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国公(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566

  史可法无可奈何地看着下面。
  在他们身后那些提水的锦衣卫还在不停地往返于水井和城楼间,将一桶桶井水倒入水塔,然后化作一道道水龙从下面喷射,不过人力续水的速度终究还是太慢,哪怕有近千人在供水也不行,毕竟城楼的通道有限而且那些水井的供水也有限,水塔的水压最终还是越来越小,水龙也不断向后收缩,最终收缩到了无用的程度。
  “这得修个专用水塔啊!”
  杨庆多少带着遗憾说道。
  不过修水塔也没什么用,且不说没有抽水机无法供水,就算用管道从城外山上引水也没什么用,因为这种手段只有冬天有效,夏天正好给青虫们降温,但冬天就得考虑防冻了。
  那就更麻烦了。
  随着水龙的停止,金水桥南岸的百姓也都开开心心地撤退,整个承天门前就只剩下了那些浑身湿透蜷缩着颤抖的青虫,一些身上水不多,还保持一定体力的纷纷扶起那些完全失去行动能力的,包括这些人的家奴也都从藏身的千步廊涌出,各自寻找自己家的少爷扶起。
  “还不滚!”
  杨庆在承天门上喝道。
  那些还能动的青虫们纷纷用仇恨的目光看着他,但终究还是没敢继续和这个阉党纠缠下去,只能黯然地互相搀扶着离开。
  杨庆这种丧心病狂的暴行,导致了近千士子离开承天门后直接躺到了病床上,其中有两百多人奄奄一息,因为高烧不退很难预料结果,其中包括那个带头的御史,他被一条水龙当头浇上。估计平日眠花宿柳的身子也有点虚,实际上是被家奴背回去的,那家奴也没见识,不知道这种情况下得先给他把湿透的衣服扒了,结果背回府的时候身上都掉冰渣子了,按照现代说法,基本上可以下病危通知书了。
  但是……
  这要找责任还真就找不到杨庆头上。
  理论上他真没责任。
  他洒水清扫承天门前地砖,那水龙就是以这个名义建设的,他洒水不是为了对付青虫们,至于青虫们他已经事先警告了,后者不听那关他的屁事,他该干什么干什么,总不能因为有这些人在,他就不干自己该干的了!
  这完全没道理嘛!
  这要是军事演习你们擅闯被误伤了还赖当兵的不停止演习?
  “你们的脸怎么那么大?”
  锦衣卫狼性吧,杨庆鄙夷地对面前几个青虫说道。
  这些是那几个主动离开的,但他们刚一出右长安门,紧接着就被埋伏在外的锦衣卫拿麻袋套走,并且直接送到了狼穴。
  “这是大明的国策,你们从哪方面觉得自己有能力改变皇上的决定?”
  他接着说道。
  “天下事,纵然匹夫之贱亦有责焉!”
  一个三十左右的年轻士子说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杨庆直接给他总结出来。
  那书生的眼睛一亮,很显然这比他的更简明精练。
  “那我就奇怪了,既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那为什么你们就不交税呢?”
  杨庆似笑非笑地说。
  好吧,这是顾炎武,只不过他现在还叫顾绛,捐的南京国子监监生,和郑森算是同学,出身昆山世家大族,曾祖做过南京兵部侍郎,他居然在这些青虫中算是一个意外收获,不过这次南京国子监在京的监生全参与了,他在里面也算是正常,至于郑森因为要跟他爹密谋援朝之事,所以并不在南京。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话说的很好!
  那么我想问一下,大明为何到如今这种地步?北都因何而沦亡?
  饥荒,盗贼蜂起,朝廷没钱发不出军饷。
  那么我很想知道对于这些,你们,或者说江南士绅做过什么?
  北方饥荒饿殍遍野,陕西饥民连苍蝇都吃光了,你们这些在江南锦衣玉食,甚至吃一席要费一百只羊的江南士绅做过什么?你们把你们喂狗的那些剩菜给北方饥民,都能让他们活下来而不是填了沟壑啊!
  盗贼蜂起,朝廷没钱发不出军饷,李自成兵临北京时候户部就八万两银子,为了筹措军饷陛下连皇后的首饰都卖了,那么我请问诸位,八万两在江南士绅中算什么水平?恐怕中等都不算吧?昆山顾氏家族财产加起来能不能超过陛下找群臣借的那二十万两?
