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天记(山海碑歌)(校对)第1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4/1266


雨水停歇,硝烟已去,桃花村内一片萧瑟破败。
一夜忙碌,尸体早已埋葬,此刻村内零星的炊烟孤寂的升起,让这晨光沐洒下的小村庄增添了些许温暖。
洛羽青衫依旧,手握酒葫芦,枯坐小筑廊下,痴痴地望着荷塘内的点点荷尖。小凡紧锁双眉跪坐一旁,担忧地看着洛羽那借酒消愁落寞的背影,她不知该如何宽慰。
洛羽抖了抖空空如也的酒葫芦,问道:“辰时到了嘛?”
小凡望了望天色,应声道:“公子,到了。”
踉跄着撑起身体,洛羽眺望后山桃林方向,微笑道:“这个时辰,老师该起身了,随我去后山祭拜吧。”
说着,洛羽便向着院中走去。
可就在这时,小凡忽然冲出,挡在其身前警惕地望向一处倒塌的泥墙后,呵斥道:“鬼鬼祟祟,还不出来?”
只见那泥墙后忽然闪出一手持拂尘的道士,正微笑着看向他二人,微微一礼道:“本修乃是燕国右国师无襄子,听闻道友与此大展神威特来一会,敢问道友悟道于何玄门世家?”
说着无襄子便看向小凡,显然毫无修为的洛羽被人家直接忽略了,可小凡却是望向洛羽。
洛羽瞅了眼这无襄子,直接道:“既为燕国国师,问这些无非是欲知我二人底细,若是玄门世家,你自然礼让三分。若不是,恐怕阁下就要大开杀戒了吧?”
无襄子本是一散修,修为迟缓不说,好不容易熬到炼气大圆满,却寻不得无垢丹,境界迟迟不得突破。不久前他正巧遇得那为燕国效命的国师北清道人,而这北清道人手中竟然藏有一颗他梦寐以求的无垢丹,言明只要助燕国夺得南地便可将丹药奉上,于是他欣然答应,做了这北燕右国师。
此次燕国南侵,他随军而来正是要展露神威之时。恰巧听闻青丘山谷内一小村落中竟然出现了一位仙人!闻得详情之后,他料定军士所说的仙人很可能只是炼气期,对于炼气大圆满的他来说,自然要前来表现一番。果然,一来他便发现这一男一女,男的毫无修为,那少女倒是与他境界一样,最重要的是她腰间挂有两个乾坤袋!
见此,他打定主意,若这二人不是玄门之人,定要偷袭取了性命好回去炫耀一番,同时也可以独占其物。
被人瞬间看穿,无襄子顿时面露尴尬,此时他不知对方深浅,暂时隐忍道:“阁下言重了,我等皆为修士,怎会为凡俗之事自戕?”
洛羽听罢,意味深长道:“哦?也是,实不相瞒,我二人只是路径此地的散修。”
听得散修二字,无襄子眼中杀机一闪而逝,随即一摆拂尘笑道:“既然如此,定是军士冲撞了二位道友,还望见谅。”
见无襄子似要转身离去,小凡便松下心神,正欲去拿那摆在一边的冥钱祭拜物品,却被洛羽借机贴身提醒道:“此人暗藏歹意,小心提防!”
小凡顿时一怔,随即装作若无其事。
就在此时,那三丈外已转身准备离去的无襄子竟突然转身,手中拂尘瞬间扫来,大喝道:“无知散修,受死!”
话音未落,那拂尘丝线顿时犹如万千丝网一般向着小凡罩射而来,根根如钢针银刺闪烁白芒!显然无襄子是抱着先杀掉小凡的想法,而剩下毫无修为的洛羽,自然不被他看在眼中。
小凡此刻看似不备,实则万分警惕,见这无襄子果然如公子所说偷袭伤人!她心中恼怒,灵力盾瞬间撑起,同时手握长剑脚下游影腾挪,绕过那成百上千的的丝线,瞬间出现在一脸惊愕的无襄子身前,抬手便是一道银色寒芒穿颅而过,带起红白之物溅洒白墙桃枝之上。
....
后山桃林山道之上。
小凡跟在洛羽身后,满脸崇拜的问道:“公子,你太厉害了,你是如何知道那什么无襄子不怀好意的?”
