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记(山海碑歌)(校对)第10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5/1266


心有余悸地望着绝尘而去的镇北将军,偏将擦了擦额头冷汗,喃喃道:“这兴侯耳朵生风不成,这么远都能听到我说话!哎~不管了,谁让他是主将,我这偏将听命就是。”
想到这,偏将向着中军传令而去。
半个时辰后,陶德留下大军在谷外驻扎,自己则与钱灵儿等百名亲卫向着桃花村而去。
路过村口的老槐树,进得桃花村口,望着满目疮痍的残破景象,钱灵儿悲从心中来,双眼盈泪为之黯然神伤。
陶德正欲宽慰,可钱灵儿似是想到什么,忽然焦急的向着村中小筑跑去。见此陶德亦叹息一声,拿过婢女手中的白绒披风,向着村内走去。
见得钱灵儿正静立于荷塘小筑篱院之外,陶德眉头微微一皱,来到近前将披风为她披上,随之关心道:“你身子虚弱,小筑损坏严重就先不进去了,为兄命军士重新整理打扫一番,待我们祭拜完老师再说吧。”
听得陶德之言,钱灵儿勉力一笑点了点头。
待吩咐完军士打扫,陶德便搀扶着钱灵儿行走在崎岖的山道上,向着后山桃林而去。
......
不知何时,细雨绵绵而下。
山麓之上,洛羽停下脚步,俯瞰远处桃林中正四处张望的佳人,与那站在一旁熟悉的身影,他久久不语。
身旁正手持油纸伞的小凡,最终还是没憋住,开口问道:“公子为何不去相见?”
洛羽自嘲一笑:“我有无数想见她的理由,却少了一种能见她的身份!”
“身份?”小凡疑惑的喃喃着,洛羽却是打断她的思绪道:“拿酒来,公子今日想一醉方休,以这青山绿茵为榻,雨雾迷空为被。”
听得公子之言,小凡很是乖巧地划过乾坤袋,顿时一酒葫芦显露而出。见此,洛羽一把抄起,挡开遮来的油纸伞,是一边迈步南行一边仰天独饮。
望着青衫摆动,渐渐远去的孤寂身影,小凡回头望了眼桃林中的白衣女子,随即面有不舍的向着洛羽追去。
只留下山岭孤石之上,那铭有娟秀小字的残缺竹简——‘愿随师兄赴都城,此生无悔’。
青山影,云雾歇,空雨断肠歌。
“孤影霞云望青山,春风逐草出长衫;缘山雾雨红尘上,年少无悔忘肠伤。”——《少年行》
第九十九章:离乱佳人心,茫茫天桥军
后山桃林。
春雨绵绵牵动着桃瓣飘落空碑石檐,清风拂摆罗裙,莲步轻抬逐绿茵。
望着丝丝青烟自那燃尽的冥钱灰烬中飘出和那摆放整齐的祭拜之物,钱灵儿眼中一阵闪动,随即快步走上前去,颤抖着轻抚那一尘不染冰凉的石碑和那嫩绿的柳枝。
她激动道:“是他,是羽回来了,一定是他。”
说着,她便不顾绵绵细雨转身四处寻觅,眼中更是盈泪对着桃林不住呼喊:“羽,一定是你,你回来了,却为何不见灵儿?为何?”
春风伴雨连绵如幕,洒在她柔弱的身体上。阵阵寒意袭来,让她本就虚弱的身子更是雪上加霜。
钱灵儿一阵剧烈的咳嗽,随即跌倒在地。不知何时陶德已来到身旁将其扶住,劝慰道:“师妹,师弟若在此又怎会不与我们相见?许是村民或学子所为,万万不可伤了身子。”
听得陶德之言,钱灵儿指着钱夫子那一尘不染的墓碑不住摇头:“不会的,非爷爷至亲,又怎可越俎代庖行祭墓之礼?”
陶德望了望那干净如洗的墓碑,却眉头深锁沉默片刻,他随即道:“老师已为我王敕封慧德圣人,天下学子之师,学子行此礼亦不为过,师妹莫要多想了。。看这柳枝摆放的习俗,当是我青丘镇的学子,北疆纷乱之下学子们还有此心,可想老师之德望,我大赵文风礼教之盛。”
说着陶德显得很是感慨,钱灵儿见此也信了七七八八。要知道往日爷爷在世之时,这青丘方圆数百里,谁不礼敬有加,更不要说赵王镒封圣人之号。
祭墓结束,陶德钱灵儿回到小筑外,此时小筑已整理停当。虽然还是显得残破,却相较先前整洁了许多。
见此,钱灵儿正要推开院门而入,却忽然被不远处走来的身影唤住。
只见一面有哀色的妇人领着数位凄苦的村民,犹豫道:“灵...侯爷夫人...。”
钱灵儿一见是刘婶,连忙行来勉力一笑:“刘婶还是唤我灵儿吧,听着亲切。”
刘婶顿时激动着点头:“哎,哎,好。灵儿,婶子是带乡亲们来感谢你啊,可多亏了你的朋友,你刘婶和诸位乡亲才能有条生路啊。”
见钱灵儿一脸疑惑,她想了想比划道:“昨日燕蛮子杀进村中,那可是人山人海,村中老少眼看着就要死绝了。可就在这时,一仙子......”
