优质钢材制造,咱们买这些然后送到桂王那里后者负责造枪,最后无非就是造价高一些,只要是钱的问题就都好说。”
  张履祥说道。
  “但桂王的兵也不敢保忠心,那杨庆在蛊惑人心上可很有手段,就连夏存古都能被其蛊惑。”
  吕留良说道。
  这个问题让所有人都默然了。
  的确,在拉拢人心方面他们比杨庆差得太多,夏完淳就是个例子,多好的青年竟然视他为偶像,万一桂王的那些雇佣兵武装起来到了南京,用不了多久被杨庆洗脑倒戈怎么办?
  “要不联络一下北边?”
  毛奇龄试探着说。
  北边……
  按理说北边的确是个好选择,多尔衮现在日子过得也挺难,事实上他已经没有胆量再觊觎江南了,他的最大追求就剩下自保。让杨庆倒霉无疑是他人生最大的快乐,如果雇佣一批清军当打手,尤其是八旗神军,多尔衮肯定举双手同意。
  但这样的话……
  “还是不要了,万一被杨庆知道咱们就很难说清了。”
  黄宗羲说道。
  杨庆可以不在意他们从桂王那里弄一批雇佣军,但要是弄一群清军换马甲那就是给他抄家的理由了。
  “我倒是有个不错的选择。”
  姜希辙说道。
  “我们可以去倭国募兵,据说葡萄牙人就大量使用倭兵,这些人都极其听话,对雇主极其忠心,只要给他们钱就不会叛变。之前荷兰人攻打葡萄牙的马六甲,城里一多半守军都是倭国雇佣的,这些人死守城池没有一个投降的。桂王那里也有不少,让桂王把这些人单独挑出来,咱们再额外从倭国雇一批,他们连语言都和咱们不通,根本不会被杨庆蛊惑。”
  他接着说道。
  “此计甚妙!”
  黄宗羲带着豁然开朗的表情说。
  话说从倭国雇佣士兵无疑是目前最好的选择,宁波港每年无数船只往返长崎,只要愿意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拉回一船。这些倭国人吃苦耐劳而且极其听话,从桂王那里挑出他的倭籍士兵当做军官,从桂王那里订做最新式燧发枪武装这些佣兵,然后让他们充当龙兴天子的护卫。而且这些倭国人雇佣成本低,另外他们只认雇主不认别人,也就是说他们只认给他们支付军饷的江浙士绅,这样龙兴天子也更容易控制了。
  至于龙兴天子为何有一群倭国护卫……
  难道倭国不是大明藩属?
  虽然倭国的确不这样认为,但在大明看来普天之下都是大明藩属,既然这样龙兴天子有一批自己属国的士兵有何不可,这也是倭国对龙兴天子忠心的体现。
  “但如何把他们送到长安?”
  吕留良说道。
  “多尔衮会阻拦吗?”
  毛奇龄笑着说道。
  的确,多尔衮才不会阻拦呢,他会全力配合帮助这些人从他的控制区通过,然后到李自成那里去追随龙兴天子,李自成同样不介意这样一支军队到自己地盘上。至于他们的武器混在给李自成的运粮船里,同样也能轻松送到洛阳,现在除了那规定的一百万石,李自成每年还掏两百万两从江浙购买粮食运往洛阳。
  杨庆对这种贸易完全不管,每年开河期从运河北上转黄河的漕船源源不断。
  甚至还有走汉江西运的。
  就像唐朝安史之乱时候一样,江淮粮食走水路运往汉中,直接供应汉中的李自成控制区,总之运输军火是不值一提的小事。
  “那一个旅太少了吧?”
  张履祥说道。
  “那就两个,去倭国雇八千佣兵!”
  黄宗羲很是大气地挥手说道。
  八千佣兵而已,就倭国人那饭量一年吃不了多少,加上军饷每年也就花二十万,话说在坐的谁家没有个几万两的家业?随随便便凑一下就出来了,再说又不是一直养着,其实一直养着也不错,黄宗羲突然发现浙江士绅一直忘了还有这个选择,要是早就养一批倭寇还不至于面对杨庆时候如此被动呢!
  “还有,大可去长安后,别忘了给咱们要几个官职,陛下身边岂能没有自己的朝廷。”
  随后他补充道。
第三三八章
和盘托出
  “真是越败越战啊!”
  玄武湖的船上杨庆感慨道。
  话说大同社不屈不挠的精神还是很令人意外的,他们要是原本历史上抗清时候也能这样,说不定南明还能撑住。
  当然,主要是清军会屠城。
  而这些人很清楚,他就算抄家也只会把男丁流放,但流放对于这些人来说没什么可怕的,哪怕流放到台湾去,他们的亲朋好友也一样会给他们送银子让他们过得很好。甚至还会在士绅中留下一番美名,至于他们的家人就算被收缴田产,也照样能在亲朋好友帮助下过得很轻松。
  这一点很重要。
  话说江浙这些家伙都是当年和魏忠贤斗出来的,对于不会灭门的对手那经验都很丰富。
  他们的确把杨庆骂成妖魔。
  但他们也都清楚,杨庆恰恰是不喜欢杀人,尤其是不喜欢玩满门抄斩的,直到现在杨庆没有满门抄斩过任何一家,没有一个女人,没有一个小孩死在他刑罚下。
  哪怕当年那些都玩过血溅午门的勋贵们,都照样还有继承人在南京继承他们各自的爵位。
  既然这样怕个鸟啊!
  话说杨庆咄咄逼人的一次次对着士绅下手,皇庄清查田产,释奴,最终一步步触及士绅们的底线。如果他们还不做出实质性的反击,用不了多久土地士绅这个名字就从大明的土地上彻底抹去了。南宁两府的土改有两年顶天了,两年时间锻炼出来的人才放出去扩散到广西全省,如果不对土司下手估计三年广西就完成了,前后五年时间杨庆就有了用于整个大明的土改队伍。然后他一纸公田法直接动手就行,五年时间也足够他把这项政策宣传得尽人皆知了,那时候各地皇庄民兵保护着土改队在各地佃农贫农欢呼中进驻各府县。
  那时候各地士绅想反抗?
  连跟着他们一起的人都没有啊!
  他们只能在迎驾这件事上跟杨庆放手一搏,这一次不搏以后就没有机会了。
  “可惜终究是越战越败!”
  杨庆鄙夷地说。
  “信公,可否开动?”
  宋应星在一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地说道。
  “开动!”
  杨庆换上一脸笑容说道。
  他们身旁一名军官立刻用力扳下旁边锅炉的一个手柄,紧接着伴随蒸汽的鸣响,连接锅炉的蒸汽机飞轮开始了转动,同时传动齿轮组带着一根轴开始缓慢转动,这根轴则同时带动了这艘五丈长的平底小船两侧明轮同样缓缓转动,拨开水面驱动着小船缓缓向前……
  “这还不如划桨呢!”
  杨庆的准小姨子不满地说道。
  这是杨庆第一艘试验性质的明轮蒸汽船,这东西想要利益最大化,那么首要就是内河明轮船,没有比这更适合以内河水运为主的江南了。蒸汽机到蒸汽船之间的时间间隔本来就很短,一七七六年第一批瓦特蒸汽机安装于工厂,仅仅十三年后就已经有人把蒸汽机安装在船上充当动力……
  不是富尔顿。
  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不是富尔顿。
  必须得明白这一个事实,世界上第一艘蒸汽船不是富尔顿发明,而是苏格兰人赛明顿,他在一七八九年试验成功第一艘蒸汽船,富尔顿比他晚十三年。
  但他的资助者因为这艘船的表现不佳而拒绝继续资助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4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