回头望了眼小凡,洛羽转过头来,看着满山桃林显得越发压抑起来:“此人若真是结交而来,一者无需隐匿;二来这无襄子自报家门,却不问我等名讳,只问身后背景,分明就是存有歹意。最后一点,他不断注视于你这很是正常,毕竟你我二人只有你有修为,但他望向你腰际之时分明眼中闪烁贪婪之色。”
听得洛羽之言,小凡疑惑地摸了摸自己的小蛮腰,瞬间羞红道:“公子胡说。”
洛羽疑惑地望了眼小凡,顿时拍了下后者脑袋一下,摇头叹息:“是你腰际那两只乾坤袋!”
小凡脸颊更红了,似这左右桃林间纷飞的桃花花瓣。
第九十八章:桃林空碑歌,少年醉心河
后山桃林桃枝漫漫花瓣纷飞,微风阵阵芳香扑鼻。
许是赵王应诺,夫子之墓修缮的较过去大了许多,也肃穆了许多。望着那一方碑石,洛羽触手婆娑,入手一片冰凉可自己却觉着无比的舒适!也许这就是自己心的温度吧?
将祭拜物品摆放好,小凡望着此刻正不断擦拭着墓碑上灰尘的洛羽,她静立一旁也不打扰。
洛羽一遍又一遍地擦着,直到碑石一尘不染,他才将一满是绿叶的柳枝放在碑檐,随即缓缓收回双手,来到墓前跪下。见此,小凡亦跪在一旁。
望着那一方冰冷的寒碑,洛羽勉力一笑:“老师,小羽来看您了。”
虽是短短的一句话,可听在小凡耳中却让她心中为之一颤,当看到公子那勉强撑起的笑容时,她心中更是不忍,‘公子此刻心中应该很难受吧?’
此刻,洛羽点起冥钱,当摇曳的火光映照在他冰冷的面具之上时,他颓然道:“弟子有负老师期盼,宗门未兴,覆灭眼前。如今弟子更是修为尽失,不知何时才能重振宗门,上不能报老师之恩,下有负灵儿之情。遥想当年金榜题名意气风发,入朝面君当庭拒婚之言犹在耳畔,不曾想弟子还是做了那无情无义之人。”
小凡不忍抽泣道:“公子,你又何必如此自责?”
洛羽自嘲一笑,摇头道:“你还小不明白天道因果,果已生因是如来?若全归结于他人,又何来今日之果?老师教诲‘遇事而挫,当先思己过’。纵使过失再小,那也是促成恶果的一部分因。”
“公子,小凡知道了...。”小凡听得洛羽之言虽是明白,可却见不得他如此难过自责,正欲劝说,却听得洛羽似是自言自语:“听人说流星可以许愿,很是灵验。小时候,望着漫天的流星划过,却总是不及许愿。长大了,遇到自己喜爱的人,却犹犹豫豫踌躇不前,最终还是来不及...。前不能相濡以沫,今亦非相忘江湖。”
闻得洛羽喃喃之言,小凡望着他那萧索的背影沉默不语。
呼出一浊气,洛羽望向四周纷飞的桃花与远山,惆然道:“人们常说累了、难过了,回家睡一觉便好了...。可这桃花山谷,这青丘,这孤坐的我......这幽幽山海万里人家,这茫茫天地云遮霞,却成了锁我之匣......家又在何方?祈望白首山海,问道成仙望一眼故里,却一切成空。”
风呼啸而起,带起满山烟岚,桃花纷飞缠空而上,望着碑前摇曳着将要熄灭的火焰,洛羽仰天闭目,耳畔响起小凡轻灵而幽婉的歌声:“...云风欲归来,桃花开,往事漫山入心怀;天地外,幽谷现空岚,一世如煌见云来;仙宗望鹤白,碎梦成空对碑台,一念缘苦青衫了尘埃;青丘麓,桃花屋,春雨别离,洒尽满山斑斓处...。”
听罢,洛羽睁开双目叹息道:“我负了她,一无所有,呼~...也好!我想我的心,不会再泛起什么涟漪了,这故事于我虽不完美,但总归是个结局,那便祝福她完美......。”
望了望眼有晶莹的小凡,洛羽揉了揉她的脑袋勉强一笑,随即望向墓碑道:“老师,九载春秋蹉跎,小羽...想家了!思念父母那温暖的怀抱,...弟子想回去,哪怕只远远地看一眼,也知足了...。弟子知道这很难,何况现在的我丹田已废,但弟子想试试。”
而就在洛羽对空碑诉说之时,身旁小凡忽然望向山下桃花村,惊疑道:“咦~公子,村里有很多人进来了,哇~那位姐姐好漂亮,像仙子一般!”