  就这你们还不想交税?
  就这你们还有脸在这里谈什么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难不成你的意思是这天下兴亡只有那些匹夫才有责任,而你们这些锦衣玉食的士绅只需要坐享其成?北方那些士绅也是这么想的,他们想让士兵为保护他们的万贯家财而拼命,却连饭都舍不得让他们吃饱,他们还想让那些饥民都做安安饿殍别给他们添麻烦。
  然后李自成带着叛军和饥民把他们夹出脑浆子。”
  杨庆冷笑着说道。
第一二零章
少年,你的思想很危险啊!
  “付出才有回报。”
  杨庆说道。
  “我与江南士绅间没有仇,我并不是针对你们,但是,我也希望你们能明白一点,覆巢之下无完卵,朝廷收税的目的是为了强军,只有强军才能确保李自成不会打过长江。
  而李自成不会打过长江,这是江南士绅维持锦衣玉食的前提。
  那么你们为什么不交税呢?
  你们不掏钱,难道让陛下像在北方一样加税于贫民?那样的后果你们已经看到了,就是所有贫民忍无可忍投降李自成,和李自成一起对士绅进行清洗,把他们杀得人头滚滚。如果陛下在江南和北方一样,继续维持士绅的特权,通过加重对百姓的压榨来满足朝廷的财政,结果就是江南百姓和北方百姓一样开门迎闯王,然后李自成的大军杀过长江和他们一起对江南士绅进行血洗。
  这是必然的结果。”
  他接着说道。
  “但优免官员及功名士子岂非大明祖制?”
  一个青虫小心翼翼地说。
  “大明祖制?哪里来的大明祖制?你是欺负我不懂大明律法吗?太祖定制官员士绅免的可只有徭役,哪里来的免钱粮?目前朝廷所行只不过是神宗时代的规矩,这就是你们所说的大明祖制?”
  杨庆说道。
  大明朝真没有士绅免税的祖制。
  想想就知道对官员无比苛刻的朱元璋怎么可能这么大方,他只是给这些人免徭役,但特意还说明了,田赋这些不在其中,明朝的士绅免税是那些文官齐心协力一代代弄到手的。包括像北宋文官忽悠皇帝本朝不杀文官一样,忽悠皇帝说这是大明祖制,忽悠到最后就当真了,尽管实际上根本没有这东西,但架不住他们那张嘴能扯,最后把皇帝都搞懵逼不知道自己祖宗做过什么了。
  而明朝后期的标准是万历定的。
  那时候大明已经完全变成文官政府,都能把皇帝赶到皇宫躲清静了,那些文官当然把制度制定到一个对自己好到夸张的地步。按照万历朝的优免标准,京官一品免税万亩,八品都有两千多亩,外官减半,甚至就连举人都有一千多亩,一个穷秀才都有八十亩的免税标准。
  这是标准。
  这不算他们的隐田。
  事实上做到一品京官基本上就可以完全免税了,一万亩的标准,难道地方官还敢查一品大员家的田产是不是真有一万亩?他就是有几十万亩,在官府的登记上恐怕也不会超过一万。
  那青虫赶紧闭嘴了。
  都抬出朱元璋来了,那无论后面哪朝的规矩统统滚蛋。
  “我请你们来……”
  杨庆顿了一下。
  那些青虫一阵无语,我们明明是被锦衣卫装麻袋扛来的好不好。
  “我请你们来,就是希望你们回去能转告你们的同窗,乡党,好友,让他们明白这收税本质上还是为了保护士绅,皇上和士绅是一家的,皇上不和士绅一家还能和谁一家?保住大明江山就是保住你们的好日子,士绅多掏一点钱,朝廷能够守住淮南,江南还是歌照唱舞照跳,否则的话那就一拍两散了!”
  杨庆说道。
  那些书生赶紧答应。
  能选择主动离开的,肯定都是些聪明人,他们不会不明白的。
  至于顾炎武……
  “诸位都请回吧,今日也算唐突了,至于顾兄暂请留步!”
  杨庆紧接着说道。
  那些青虫们如蒙大赦般匆忙离开只留下顾炎武。
  后者一脸疑惑地看着杨庆。
  “顾兄,看得出顾兄也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跟他们是不一样的,兄弟我也时常在想一些新东西,咱们倒是可以深入的聊一聊,比如说你这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杨庆说道。
  “这是忠勇伯提出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5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