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就要对自己狠一点(校对)第8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42

  等到十二点四十左右,才终于进了瓯顺镇。
  在车上吃了四个丰水梨的江森,下车后火急火燎,立马先跑去厕所放了个水。接着一会儿之后,从中午已经没多少人的瓯顺镇市内长途车站走出来,便径直朝着不远处的县府大院走去。
  一点钟出头,县里的人早已吃过午饭,躺下休息了。江森在县府门口被保安拦下,出示了学生手册和身份证,说明情况后,才被保安放进去。走进县府,在偌大的坐落着至少三十几幢大楼,各县直机关集中办公的大院里走了半天,江森又走了十来分钟,终于到达了此行的目的地,县教育局大楼。在大楼门口照例又被保安拦住,一番盘问后,才总算得以入内。
  大楼里比外面凉爽不少,江森摸了摸已经长得挺长、被晒得太烫的头发,走进电梯间。没一会儿就到了四楼,然后沿着走廊,看着各间办公室外挂的牌子,最后才在一间不起眼的“学籍转移管理科”办公室外停下脚步,轻轻敲响了房门。
  “谁啊?”办公室里传出一个有点不耐烦的声音,说的是普通话,带着浓浓的本地口音。
  江森道:“市区上学,放假回来报到的。”
  “等一下!”里面的人应了声,然后过了差不多有半分钟,办公室才打开一道门缝。里头的人见到江森,眉头明显一皱,不太高兴地问道:“是你啊?”
  “嗯。”江森笑了笑,从上衣口袋里拿出《学生手册》,递过去道,“过来盖个章。”
第93章
击鼓鸣冤
  江森看着眼前那位科长的不友善眼神,脸上依然保持着微笑。
  他将学生手册递上去,那位科长伸手拿过,甚至连门都没让江森进,没好气地说了句等等,就直接关上了门,野蛮又无理地将江森关在了门外。
  但世上的恨,从来都不是无缘无故的,尤其是像县府大院这种地方。
  江森心里比谁都清楚,县教育局对他的厌恶程度,要远比十八中那边更加实质和深刻,因为这个结果,就是他本人亲手推动和造成。而事情的起因,则要从去年这个时候说起。
  去年此时,江森以远超东瓯市普通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94分的成绩,拿下青山民族自治乡当年的中考状元。然而在瓯顺县境内,他可以选择的中学,却仍仅有青民乡中学一所。
  因为青民中学当时的分数线和十八中一样,都是530分;而距离瓯顺县中的最低招生分数线630分,则差了6分——除了这两所学校,江森目光所及范围之内,就只剩职高和中专了。
  可即便江森当时真的认命,进了乡中学,结果也依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因为他那个便宜老爹,早晚还是会把他的求学之路搅黄。
  江阿豹那个死文盲,要说让他走到县里头闹事,那肯定是借他一万个胆子他都不敢,然而如果换成乡里,江阿豹就不但有胆子,甚至很有策略了。
  就像江森之前还在上初三那会儿,江阿豹就曾经使用过在校门口泼粪、在课间时间冲进学校女厕所占便宜顺便高喊还我儿来,又或者在校长接待客人的时候闯进校长室搞破坏等等无所不用其极的手段,就是为了逼迫江森就范,让江森上山种田,给他当牛做马。
  如此种种恶劣行径,当时就差点已经毁了江森的中考之路。
  在乡里和村里各方面的人与江阿豹协调无果后,学校里多次想让江森干脆退学回家,每次都是孔双喆出面才把江森保下来,这才有了后来江森拿下青民乡中考状元的成绩。
  可即便如此,青山乡中学对江森依然不存在任何好感。
  毕竟江森的这个便宜乡中考状元,对学校来说,是没有任何实质性好处的,可江阿豹给学校带来许多的破坏,却是实实在在,并且很多伤害根本无法挽回。因此就算江森考得不错,但中考过后,他的学籍、学费等所有一系列跟学习有关的事,也全都成了非常棘手的问题。
