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校对)第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5/742

  中巴车司机飘逸地打着方向盘,在山路上来回拐弯,几乎每隔十来分钟,就会出现连续的好几道发卡弯,把车里原本就闷得不行的人,甩得几乎连胃都想要吐出来。
  从家里到市里,这一段路,虽然不是最难的,却堪称最最令人感觉痛苦的。
  每回进出这片地方,江森都有种死一遍的感觉。
  将近三个小时后,傍晚4点50分出头,江森从青民乡的中巴车站下来时,整个脑子都是木的。他站在车站外,举目眺望,茫然了好一会儿,才逐渐恢复清醒。
  然后摸了摸口袋,身上的身份证和存折都在,便快速朝着可能是东瓯市位置最深的一间邮政服务中心走去。五点出头,距离下班还有半个小时,江森将将赶在他们关门之前,从邮政储蓄银行里提出了110块钱,然后直接走进邮政银行旁边,一间过夜只要20块钱的小旅馆。
  从乡里到村里的车,晚上就不经营了。
  而如果要从青山村步行去到十里沟村,至少得花上四五个小时,并且晚上走夜路也不安全,不是怕人,而是怕大型野生动物出没。江森干脆就先在这里歇歇脚,明早再等车出发。
  在小旅馆的楼下交了押金,登记了身份证,江森上楼进了房间,把东西放好,转身便去了楼上的共用卫生间,用里面那粘乎乎跟鼻涕似的肥皂,好好地洗了个澡。洗干净出来,回到房间打开电风扇,又放空了片刻后,才带着房间钥匙下了楼,出门吃晚饭去。
  傍晚时分的青民乡,显得异常宁静。
  纵然车站周边就是全乡的最核心地带,但在这个点,路上依然看不到几个人影。
  瓯顺县全县18万人口,青民乡只有2万,还不如市区的一个普通社区人口多。而其中将近八九千人,还分布在青民乡广阔的荒山野林里。比方江森他家所在的十里沟村,连村子外带山沟里大大小小的寨子,全部加起来,估计也就两千来人。具体数字一直不明白。
  乡里一直以来,都很想把这些人外迁,让他们过上现代生活,但问题是,移民安置的成本实在高得吓人,再加上这背后的建设和管理成本,移民扶贫的设想,就一直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按理说也需要被扶贫的江森,在空旷的青山村路上走了片刻后,终于找到一家很小的面馆,坐下来吃了碗排骨面。一碗8块钱,物美价廉量大,物价水平跟瓯城区90年代中后期的水平基本持平。可见整体经济发展水平,至少也有着十来年的差距。
  一整天光靠几个梨子活着的江森,风卷残云吃完面条,端起碗来连面汤都没放过。吃饱喝足结了账,接过两块钱的钢镚,从面馆里出来,江森没有直接回旅馆,而是沿路逛了起来。
  青山村的街景其实很不错。
  如果光看建设水平,这里除了人口不足外,其实已经完全够格改设青山居委会,乃至改成青山街道。但看外观,这片举全乡之力建设起来的青民乡精华之地,已经和市区区别不大了。
  而且各项基础设施完备,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乡政府、乡医院、乡中学还有小学,乃至全乡唯一的一片工业用地,以及仅有的一条商业区,全都扎堆地坐落在这个村子里。
  所以也正因如此,全村七成左右的人,全都并不意外地靠财政养活。
  剩下三成则跟江森住的那间旅馆一样,是公职人员的家属在经营。并且他们的经营范围还不光是旅馆,所有别的生意,这些地头蛇们也都能而且已经插上一脚。
  因此外面的人要是想来这里做买卖,八成都活不过两个月。
  工商、税务、消防、安监、卫生、公安、工会、村委会、老人协会甚至妇联,大家伙儿每隔一天上门光顾一次,那店基本就不用开了。而本地人,就完全不存在这种烦恼。
  江森沿着青山路,走过较为安静的公家小区。
  隔着高墙的小区内,充满小孩子快乐的欢笑声。
  孔双喆家就住在这里头。
  但是江森没进去过,具体楼栋位置和门牌号码一概不知。
  不然按道理,是应该进去拜访一下。
  走到青山路的尽头,十字路口斜对面不远处,就是青山民族自治乡中学。
  江森远远看了眼,但并没有要去鞠躬感恩的意思。
  不是没良心,主要是他现在还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去装逼。
  高一全市统考的成绩在县中伍校长的眼里,固然是很有参考意义和期待的价值的,但对办校风格更实际的青民乡中来说,这玩意儿就不算数了。乡中考状元他们都不稀罕,何况区区的全市统考第99名?有种的!拿个全市高考99名回来!那才真叫给学校挣了点脸呢!
  更别提,学校还没跟江森算清楚江阿豹的多次泼粪之仇!
  不管原因如何,反正父债子还,这事儿没得跑的!
