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3/566

  这一点很有可能,他对崇祯的感情不用说,而对崇祯的儿子肯定会保持一定忠诚。
  但王承恩的总税务司,所有税收都是同样要交给户部的,这是国家收入而不是皇帝的私产,他要是敢私自动用,杨庆就敢把他拿下,皇宫里的太监宫女犯罪也同样归锦衣卫南镇抚司管。剩下所有皇室参与的企业投资全都是以张嫣个人名义,最终收益也是归张嫣个人,话说以后龙兴天子回来,估计换身衣服理论上都是张嫣给他买。
  皇帝回来能干什么?
  无钱无兵他除了当摆设还能干什么?
  话说杨庆的这一道道绞索,那是要把龙兴天子捆成粽子啊!
  可问题是……
  “反对?如何反对?反对有何意义?”
  张国维说道。
  的确,反对毫无意义。
  无论怎么反对,他们都不可能影响四民大会的表决,无论干什么他们都改变不了,四民大会他们最多控制百分之二十五这个事实,剩下百分之七十五都是杨庆的。尤其是在上次科举改革的表决后,还继续受士子代表忽悠的傻子越来越少,在士子代表非要让常设代表必须会读四书五经后这样的傻子基本绝迹。
  据说泼士子代表一脸茶水的那个农民代表,上次表决就是支持士子代表的,然而这次士子代表却要让他读四书五经。
  让他读四书五经?
  他总共就认识不到一千个字啊!
  你们不能这么欺负人,你们的吃相也太难看了,我不就是佃户出身不认字,到南京后才拼命学,终于认识不到一千个字吗?你们居然还这样羞辱我,老实人也忍不住啊!
  士子代表的难看吃相,最终警醒了绝大多数受他们忽悠的。
  “难道就这样坐视?”
  瞿式耜不甘心地说。
  “坐视,就继续坐视,看他肆意妄为下去,我们不需要争这些,就由着他们,只要龙兴天子还都,就算解散四民大会也不过一纸诏书!”
  张国维冷笑道。
第三一零章
我就喜欢你这种嚣张的样子
  四民大会监督权的表决,在一片诡异的和谐气氛中迅速通过。
  但送长安后就没那么简单了。
  朱慈烺和事实上作为他心腹的宋齐二王也不是傻子,这究竟意味着什么他们也很清楚,要是能痛快答应就见鬼了,傀儡怎么了,傀儡也是有尊严的。这纯粹是对皇权的羞辱,一群庶民来审核皇帝的圣旨,庶民不同意皇帝连花户部的钱都不行,任命阁臣都不行,这简直是荒谬绝伦,什么是皇帝,什么是皇权,什么是君主?需要庶民来审核圣旨的君主还是一个君主吗?
  不过这与杨庆无关。
  这是东林群贤需要处理的。
  反正要么皇帝同意,不同意他就继续被李自成圈养,其实算起来杨庆并不认为自己做的过分。说起来他也就是后来英国议会的级别,后者从外国请国王时候,通常也会逼着后者接受一堆条件。
  然后他们这样请一次就把君权捆绑一次,一直到把国王捆成了一个纯粹的吉祥物。
  他本意也是如此。
  如果朱慈烺愿意当吉祥物,那么他真还不准备篡位什么的,毕竟这得过坤兴公主一关,做个权臣也是很有前途的。什么时候把坤兴公主熬到百年再说,那时候他无论怎么对付朱家子孙就都没有负担了。
  但如果朱慈烺真得不甘心当吉祥物,那么他也不介意玩一把陛下欲谋反乎?
  总之他直接就等结果好了。
  之后还有几个议题在近一个月时间内陆陆续续表决通过,朱慈烺那里对后几个很痛快,总之到这一年年底时候,除了四民大会监督权这一条之外,其他全部通过并被朱慈烺接受然后变成圣旨昭告天下。
  至于四民大会监督权……
  “信公,这没有先例啊!”
  从长安匆忙赶回的水太凉说道。
  “牧斋公,那么您说之前那些哪个有先例?”