  青山乡中学这边,几乎从上到下都打定主意,绝不接收江森入学,江阿豹那边,更不可能给江森缴半分钱的学费。哪怕江森最后真的勉强入学,但留在乡中学的高中部的日子,也绝不会好过。抛开江阿豹隔三差五的自杀式袭击不说,青民高中部本身的师资水平,比起十八中也都差了十万八千里,江森留在这里读书,兴许还不如回家自学。
  并且以江森的情况,就算江阿豹不来捣乱,学校、老师和同学,也可能会故意针对他。
  校园霸凌的烈度绝逼要比胡海伟那种怂逼高出几个等级,而学校大概率也会坐视不理,只为让江森知难而退,自己走人——反正在这种地方,也没人会真指望他考上大学。
  而学校领导所求的,无非就是两个字:安宁。
  面对这样复杂又险恶的状况,当时江森自己心里也明白,留在乡中,必然死路一条。
  可问题是,除了青民乡中学,他也没有其他退路。毕竟中考分数,是明明白白摆在那边。瓯顺县中,说好的630分,就是630分,一分都不可能少,除非你家额外花钱。但对江森这种连学费都交不起、连生活费都凑不出的学生来说,拿出这笔钱,无异于痴人说梦。
  但幸好在这个最危急的时刻,江森身边,还有孔双喆。
  孔双喆支持江森的理由也很简单。
  在孔老二看来,以江森的水平,原本闭着眼睛都应该能上瓯顺县中,可偏偏就是一门开卷考试的《历史与社会》,就算傻逼都能考到八九十分,可江森的中考成绩,却只有76分!
  考卷考啊!相当于就是初中文综的科目啊!
  这种科目,江森怎么可能开卷还只考个70多分?
  所以当时在孔双喆和江森想来,这其中,很有可能就是存在某些猫腻的——
  瓯顺县教育资源有限,县中每年的录取名额只有800个。这800个学籍当中,还包括若干个“市场化供给配额”。这些“市场化供给配额”,每一个配额就是一个学籍。每多出一个额外学籍,就意味着能为学校创造两到三万的市场化收入。那么这样一来,这些可支配的“市场化供给配额”的数量,当然在某种意义上,肯定是多多益善。
  而如果再用更加恶意的想法,去揣测江森的分数——
  作为一个山里下来的小孩,江森好死不死,分数刚好过了630分这条线,那么江森上来了,别的孩子必然就要下去一个。而如果当时恰好就有哪位大佬或者老板的家的孩子需要这样一个名额,那么把江森搞下去,是不是就……
  再者,中考这件事,本身就是由市教育局全程主持,瓯顺县局作为直属单位,作为妥妥的自己人,就算搞点小动作被暴露了,被谴责了,那又能怎么样?顶多一句自辩,就说试卷搞错了,再把江森放回县中,事情也就揭过了。又不是高考,基本不存在任何危险。
  那么这样一来,把江森的卷子,从90多分换成70多分,江森又能怎么样?
  他一个山里孩子,又有什么反抗的余地?
  更甚至于,在县里的个别人看来,这么干也算不上赶尽杀绝的。毕竟不是还给留了乡中学的就读机会吗?那好歹也是普高啊!同一起跑线啊!同学你继续加油哦!
  以上种种,既是孔双喆猜测的,也是孔双喆判断的。
  但唯独绝对不是瞎猜。
  因为孔双喆对江森的水平,一直都很心里有数。孔双喆甚至认为,江森不但是历史与社会的卷子被改了分数,就连自然科学,也有可能被人为降了分。
  160+的得分,根本不是江森的正常水平。
  按孔老二当时在中考前对江森的评估,江森的科学,最少也应该能考到180分。然后语文120+(满分150),数学125+(满分150),英语110+(满分120),自然180+(满分200),历史社会90+(满分100),体育争取拿到20(满分30),这样总分就能达到650-660这个区间,完全可以直接去上东瓯市市区的二档中学。
  因此分数下来后,身为青民乡教育工作直接负责人的孔双喆,一看到江森那个距瓯顺县中仅一步之差,而且单科分数更是无比诡异的结果,在江森的一通撺掇下,当即就拍了板:
  走!去县里!击鼓鸣冤!
