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3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0/566

  杨庆说道。
  “不能由四民大会推选执政吗?”
  那学生问道。
  “地方会服从吗?”
  杨庆问。
  “但四民代表不就可以代表地方吗?”
  那学生问。
  “不能!”
  杨庆很坦诚地说。
  “代表地方必须得是地方授予他们这个权力,或者说地方的控制者授予他们这个权力,地方的控制者是谁呢?是那些士绅,那么那些士绅会允许农工商代表来代表他们吗?这是肯定不可能的!除非是他们共同推选出来的,符合他们心意的代表,这样的确可以组成议会推选执政搞共和制。
  但是。
  这个共和国会管贫民死活吗?
  它肯定不会的。
  它只会按照那些士绅的意愿保护着他们,就像过去一样对佃户敲骨吸髓,然后对国家不交税,随意侵占贫民的田产,总之把大明搞得就像过去一样糜烂甚至更狠。
  绝对会更狠的。
  有皇帝至少会限制他们,比如说出一个魏忠贤,哪怕有个张居正也能好点,毕竟对于皇帝,对于他的朝廷来说,还得对整个国家负责,哪怕只是最低限度的负责那也是负责。但变成这种共和国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人对国家负责,那些士绅只需要对他们自己负责,他们身上的最后一点捆绑也没有了。
  他们完全自由了。
  他们可以随意压榨百姓,就像如今北方那些包税的豪强一样。
  执政官肯定不会管。
  因为他就是士绅推选的,他只能为士绅服务,他们敢为底层百姓服务那么士绅会一脚把他踢开,甚至干脆把他吊死。然后老百姓忍无可忍,重演一遍之前的乱世,整个国家杀得尸山血海。
  这就是大明变成欧洲式共和国以后的结果。
  假使我们就这样做了。
  我们不考虑这些。
  我们就这样把这个共和国建立起来让皇帝一边去了,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如何管理国家呢?大家推选一个执政官,这个执政官有任期,到期我们重新选,我们觉得谁能干让谁干,干不好就滚蛋。地方上同样如此,地方的四民大会选举地方的执政官,地方执政官只需要对本地负责而不需要对上一级。这的确是共和了,但是,我们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国家,每一个省都有每一个省的不同,利益同样也各不相同,当这个执政官做事一些人满意另一些人不满意怎么办呢?
  这也是必然的。
  比如说我们打下了山东,但这一年光救济山东灾民就花了两百万。
  这两百万是南直,浙江,江西和湖广四省赋税所出,四省赋税救济了山东饥民,若是一个共和国,那么我请问,这四省百姓为何要拿自己的银子养活山东的饥民?四省代表都是代表四省利益的,他们会允许执政这样做吗?
  他们肯定不会的。
  可若这个共和国不管山东饥民的死活,那么山东百姓为何还要继续在这个共和国?然后他们会很干脆地加入建奴,和建奴一起南下,为了活命而抢掠这些省,最终血洗江南。这个结果当然也不好,最好的莫过于讨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就算讨论出来也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完成。我们的四民代表可是已经为了科举改革在会场打起来了,直到现在士子代表依然搞游行反对。
  山东那些嗷嗷待哺的饥民会等着吗?
  如果是皇帝统治呢?
  我管你们同意不同意,我就把户部的钱粮调过去,地方是朝廷派遣的官员而不是地方推选的,要是有人因此而闹事,不用圣旨地方官员就该拿人了。”
  杨庆说道。
第三零七章
我大明自有国情
  “难道不能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以保证共和国的运转吗?”
  那学生问道。
  “就以院长所说的例子,山东的确无法做到自给,必须依赖南方四省的财力补充才能不饿死人,但同样也是南方四省的屏障,山东保证了南方的安全。若没有山东,就算江南依旧可以自保,但需要花的银子恐怕远远超过两百万两,所以就算要每年掏两百万救济山东也是划算的。”
  他接着说道。
  “是的,但你能保证地方士绅们都这样想吗?”
