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1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82/566

  直到最前面的乌合之众们把长矛刺进清军身体,巴哈纳才清醒过来。
  但这时候什么都晚了。
  腹背受敌的清军瞬间崩溃。
  “这些狗东西,这些狗东西,我要杀了他们,我要杀了他们!”
  巴哈纳嘴唇哆嗦着咆哮。
  “主子,快走吧!”
  包衣们在旁边哀求着。
  这时候明军骑兵再次杀出,甚至就连车城都自动解体,四车一组迅速向着溃逃的清军追击,整个战场完全打乱了,就连那些原本没想过要倒戈的,都在裹挟中和含愤杀戮他们的清军展开厮杀。
  追击溃逃清军的战车,在靠近敌人后立刻四辆组合,用远程武器射杀最近的目标。
  整个战场上清军彻底放了羊。
  巴哈纳悲愤地看着这一幕,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地选择了认清现实,他立刻在包衣们护卫下向北而逃。
  然而……
  “建奴的中军!”
  远处的高坡上,一名举着望远镜的军官喊道。
  正在看着整个战场的吴国贵迅速举起望远镜,很快巴哈纳这支清军出现在他视野,同样那中军旗帜下的身影也被他的视线锁定。
  “巴哈纳。”
  他冷笑道。
  “所有重炮全部瞄准。”
  他紧接着说道。
  他身旁九门军属重炮迅速指向巴哈纳。
  这些大炮至今没参战,这是他军部直属的,炮弹重量六斤,实际上相当于九磅炮,但因为使用精炼青铜炮管增长,专门用于压制清军可能使用的红夷大炮,但这场战斗没有红夷大炮,自然就没必要浪费。那些之前就已经对战场范围做出测量,并且根据参照物确定射击参数的炮兵,迅速调整九门大炮的炮口,居高临下全部对准了一千两百米外的目标。
  巴哈纳一无所知。
  这样的距离甚至他用肉眼都看不到这些带有简单伪装的大炮。
  “好了吗?”
  吴国贵说道。
  “回统制,瞄好了!”
  夹着算盘的炮兵营长说道。
  明军军长按照宋朝时候官职统统改称统制,与战区司令的都统制相对应,这也是宋朝官职,而之前的总兵称号取消,至于旅长是指挥使,一个标准方阵一个旅,构成方阵的一个面是一个营。
  “那就开炮吧!”
  吴国贵满意地说道。
  九门大炮骤然喷出烈焰,九枚六斤重炮弹呼啸着划破空气。
  “什么声音?”
  狂奔中的巴哈纳茫然抬头。
  下一刻他前方包衣的上半身化作一片血雾,紧接着一枚炮弹打在马前然后带着飞溅的泥土弹起,瞬间又打在他的战马脖子上,带着擦出的血肉正中他肩头。巴哈纳的左臂连同半边身子一下子化作飞溅的血肉,失去支撑的完整脑袋带着脸上凝固的惊愕以一种诡异的角度折下……
第一八二章
誓死保卫大清
  沂河之战的最终结果,是明军斩首五千俘敌三千,两万南下清军只剩下一万两千人向北溃败。
  剩下就是追杀了。
  不但明军骑兵,就连那些倒戈的骑兵,甚至沂州城外高一功的顺军骑兵都被调来,加入对清军的追杀,他们必须追着溃逃的清军让这些家伙没空进入莒州,毕竟清军进城后难免会杀人泄愤,而这场追击的终点是穆陵关。这个时代将山东一分为二的这片广袤山区,主要就是两条通道,一条自青州南下穆陵关入鲁南,一条自济南南下越泰山向鲁西,封住这两条通道就等于事实上与多尔衮中分山东……
  杨庆要的就是中分山东。
  杨庆目前没有足够的兵力和财力继续向北扩张,尤其是山东士绅普遍欢迎多尔衮的情况下。
  毕竟他在南边还有一处战场。