第94章
躲不过
  击鼓鸣冤,当然不能真的击鼓,也不能真的鸣冤。
  一来不合规矩,二来也没实际证据。
  而且孔双喆区区一个乡里的股级干部,能越过乡里的领导,直接带着江森跑到县里反应问题,就已经到了他的能力范围极限,再要有进一步的动作,那八成是要丢饭碗的。
  所以到了县里之后,真正完成最后操作的人,还是江森自己。
  江森当时的法子非常牛逼。
  在最开始被县教育局的有关人员敷衍了事地打发掉后,江森当天下午就搞了个木牌子,上书“青山民族自治乡中考状元没书可读”几个大字,直接跪到了县委办大楼门口——
  这个地点,也是精心算计过的。
  一来位于县办公大院的内部,没有直接给县里丢脸,更没把事情闹到外面去。二来这里是县太爷上班的地方,也是县里诸多主要领导日常工作的必经之处。
  江森在那边一跪,影响不大,声势却不小。
  再加上有孔双喆在边上护法,看在老孔大小也算个“干部”的份上,保安们拿江森没有任何办法。于是那个下午,江森就顶着大太阳,在大楼前跪了足足四个钟头。一直跪到县太爷从下面回来,进门一瞧这阵仗,直接就把之前打发江森的教育局某大人喊了过来。
  之后几方对坐,了解情况,江森和孔双喆两个老阴逼,全都绝口不提中考分数有古怪这个问题,只是不断强调江森家困境和青民乡的难处。
  县太爷莫怀仁听得动了恻隐之心,第二天就专门派人跟着江森回了趟十里沟村。
  跟着江森回去查看情况的那位小领导,从青民乡青山村走到十里沟村,路上就丢了半条命,再从十里沟村的沟口大寨走到第三沟大寨,就说什么也不再继续往深处去了。并连夜返回报告莫老爷,江森家那个情况,简直尼玛的闻着伤心、见者落泪,那特么就不是人住的地方!小地方出来一个乡中考状元不容易啊,孩子不容易,乡里也不容易啊。
  莫怀仁一听这情况,终于特别批了个条子,让县教育局“妥善从速解决该生上学和生活问题,要让我县山村优秀学子,有机会共享良好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
  等这条子一出来,县教育局一开始还想阳奉阴违打太极,但在孔双喆的提醒下,他们忽然就想起来,中考试卷已经寄到市里的阅卷中心,孔双喆身为青山民族自治乡政府科教文卫办公室主任,随时可以申请调阅自己乡里学生的卷子。
  县教育局那边的人一听这话,顿时就严肃了,纷纷说要为民请命,让孔主任不要着急,话说青山民族自治乡的少民考生,中考是能加分的。
  江森的情况,理应就属于中考时资料填写遗漏,虽然现在分数已经出来,书面上无法更改了,但是具体处理上,肯定上还能补救——至于江森到底是不是少民,反正在那个节骨眼上,不管是江森还是县教育局,都必须承认江森是!
  就算江阿豹那个王八蛋不是,可他那个死去的“妈”呢?
  反正死无对证,说她是她就是!
  如是这般操作下来,江森的问题,至少大方向上就得到了解决。
  不过大方向有了,细节操作却又是个问题。
  首先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当江森在县委办大楼前嗷嗷哭穷的时候,瓯顺县中的名额,早就已经被县里的各路人马瓜分干净。瓯顺县中方面坚决表示无能为力,并且同为科级单位,县中又归市里直管,县教育局也拿县中没任何办法——不过,这只是表象。
  真正的事实是,森在县委办大楼前一跪,看似是胜利了,但实际却已经把整个县教育局的人,从上到下全都得罪得透透的,某些个人,根本就不想让江森去太好的学校。
  如此一来,乡里不能去,县中不让进。
  县教育局这边,最终就把主意,打到了市里头。
  这里头便涉及到了学籍转移管理科的具体业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4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