待得刘婶将昨日小凡击退燕军之事绘声绘色夸张无比的道出,钱灵儿眉头皱的更深了。显然她是不认识什么仙子仙人的朋友,可从刘婶话里话外的意思来看,这仙子分明就是来寻她的。
此时疑惑不解的钱灵儿,望了望身旁也是一脸疑惑的陶德,随即看向刘婶问道:“刘婶,这仙子可说了身份?”
刘婶想了想,顿时眼前一亮急忙道:“你这一问,婶子倒是想起来了,那仙子赶走燕蛮子之后不久,就来了一位头戴黑面手持锈铁剑的男子。好像是那仙子的主人,想来也是位得道仙人。只是看着好似身子骨不大好,来了没多久就吐血倒了。真是怪了,仙人身子骨儿怎会这般虚?”
在送走了一众乡亲们之后,钱灵儿与陶德若有所思的来到小筑屋内。
望着散落于地,已然烧毁的竹简,她望了眼身旁一脸沉思的陶德,语有期盼的问道:“师兄,你说那黑面男子会不会是羽?他回来找我们了。”
见钱灵儿似又要激动起来,陶德连忙安抚一番,猜测道:“有可能,但为兄觉得可能性不大。”
钱灵儿顿时焦急道:“为何?”
想了片刻,陶德认真的道:“第一,若是师弟,他为何不已真面目示人?第二,那仙子一人便可击退无数燕军,可想而知其主又是何等修为身份?据我所知,就算是国师广龙子也不过那仙子一般实力,如此修为又要修炼多少岁月?而师弟虽说天资聪颖可毕竟未过双十之年。其三,.......。”
说到这,陶德望了望四周无人,悄声道:“师弟,多半还在王宫之中,为兄曾买通一宫娥,得知长公主寝宫内有一密室,外人皆不可靠近......。”
陶德此话一出,便不言而喻了。钱灵儿顿时目光一凝,急切道:“师兄可有办法潜入?”
望着一脸为难之色的陶德,钱灵儿知道,师兄能做到这般已是不易,王宫大内守备森严,又如何能轻易潜入?
正在这时,陶德宽慰道:“师妹再等待些时日,待为兄了却这北疆战事,再试试。”
见此,钱灵儿心中感激,也不好多说什么。
而就在此时,屋外小院内传来偏将的禀报之声:“启禀镇北将军,燕军异动,正在收缩兵力,看似是要回撤天之桥壁垒,末将等听候将军调遣。”
闻得此言,陶德霍然起身,对着钱灵儿歉然一笑,便向外走去。
不多时,屋外便传来陶德洪亮而威严的声音。
“北燕十万游骑犯境,实乃劫掠我大赵物资钱粮以为自给,此番彼军为求物资定然行动迟缓,正是我军一举全歼燕蛮的天赐良机,众将听令。”
两邦玄甲将校齐声高呼:“在!”
陶德一一扫过众人,随即抽出一令箭喝道:“传令官何在?”
一小校连忙行出单膝跪地抱拳大喝:“在!”
陶德指着身后挂起地图上的东州陈城位置,命令道:“汝即刻烽火传信陈城以东观星山下埋伏的一万枪骑,秘密移军宁东镇以东,待我大军一至奇袭燕军侧翼。”
说完,小校接了令箭领命跃马飞驰而去。
再次抽出一令箭,陶德面沉似水,指向东州大城阳城道:“此乃东州坚城阳城,内有铁甲步军三万,但无得力之将统之,本将需一勇略之将帅千余轻骑赶制,领军陈兵孤江南岸,待我大军至合力破敌,谁敢当之?”
说到此处,陶德握住手中令箭,望向一众将校。此地距离阳城虽然不远,但只有千骑一路难保危险,众人顿时犹豫起来。
见此陶德怒哼一声:“北疆不宁,生灵涂炭,尔等既为我大赵之将,怎可贪生怕死?若是不敢,我这书生亲自前往又有何惧?”
此言一出,众将校顿时垂首,先前那偏将更是羞愧难当,他走出队列,行礼道:“将军之言羞煞我等,末将不才,愿往之。”
“好!”陶德听罢,将令箭递上,赞许道:“将军勇烈,无愧我大赵之将。燕军物资已丰,归心似箭,将军此行定安然无恙。”
说罢,陶德不看离去的偏将继续布战。
半个时辰后,桃花村外。
陶德将钱灵儿扶上马车,嘱咐道:“师妹,大战将起,青丘之地不易久留,你此行回得都城,要好生歇息,莫要再坏了身子。”
望着顶盔披甲的陶德,钱灵儿微笑道:“师兄平安才是,战场刀剑无眼,多加小心。”
陶德微笑点头,放下车帘,吩咐一家将道:“此行你务必小心,回得侯府飞鸽传书与我。”
那家将抱拳铿锵道:“将军放心。”
说罢,他一跃而起跨坐马上,手持长枪领着五百军士护着马车缓缓南去。
望着远去的车仗慢慢消失在视线之中,陶德脸色阴沉了下来。
待跨上身旁雄峻的黑马,他瞥了眼身旁等候的另一位家将沉声道:“幽幽空谷,云雾桃芳,何其境美,下次本将回来,不想再看到有人打搅。”
听得陶德之言,那家将神色毫无变化,只沉声道:“末将明白。”
说完他转身纵马向着桃花村内而去,身后数骑缓缓抽出马侧扣间长枪相随而入。
桃花村内顿时传来凄惨的哭嚎声与战马嘶鸣之声。
听着这异样的声响,陶德望着远处云雾缠绕的青丘山脉,慢慢闭上双目喃喃道:“你为何还要回来?”
......
数日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5/1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