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8/566

  “东阳公,您别忘了,就算陛下回来,没有各地士绅支持,他一样还是什么都做不了,我们花钱,我们冒着被杨庆抄家的危险,那么总得要有所回报才行。”
  黄宗羲说道。
  “你们也不能如此贪得无厌,你们这样与杨庆有何区别?”
  张国维怒道。
  “区别当然有,区别在于一个奸臣会篡位,而我们肯定不会,我们无论提多少要求,都是为了能够与陛下君臣天长地久下去!”
  毛奇龄说道。
  “东阳公,杨庆曾经有一句话说得很好,大明已经到了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变是肯定不行了,祖宗之制必须得变,但如何变是最重要的。杨庆的变是为了他一己之私,是为了给他有朝一日谋篡布局,而我们的变是为了大明江山永固,是为了众正盈朝的太平盛世。陛下垂拱于上,群贤治事于下,难道这不正是大同之世?”
  黄宗羲说道。
  张国维看着面前这副看似满是真诚的面孔,然后又看了看四周,毛奇龄,吕留良,张履祥……
  这全都年轻一代的才俊啊!
  但他真没想到这些人胃口这么大。
  杨庆仅仅是给皇帝套绳索,他们这是干脆就想把皇帝变成一个纯属摆设的花瓶。按照杨庆的要求皇帝至少还有一点权力,按照他们这套皇帝直接什么权力也没有了。内阁大臣必须议会提名,地方官员必须地方议会提名,皇帝就是个盖章机器,议会把事情决定了叫过皇帝盖章就行。杨庆是一个人的篡位,他们这是一群人的篡位,两者没有任何区别,如果说杨庆是奸臣,这些家伙同样是奸臣。
  张国维是个很传统的人。
  他的确是东林党,他的确想斗倒杨庆,可他的原则仍旧是做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忠臣,这些人已经超出他容忍的底线了。
  他根本不能接受。
  接受这些东西并转达给龙兴天子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洗不去的污点。
  他可是原本历史上自杀的。
  “老夫老了,却没想到老来失计亲豺狼,你们好自为之吧,老夫受大明三朝之恩,此生惟忠于朱氏,不想给你们做大明的掘墓者。”
  张国维站起身冷笑着说。
  说完他颇有些沧桑地转身径直离开。
  “您的确老了,跟不上时代了!”
  后面黄宗羲端着茶杯说道。
第三一五章
皇上,您是愿意做花瓶呢还是愿意做花瓶呢?
  长安。
  “你们这要的太多了!”
  水太凉皱着眉头说道。
  黄宗羲那些人才不会在乎张国维会不会给他们转达呢!他们在长安又不是没人,再说东林党也不只有一个张国维,既然张国维老糊涂,那就换人好了。
  “牧斋公,这只是我们的提议。”
  朱之瑜笑着说。
  “但就算是提议,这些东西提出来也会让圣驾不满,别的都好说,哪怕你们说在各省设议会也行,两广的地方咨议局也在搞,这可以说是大势所趋。但哪怕两广的咨议局,也无权干涉阁臣的任免,以杨庆之猖狂,也仅仅是对陛下任免阁臣加以限制,可你们这算什么,替陛下任免阁臣吗?”
  旁边顾锡畴说道。
  他也有些不满了,这些人明显要得太多,杨庆都没这么狠呢!
  “瑞屏公,大明内阁制无错吧?”
  朱之瑜说道。
  顾锡畴点了点头。
  内阁制的确没问题,这一点是所有文臣的共识,这种制度堪称历代制度演化的最佳成果。
  “那为何又天下大乱?”
  朱之瑜说道。
  这位原本历史上要在倭国几乎登上圣坛的朱舜水紧接着说道:“内阁制度没有问题,那么出问题的就是那些阁臣,君主任贤则国安,君主任奸佞则国乱,国之安危系阁臣,阁臣贤奸系君主一心,那么大明历代皇帝任用了几个贤臣?”