  杨庆说道。
  “时移世易,必须与时俱进才是正理,商鞅变法而使秦终并六国,大明值此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不能抱残守缺,死抱已经不合时代的旧制,必须变法以图强恢复我华夏盛世!”
  杨庆大义凛然地接着说道。
  “但终究还是要照顾陛下的感受!”
  水太凉很坦诚地说。
  话说相处久了他早知道,只要杨庆显出这样一副嘴脸,那就完全是在扯淡了,必须和他玩直接的,虽然知道你的目的,可你能不能宛转一些也多多少少照顾一下你大舅哥感情。你这样公然把囚笼造出来,然后让他往里钻,你这也太过分了点,好歹你们还是亲戚,你就不能照顾点颜面?你非得搞得这么嚣张?别的他都可以忍了,可你这个四民代表监督权放哪个帝王身上也是忍无可忍啊!
  “陛下久居西京,生平从未踏足江南,不知江南民情,有些不理解是正常的,此事正需牧斋公开解!”
  杨庆说道。
  这意思就是我不负责这个。
  我就把条件开出,如何让他接受那是你们的事情。
  “信公,这阁臣任免与四民大会无关吧?”
  水太凉说道。
  “怎么无关?阁臣辅佐圣驾,圣驾治国全靠阁臣,阁臣之选关乎百姓福祉,圣驾一人终究有疏漏,四民大会帮圣驾把关必不可少!”
  杨庆说道。
  “信公有大功于天下,圣驾欲封信公郡王,赐铁券,世袭罔替,并以百万亩为封地。坤兴公主女流,为大都督乃权宜之计,圣驾还都当以信公代之,公主监国亦有大功,增公主实封百万亩。明年公主守孝期满,圣驾乃长兄,当亲自为其操办婚礼。”
  水太凉直接说道。
  “呃,庆实惶恐!”
  杨庆毫无惶恐之意地说。
  水太凉等他下文,但等了一分钟也没等到。
  “那四民大会监督权?”
  他试探着问。
  “这个还有什么问题吗?”
  杨庆一脸纯洁地说。
  水太凉很想喷他一脸口水,难道你不懂刚才是利益交换吗?不过他的涵养还是很好的,只是不动声色地喝了口茶,酝酿一下感情,紧接着又换上一脸和煦的笑容。
  “信公,陛下此次南归,花费必然不菲,陛下想问信公,内库存银尚有几何?若内库存银足够,则无需动用户部税银,毕竟户部税银皆百姓所出,当以备国事之需。”
  他紧接着说道。
  “内库之银皆懿安太后主之,庆何知?”
  杨庆说道。
  “但据懿安太后所言,内库存银只余一千余两。”
  水太凉说道。
  “那就是一千多两了!”
  杨庆说道。
  水太凉深吸一口气。
  “但传闻先帝驾崩之时,内库尚有近千万两。”
  他小心翼翼地说。
  “牧斋公这是何意?难道说懿安太后私吞内库存银?牧斋公,你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懿安皇后以寡居之身,于先帝驾崩后,殚精竭虑以守后宫,累得一身是病。庆为之诊治时都不禁恻然,牧斋公却以风闻之事疑之,何以面对熹宗皇帝在天之灵,您可是熹宗皇帝旧臣!”
  杨庆义愤填膺地说。
  “呃,信公误会了,老朽也是听闻内库有存银数百万而已。”
  水太凉说道。
  他的意思是你好歹给人家留点。
  你们这对奸夫淫妇谁不知道,话说你们吞就吞了,这种事情谁都会干的,但你们吃相也别太难看。内库存银多了不说,五百万是不止的,崇祯抄了那么多家,光洗劫孔家的收获就很可观,一千多年的世家啊!更何况还有扬州所有晋商的,光这一笔就不下千万,扬州盐商可动用自己三千万两,年利润九百万两,因为西北战乱这十几年的绝大多数都留在扬州然后被一锅端。
  虽然京营三军花了不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3/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