  而黄得功在上游还得警戒金声桓可能的南下,根据锦衣卫情报,多尔衮已经派出了使者,想以楚王来拉拢金声桓。这个家伙会不会接受取决于第一军能不能守住河南,如果第一军和袁宗第没守住黄河,那金声桓降清是必然的,而第一军和袁宗第需要面对多铎的十万清军主力和蒙古军。另外云南土司叛乱,以遵桂王为旗号攻昆明,秦奶奶和沐天波已经要求杨庆派兵救援……
  杨庆可以满意了。
  他终于利用桂王引蛇出洞了。
  但北方的剧变却又让这个引蛇出洞计划成了作茧自缚,不得不说这真就很尴尬了。
  就在骑兵追击的同时,吴国贵带着五千颗建奴人头,返回沂州城外堆起京观点燃烈火,然后又毫不客气地将俘虏的两千清军伤兵统统斩首在沂州城下。就在当天晚上沂州城内发生兵变,柏永馥部下的几个主要将领合谋杀了柏永馥,然后打开城门向吴国贵投降,沂州之战就这样以明军全胜落幕。紧接着吴国贵和高一功分兵平定沂州所属各县,而这时候沿运河进军的第五军和骑兵军,也已经夺取泰安,随着高一功部下自莱芜到达泰安州,大明完全光复鲁西和鲁南,清军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据点……
  东平州。
  “又回来了!”
  高得捷看着前方东平城,回味着上次在妓院夜战二女的往事说道。
  当然,这里不是现代东平。
  这个时代的东平州城是现代的州城镇,同样这个时代这里也不是现代一个无足挂齿的小镇,事实上这里是整个大运河的心脏,号称运河之心的戴村坝就在东平。这座拦河坝逼迫汶河溢出增加运河水量,然后使得大运河越过南旺水脊,没有这里那一连串复杂的水利设施,大运河在这里是无法继续通行的。
  当然,这不是清军死守的原因。
  他们死守这里只是因为他们没赶在明军前面抢到济宁。
  “城里有人出来了。”
  他身旁的薛去疾说道。
  他俩虽然平级,都是统制,而且杨庆也没说谁领导谁,但薛去疾很自觉地退居副手,谁都知道高得捷可是忠勇侯最亲信的打手,就冲孔兴清被千刀万剐时候的血泪控诉,薛去疾也能猜到孔家灭门案是谁干的。
  高得捷收回那点唏嘘,然后看着数十名耆老乡贤走出东平城。
  一队明军上前把他们押过来。
  “尔等欲何为?”
  高得捷问道。
  “高将军别来无恙?”
  一个老家伙卑躬屈膝地媚笑。
  “我认识你吗?”
  高得捷意外地说。
  “老朽当日在曲阜城外曾一睹将军之风采。”
  那老家伙说道。
  “啊,你没被踩伤吧?”
  高得捷说道。
  “侥幸,侥幸!”
  当初曲阜仰圣门外铁骑逐群贤的群贤之一尴尬地说。
  “咱们也算故人,有什么事直说。”
  高得捷说道。
  “高将军,大清之入关非是为与大明争天下,乃是摄政王闻得闯逆南下欲侵江南故而捣其后背,以救江南之危而已,此等乱臣贼子非大明一家之敌,实乃天下之共敌,自当人人得尔诛之。明清虽交战多年,但此时摄政王不计前嫌,拯大明于危难,若非大清兵马南下,那李自成如何肯解扬州之围?此乃大清助大明也,不知南京诸公为何反以为罪,竟与闯逆联合而攻大清?”
  那老乡贤说道。
  “那要这么说此时我们北上了,多尔衮就该滚回辽东去,为何又赖在北京不走呢?”
  高得捷说道。
  “这个,大明自弃北方,北方百姓无所依靠,为闯逆荼毒,不得不求救于大清,大清南下护佑北方百姓实乃顺天应人,既非夺之大明,又何来赖在北京之说?但大清绝对无意与大明为敌,大清只取闯逆之地,大清愿与大明以淮河为界永为兄弟之邦。”
  那乡贤说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82/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