  杨庆笑着说。
  “如果南方士绅都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让大明四分五裂,连先帝都不得不南渡,至今龙兴天子还在李自成手中了。他们不需要每年两百万两银子,只需要把每年酿酒喝掉的那几百万石大米运到西北,那也就不会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了!大明是一个以封闭式农业为主的国家,几乎所有省甚至这些省的部分,都曾经有割据过的经历。把断剑门烧栈道,成都别是一乾坤,潼关一锁关中固若金汤,哪怕山东中间还有一道齐长城分隔着齐鲁两个名称,太祖开国居然还得和苏州的张士诚决战。
  传统的农业模式下所有地方都能自成一家自给自足。
  也就是有些地方会缺盐。
  但事实上绝大多数省份都能够自己解决他们的盐,连大理都没被这个问题困死何况别处。
  这就是我们的国情。
  这种国情导致了,那些掌控地方的士绅,不会互相之间照顾,建奴血洗辽东不会影响到秦淮河上的歌舞升平,西北饥荒也一样不会耽误扬州盐商们喝酒喝掉几百万石粮食,北京沦陷的结果是南京士绅窃喜的,因为他们终于不用再向北方运粮了。
  人都是自私的。
  当关中杀得尸横遍野时候江浙的仁人志士或许会叹息一下,但绝大多数都漠视,甚至还有想着趁机发国难财。但无论什么样的,要说拿出粮食去救济饥民,确保国家的稳定,立刻就都不干了,他们宁可走私给建奴牟取暴利,也不会救济饥民的,他们不知道前者是敌人后者是同胞吗?他们都知道,但利益面前谁管那个?这还是有皇帝,如果没有皇帝的话那就更名正言顺了,既然大家是凑在一起合伙,那也就没有谁管着谁的道理,所以你们饥荒那是你们倒霉,我们凭什么管你们?
  国家乱了?
  国家乱了我们关起门自己过!
  异族入侵了?
  异族入侵等打上门再说,能打过就打,打不过大不了跪一下就是了。
  国家亡了又有什么大不了?
  家族不亡就行了!
  所以我们得感谢始皇帝,始皇帝创立了延续两千年的帝制,保证了华夏大地没有变成四分五裂的无数个小国,这种制度最大限度确保了华夏之地始终有一个力量在约束成一个尽可能的整体。
  皇帝的确可以没有。
  大明的确也可以变成共和国。
  但是,前提是有几个最重要的问题必须得解决了。
  第一,土地问题。
  土地士绅控制绝大多数土地的情况下,共和制是给士绅松绑,放开他们对贫民敲骨吸髓的限制,解封他们心中的恶魔。必须得做到耕者有其田,彻底根除土地士绅才行,简单说就是土地国有,然后分给每一个农民去租种,确保百姓最基本的利益。
  只要土地士绅还控制地方,大明实行共和就是把贫民推入深渊。
  英国有个词叫羊吃人。
  土地士绅因为种粮不赚钱,大量改田为牧,种植牧草养羊,然后纺线织布赚钱,但这不需要太多人手,士绅也不可能白养农民,于是大批农民被迫离开土地涌入城市沦为赤贫。现在两广已经开始这样了,大量土地士绅为赚钱不种水稻改桑蔗,多余出来的贫民失去土地不得不进入广州的工厂。睡在泥污的棚子里,每天干十八小时,赚到的钱吃地瓜都吃不饱,累死饿死者比比皆是,农民饥荒还能挖野菜啃树皮,他们连野菜树皮都没有连观音土都没地方吃。
  他们不是羊吃人,而是蚕吃人。
  第二,经济模式。
  农业经济的自给自足,决定了一旦共和制,那么就给地方割据松开了限制,大明就会变成晚唐,这就是黄宗羲那些人吹嘘的大同国。统一的国家名存实亡,华夏之地变成无数自行其是的事实上小国,然后互相之间为利益厮杀,直接退化到五代乱世。要想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农业这种完全自给自足的经济模式必须改变,必须使每一个省之间都有互相依存的紧密联系。
  简单的说就是工商业化。
  当江浙的工厂必须依靠湖广的原料时候,江浙湖广就密不可分了,当沿海的商人必须依靠向内地销售货物时候,沿海和内地也就密不可分。
  江南百姓的确可以对关中的饥荒无动于衷,但如果江南所有工厂都必须从山西运煤炭来维持生产呢?那么就必须得管,因为不管这边的工厂也得停产,这边无数工人就得失业,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南北东西都是一根绳上蚂蚱的时候,整个国家用工商业捆绑成一个整体的时候,皇帝什么的的确就可以没用了,共和制就的确可以实行了。
  但这又牵扯第三个问题。
  交通。
  因为山西的煤炭肯定不可能运输到江南,除非有便捷的交通,古老的运河体系肯定不行,那么必须得修我之前说的铁路。
  铁路覆盖大明每一个省,才是大明共和制的基础。
  但这又牵出第四个问题。
  ……”
  杨庆在讲台上一一罗列,真正为他这些可以说最新一代精英们描绘他的理想国,描绘工业文明,描绘一个真正的共和国。
  他之前已经说过很多。
  但从来没有过系统的,今天是真正在系统地描绘蓝图,描绘一个在这些人看来梦幻般的未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0/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