听得小凡之言,洛羽疑惑的起身望去。虽然离得远,不能像小凡一样看的真切,但穿过漫山的桃枝,他一眼便认出那一身白衣的绝美女子正是自己朝思暮想的灵儿。
洛羽顿时欣喜:“灵儿!”,说罢他正要冲下山去,可忽然一位英武不凡的男子来到钱灵儿身旁,将一件白绒披风轻轻披在她肩头,钱灵儿回以一笑。
见此洛羽顿时怔在原地,小凡来到身旁惊讶道:“公子那位姐姐就是灵儿姐?她好美...。呀!公子快去找她啊?”
呼出了口气,收回依依不舍的目光,洛羽对着夫子墓碑行礼道:“老师弟子走了。”
说完他便越过一脸期盼的小凡道:“走吧。”
小凡顿时开心道:“好的。”
可不等洛羽走出多远,她却惊讶的发现公子正领着她向山南走去!
见此,小凡指着山谷内的小山村,焦急的提醒道:“公子错了,错了,桃花村在那儿呢!”
洛羽头也不回的继续前行,说道:“五行宗在南!”
......
半个时辰前,青丘镇地界官道之上。
此时,这宽敞的官道再也不似往常一般干净平整,反倒是坑洼不平,偶有伏尸露于野,远处村落一片破败与死寂。
“哒嗒!嗒哒!...!”震耳欲聋的马蹄声骤然响起!
赵之枪骑身着玄甲,头罩铁面玄盔,如黑龙一般呼啸而过,激起泥土飞扬,鸦雀惊乍而起盘空绕枝鸣。
待得铁骑长龙奔腾而过,其后平原之上连绵不绝的赵军滚滚而来。玄色旗帜招展猎猎作响,如林戈矛可穿苍穹!平原之上除了那可震动山河的步履声,竟无其它半点声响,满是肃杀之意!
赵北疆不稳,赵王半月前便已授兴侯陶德为镇北将军,领马步军十万前往北境以防不测。不曾想还是来迟了一步,此时的北疆东州数座要镇陷落,重镇宁东镇惨遭屠城。而中州之地虽是好了许多,但青丘镇却是一日告破,青丘地界更是死者无数,家破人亡者比比皆是。
望着四周一片萧瑟,陶德叹息一声放缓马速,待到一辆马车靠近之时,他惆怅道:“师妹,刚刚军士传来消息,桃花村昨日被燕军抢掠屠戮只剩数人...哎~”
说到这陶德不想再说下去了,便叹息一声。
马车帘布瞬间掀开,露出一张虽显苍白,却美艳绝伦的脸庞。
钱灵儿难以置信地望着高坐马鞍上已顶盔披甲的陶德,惊讶道:“为何会这样?”
陶德指了指萧瑟的四野与那不远处残破的村落感叹道:“这就是战争啊。”
顺着陶德所指的方向一一看去,钱灵儿哀伤不解:“两国之争,战场厮杀,攻城掠地便是,何以残害百姓?”
见她这般哀伤,陶德担忧的宽慰了几句,随即接着道:“若是平时倒不至于屠戮百姓。可今时不同往日,北燕荒凉之地,连连内乱物资匮乏,隆冬刚过其更是难以为继。故驱兵劫掠我大赵物资,寻求生存之机,此乃生死之争,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
陶德话音刚落,不等钱灵儿再说,只见一斥候骑士背旗而来!见此钱灵儿放下布帘,退回车内。那斥候未到近前,已对着陶德高呼声起:“报!启禀镇北将军,燕军不知何故收缩于青丘镇以北,城外更是大批牛马车仗满载物资,东州来报亦是如此。”
听得斥候之言,陶德顿时讥笑道:“燕军不愧是一群蛮夷,只知抢掠。”说罢,他望向斥候道:“燕军若有异动速速来报。”
斥候领命,应诺急驰而去。
待得斥候走远,陶德对着身旁偏将吩咐道:“传令大军前往青丘山北麓山谷外驻扎。”
听得镇北将军陶德之言,偏将疑惑道:“将军,燕军在青丘镇附近,我大军为何前往三十里外的青丘山下扎营?”
陶德驱马前行,淡淡道:“燕军不足为虑,清明时节了,待本将祭拜完仙师,再收拾他们也不迟。”
“什么?!”闻得陶德之言,偏将惊呆在原地!大战在即,这镇北将军不前去克敌解救幸存的百姓也就算了,竟然还要去祭拜故去的仙师!想到这偏将无奈的叹息一声:“哎,书生终究是书生,如何能统兵?”
就在他叹息喃喃之际,已行至数丈外的陶德却忽然勒马转头,笑道:“放心,本将今日就让你看看书生是如何统兵的。”
说罢他丢下一脸震惊,满脸冷汗的偏将扬鞭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4/126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