  “唉……”回到乡里,就到处都充满江阿豹留下的阴影,江森无语地叹着,拐进另外一条路,没一会儿,就走到了青山乡的商业中心——菜场一条街。
  这个点,这条白天的时候摆满地摊的马路,已经安静下来了。
  路两边的商店,也得以完全露出门脸,卖各种日用品的小百货,文具店、零食小卖部、杂货店、水果店、服装店、鞋店、药房,理发店、裁缝店、门口挂着莫名红色小灯的点,家家户户,基本都开着明亮的日光灯,只是客人不多。但好在几乎都是垄断经营,全村独此一两家,所以日子倒还都过得去。不过更多的,还是棋牌室和麻将馆。
  夏日晚上,搓麻将的声音,伴随着笑声、骂声和胡牌的激动喊声,此起彼伏从马路两侧的二层小楼上传来。江森一路慢行,最终在一家麻将馆楼下停住了脚步。
  那是一家网吧。
  整个青山村,唯一的一家网吧。
第97章
任重道远
  网吧的名字就叫青山网吧,非常热爱家乡。
  门面房间不大,采光也不好,目测一共摆了大概三十来台机器。进门就是柜台,柜台后面放着个货架子,卖点香烟、饮料、方便面和其他小零食,看着跟市区的网吧差不多。
  老板是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看面相智力不是非常高的样子。
  看样子显然是在城里混过一段时间,学习了外面网吧的先进管理经验后,自己就忍不住回家乡创业了。而以青山村的尿性,这货家里,八成以上可能性,应该存在着一个在乡里很吃得开的股级小领导。不然网吧这生意,根本轮不到这位精神少年。
  江森进门的时候,这间不算大的网吧里,已经坐满了人。
  墙上贴着禁止吸烟和年满十八岁不准入内的标识,江森抬眼望去,几乎半屋子以上都是面相稚嫩的未成年,而且嘴上还叼着烟,显出一股文盲和不尊重老板两种精神并重的气质。
  站在柜台前,江森如是打量过四周的环境,确定这地方的用户都属于那种较典型的喜爱装逼却应该不太敢惹事的小镇青年,才开口询问道:“老板,你这里一个小时多少钱?”
  年轻的小老板随口回答:“两块。”
  江森又问:“通宵呢?”
  “你要通宵啊?”小老板终于正眼看了看江森,瞬间对江森满脸的痘痘印象深刻,并且很嘴碎地笑道,“我看你熬夜都熬成这样了,还熬夜?脸不要了?”
  江森很凛然道:“脸是身外之物,男子汉大丈夫,手握鼠标键盘立于天地之间,何须靠脸吃饭?通宵有优惠吗?”
  这前后两句话,切换得有点突然。
  小老板愣了两秒,才呵呵笑道:“没有优惠,通宵十块,晚上九点开始,到早上六点。”
  话音落下,江森瞬间就报数道:“九个钟头?”
  “嗯……”小老板在心里数了数,点头头,“嗯,九个钟头。”
  江森立马讨价还价道:“为什么不能十个钟头,什么鬼会早上六七点过来上机啊?”
  “那话不是这么说的。”小老板虽然明显智力不是很高,但工作经验还是丰富的,马上用非常正当的理由解释道,“你们一晚上开机十几个小时,我机器都烫得不行了,六七点刚好没人,我关机降个温,这个不是成本啊?”
  “也是。”江森很为老板着想地点点头,又换个角度问,“那我要是包一个月,有优惠吗?”
  老板不由笑了,指着满屋子的人大声道:“能来这里玩的,哪个不是天天来啊?有些人都包年的好吧,我都没给他优惠!你非要优惠的话,我送你一瓶矿泉水好不好?”
  “不用。”江森越发摆出认真谈判的架势,继续加码道,“那我要是每天上机十四个小时以上,这样包一个半月,可以直接买个套票什么的吗?”
  “什么意思啊?”小老板开始装傻。
  江森语速飞快地解释道:“就是如果我每天下午四点过来开始上机,上到早上六点,一天十四个小时。中间九个小时十块钱,另外五个小时十块钱,按理说我该给你二十块是吧?一个月三十天,就是六百块是吧?一个半月就是九百块是吧?”
  小老板拿出计算器快速敲了敲,敲了半天,敲得有点迷糊,又不好意思拿纸出来列算式,干脆就放弃了,假装已经算明白的样子道:“对,一个半月,九百块,那然后呢?”
  江森问道:“能不能打个折,六百怎么样?”
  “六百?”小老板顿时大叫起来,“六百我还做什么啊?最多八百!”
  “行!”江森直接一口成交,“那就八百!”
  “……”小老板有点懵逼,感觉好像是被占了便宜。
  但还没回过神来,就又听江森继续很快地说道:“我明天要去别的村里走一趟,咱们就后天七月六号开始,下个月到八月六号,再加上半个月十五天,就是八月二十二号。”
  小老板突然大喊:“不对!六加十五不是二十一吗?”
  江森街道:“六号不是算在前一个月里了吗?要减掉的啊!”
  “哦……对对对。”小老板好像明白了似的。
  “那八百块的话,我就半个月给一次,以防出错,好吧?”江森问了句,却不等小老板答应就自顾自顺下来,“明天过来先缴四百块,然后八月一号再给另外四百块。”
  小老板的脑子已经开始晕了,盯着江森满脸的麻子,仿佛被催眠了似的,眼神茫然地点头:“行……吧。”
  江森又问:“你现在这里,晚上的客人比早上多吧?”
  “嗯。”小老板道,“基本都是晚上来的。”
  江森道:“那这样,我干脆把上机时间换上早上好了,每天早上八点到晚上十点,也是十四个小时,机器空出来,刚好留给通宵的客人。”
  “啊?”小老板已经算不过来了,“晚上十点了还怎么算通宵?”
  “按小时算嘛!”江森道,“本来是九点上机六点下机对不对?”
  小老板很配合地点点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5/7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