  顾锡畴没说话。
  这个问题的确很难回答。
  “恐怕十中无一吧?以崇祯朝为例有几个贤能?多半皆庸碌无能之辈甚至不乏奸佞之徒,但这样的人却要治国,那国何由不乱?天下安危所系者却由君主一言决之,君主圣明都难免有被蒙蔽的,就不用说君主圣明者同样十中无一。想要避免以后阁臣尽奸佞,以至于再次天下大乱,最好的办法就是限定人选,代表着天下万民的议会先替君主筛选一遍,然后把筛选出来的贤能之臣交由君主做最后决断。
  这才能保天下持久太平。
  而天下太平则大明江山永固,这对陛下也是好事。”
  朱之瑜诚恳地说。
  “但陛下不会这样想,在陛下看来你们此举与杨庆有何区别?都不过是趁机要挟而已。就算你说的对,此事也可以徐图之,先把这议会建立起来再慢慢劝说陛下,你们还是太操之过急了!”
  顾锡畴说道。
  “若非此时,哪个皇帝会接受?”
  朱之瑜笑着说道。
  顾锡畴语塞,不过他也知道朱之瑜说的对,如果不是这种时候,哪个皇帝会接受这种条件?甚至就连议会都别想一个正常的皇帝会接受,只有在这种特殊情况下,才有可能跟皇帝试着谈这种问题,否则正常情况下敢提这种要求,那基本上是奔着满门抄斩去的。可他们要的真太多,这事情不好开口啊,钱谦益回来后可是刚刚用杨庆那些套刺激了龙兴天子,这相当于忠臣们自己打脸啊!
  “老朽先试探一下吧!”
  水太凉叹了口气说道。
  “那就有劳牧斋公了,请牧斋公转奏圣上,杨庆可能篡位,但议会永远忠于圣上。”
  朱之瑜说道。
  这的确是他们最大的优势。
  杨庆这样武将系的权臣的确有可能会篡位,但议会不会,议会推选出来的阁臣同样不会,一个当花瓶的皇位也没什么好篡的,只有实权皇帝才有吸引力。但谁想当实权皇帝,议会肯定第一个不答应,只要朱慈烺接受条件愿意当花瓶,那么他的确就可以江山永固。
  但是,他会愿意当花瓶吗?
  “玛的,比我还狠!”
  数千里外的杨庆感慨道。
  锦衣卫在浙江会馆的暗桩,迅速把黄宗羲等人的要求内容报告到了他这里,不得不说这些家伙的胃口连杨庆都为之惊叹。
  “他们就不怕皇帝真回来了,哪天真正控制了军权,然后再跟他们来个秋后算账,直接把这些家伙挨个满门抄斩?如果我是龙兴天子,那就痛痛快快答应他们,然后跟他们签一个密约,哄着他们一起夺权,夺得权力后再来一场大狱,秀才造反,终究不过是个笑话。”
  黎玉田笑着说。
  “这些都是浙江士绅公推的吧?”
  黄蜚说道。
  他的意思是这些人背后肯定有浙江士绅的支持,大同社的要求就是浙江士绅的要求。
  “黄尊素死的时候,浙江士绅做过什么吗?”
  黎玉田说道。
  黄蜚无话可说了。
  的确,黄宗羲他爹死的时候,江浙士绅做过什么吗?
  “这些人最好对付了,只要有军队过去杀几个带头的,其他那些立刻全都老老实实,他们的确喜欢闹事,但他们也是最胆小的。都有家有业顾虑太多,贫民反而是最难对付的,因为贫民没什么可失去的,就烂命一条只要真被逼急了,那大不了跟你同归于尽而已。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但这些人不一样,都是有家有业好日子过着,闲得蛋疼了搞事情的确很热衷,可真到生死关头立刻全都老实了!”
  杨庆说道。
  他真没把这些人放在眼里。
  都是一群眼高手低,放现代完全跟公知嘴炮一个德性的,这样的人有什么可在意的?
  浙江士绅喊着他奸臣都喊四年了!
  上次大规模双规时候一个真反抗的都没有,徽州闹得那么大,民兵真杀人了瞬间散得干干净净,哪怕释奴令公布,这些家伙也最多骂几句。原以为他们会齐心协力买国债把皇帝迎回来斗奸臣,结果国债发售了居然又没人买了。
  不得不说连他都有些尴尬。
  他的算无遗策形象,居然被士绅们连续打击,哪怕他已经尽可能低估了这些家伙的节操,但真到了临事时候才知道……
  他玛的,还是高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8/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